硬刚罗永浩后,西贝官方发文致歉,傲慢嘴硬的贾国龙并不坏,但是很蠢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08:52 2

摘要: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罗永浩和同事去西贝吃饭,花了六百多块钱,结果发现桌上的菜吃起来都带着股 “隔夜味儿”。这位以较真出名的企业家当即在微博开炮:“花现炒的钱吃预制菜,这不是忽悠人吗?” 更让他生气的是,西贝菜单上压根没提哪些菜是预制的,“消费者连知情权都没有

西贝这把火,烧得挺魔幻。

一开始大家骂预制菜,后来骂后厨没明火,再后来,全网开始同情起一个人——公关。

9月15日,西贝官方发出致歉信,除了给顾客致歉以外,还承诺在10月1日前做出9大调整。

将油换成非转基因大豆油,8道菜品调整为门店现炒。

这又是一场公关灾难,坐实了西贝以前一直用的就是转基因油。几天前老板贾国龙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现在说整改成门店现炒。

道歉信最后复制了贾国龙昨天所谓的认错发言——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罗永浩和同事去西贝吃饭,花了六百多块钱,结果发现桌上的菜吃起来都带着股 “隔夜味儿”。这位以较真出名的企业家当即在微博开炮:“花现炒的钱吃预制菜,这不是忽悠人吗?” 更让他生气的是,西贝菜单上压根没提哪些菜是预制的,“消费者连知情权都没有!”

起初这只是条普通吐槽,没想到罗永浩越说越气,接下来的三天里连发几十条微博追着这事不放。他明确表示自己不是反对预制菜,“快餐店用预制菜很正常”,但西贝打着 “现炒”“新鲜” 的旗号,却把中央厨房冻了不知多久的食材加热一下就端上来,还卖得比同行贵不少,这就说不过去了。有网友晒出西贝的账单:一份葱香烤鱼标价 189 元,实际付款 89 元;黄米凉糕 6 块卖 29 元,算下来单块价格比蛋糕店还贵。

真正让事件升级的是贾国龙的回应。这位西贝创始人在内部会议上怒称罗永浩是 “网络黑社会”,这话传到罗永浩耳朵里,彻底点燃了他的怒火。“我作为消费者提意见,怎么就成黑社会了?” 罗永浩在直播间里拍着桌子说,“你这么说,那这事就没法揭过去了,我给你西门子待遇!” 他还隔空喊话贾国龙:“敢不敢来直播间当面聊?让大家看看真相!”

网友们这下炸开了锅。有人力挺罗永浩:“支持老罗较真,我们花钱吃饭连食材是不是现做的都不知道,这太不合理了!” 也有人翻出西贝过去的争议,“他们老板之前还说 996 不算啥,他们是 715 白加黑呢,对员工这么狠,对消费者能好到哪去?”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贾国龙非但没想着平息众怒,反而选择了 “正面硬刚”。9 月 12 日,西贝紧急开发布会,贾国龙拍着胸脯说:“我们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只有预制工艺,没有预制菜!” 他还特意开放后厨让媒体参观,想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这招不仅没管用,反而越描越黑。有记者在后厨冰箱里发现了印着各地厂家信息的冷冻食材包装,还有 2024 年生产的肉制品。面对镜头,门店负责人支支吾吾地解释:“这些是去年剩下的肉,给员工当工作餐的。” 当被问起为什么羊肉都是冷冻的,他更实诚:“我们不可能天天杀羊啊,都是每年一次集采冷冻后发往全国门店的。” 这话听着没毛病,却坐实了西贝大量使用冷冻食材的事实。

更迷惑的是西贝公关团队的操作。9 月 15 日中午,西贝官方微博突然发布致歉信,可没过多久就删了重发,前后版本改动不小。有网友截图对比,发现最初的道歉里连 “预制菜” 三个字都不敢提,修改后才勉强承认 “在食材信息公示上有疏漏”。罗永浩转发这封道歉信时毫不留情地质问:“顾客到底虐你什么了?需要你这么硬刚?”

消费者可不是傻子。济南一位食客说:“什么预制工艺、预加工原料,说得再好听,不就是预制菜换个说法吗?我们去餐厅吃饭,花高价图的就是现做的新鲜劲儿,你用冷冻食材也行,但至少得告诉我们啊!” 这种 “揣着明白装糊涂” 的辩解,让不少人觉得西贝是在把消费者当傻子糊弄。

硬刚的代价很快显现。贾国龙自己都承认,从 9 月 10 日争议爆发开始,西贝的营业额就断崖式下跌:10 日、11 日每天少赚 100 万,12 日更是直接损失了两三百万。要知道,西贝 2023 年营收超 62 亿,平均每天进账 1700 多万,现在一天亏掉三百万,相当于直接砍掉了近五分之一的生意。更要命的是,这事儿正好赶上西贝计划 2026 年 IPO 的关键期,股价要是受影响,千亿市值的梦想恐怕要泡汤了。

这种 “花钱买委屈” 的感受在消费者中很普遍。21 世纪经济报道做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消费者反对餐厅 “偷偷用预制菜”,但如果商家明确标注,大家的接受度会高很多。有意思的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还分场景:在快餐店用预制菜,超过一半的人能接受;但到了西贝这种主打 “现做”“特色” 的餐厅,大家就很难接受花高价吃预制菜了。

网友们在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晒出西贝 663 元的消费账单吐槽:“这价格在菜市场能买一桌子新鲜菜了,结果在你这儿吃冻货?” 还有人对比其他餐厅的做法:“你看海底捞多聪明,直接在菜单上标清楚哪些是预制菜,反而没人骂。” 确实,风波发生后,海底捞等连锁品牌很快调整了菜单,主动标注预制食品,这种坦荡态度反而赢得了好感。

西贝的老顾客们尤其失望。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内蒙古人说:“我以前总带朋友去西贝吃‘家乡味’,觉得他们家羊肉正宗。结果现在告诉我都是冷冻一年的?那我还不如自己在家网购内蒙古羊肉呢,又新鲜又便宜。” 这种信任一旦崩塌,想再赢回来可就难了。

更尴尬的是西贝公关团队的处境。有内部人士透露,贾国龙很多回应都是自己发的,公关连审核都没机会,“老板觉得自己能搞定,结果越说越错,最后锅还得公关背。” 有网友调侃:“现在西贝公关怕是连夜更新简历了,这班没法上了。”

其实消费者不是反对预制菜本身,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说得很明白:“预制菜是食品工业进步的产物,本身没问题。” 大家反感的是隐瞒和欺骗,是花现炒的钱吃预制菜的 “冤大头” 感觉。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了:你用预制菜可以,但要标清楚;你卖得贵也行,但要让我觉得值。就像网友说的:“萨莉亚用预制菜没人骂,因为人家便宜又实在;你西贝又贵又不坦诚,不骂你骂谁?” 餐饮老板们真该醒醒了,这年头还想靠忽悠赚钱?门儿都没有!

西贝的道歉信改了又改,可消费者要的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明明白白的菜单和踏踏实实的味道。

真正的危机,从来不是舆情,而是一个听不进意见、只想自己爽的老板。

公关再神,也挡不住老板的“自我表演欲”。你让他低头,他说伤尊严;你让他认错,他说被欺负;你让他整改,他说“我没错,是世界错了”。

最后,企业口碑塌了,消费者跑了,而老板还在朋友圈发鸡汤:“坚守初心,不怕误解。”

来源:特别读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