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在金秋季】“好粮养好牛 好牛产好奶”秋忙正酣!密山青贮收获与深松整地“齐步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09:12 1

摘要:金秋时节,五谷飘香。走进密山市域内的八五一一农场,处处洋溢着繁忙与收获的气息。连日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辆辆青贮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玉米青贮被精准切割、粉碎、装车;紧随其后的深松整地机翻开沃土,将秸秆深埋,为来年的丰收播下希望。青贮收获与深松整地“齐步走

金秋时节,五谷飘香。走进密山市域内的八五一一农场,处处洋溢着繁忙与收获的气息。连日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辆辆青贮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玉米青贮被精准切割、粉碎、装车;紧随其后的深松整地机翻开沃土,将秸秆深埋,为来年的丰收播下希望。青贮收获与深松整地“齐步走”,拉开了密山农牧融合发展的秋季序幕。

科学统筹 保障奶牛“口粮”

在八五一一农场,青贮玉米不仅是一片片金黄的庄稼,更是奶牛过冬的“口粮”。为了实现“好粮养好牛”,农场坚持“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模式,每年将35万吨粪肥还田,覆盖耕地6万余亩。这一循环利用方式,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保证了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在寒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田地里,机务班班长吕文利一边调度车辆,一边忙着指挥作业。“我们牧场共有1.6万多亩土地,已经连续收获两三天了,预计十天左右能完成。收割机有5台,运输车辆40多台。收获结束后,我们会立即进行深松和平翻作业,把秸秆埋进土里,养地护土,为明年的播种做好准备。”吕文利说。

精细作业 提升青贮品质

走进寒疆牧业万头牧场的青贮窖现场,更是另一番壮观景象。十余台铲车在如山的青贮堆上来回碾压,工作人员全程把控青贮的切割高度与粉碎程度,确保每一粒籽粒都被破碎成三到四瓣,以便充分发酵。

“我们计划收贮青贮2.3万亩,预计8万吨,目前已完成40%,收储量超过2.7万吨。到今晚,很可能突破3.5万吨。”合作社总经理张伟介绍,“青贮要经过60到90天的厌氧发酵,等储存完成后,就是2026年奶牛的口粮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青贮窖全长144米,宽55.4米,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大800平方米。窖体高1.9米,今年最高储存高度可达5.8米,单窖储量至少3万吨。这些数字背后,承载的是密山畜牧业稳步发展的底气。

粮改饲优结构 深松整地养地力

“粮改饲”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今年,八五一一农场根据奶牛养殖需求,合理确定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共计5.8万亩,预计可窖储青贮18万吨,基本能满足辖区内2.65万头奶牛一年的饲料需求。

与此同时,深松整地也在同步推进。农场调配大马力深松机械,按照“深耕3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的标准,对土地进行深耕作业,既改善了土壤结构,又为来年的高产奠定了基础。

农艺师告诉记者,深松不仅能促进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还能将秸秆深埋土中,加快有机质分解,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这项作业看似不起眼,却是保障粮食与饲料生产长期稳定的关键。

种养循环 推动绿色发展

近年来,密山市紧紧抓住“畜牧业与种植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模式。通过粪肥还田、秸秆还田,不仅解决了畜牧养殖过程中粪污处理难题,也有效改善了耕地质量,实现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效益双赢。

“好粮养好牛,好牛产好奶。”在八五一一农场,青贮饲料从田间到青贮窖,再到牧场饲喂,形成了完整的生产链条。这种模式不仅保障了奶牛的营养供给,也提升了奶源的品质和稳定性,为消费者的餐桌提供源源不断的健康乳品。

奋进新征程 奏响秋收曲

秋收,不仅是一季的收获,更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收官与下一年丰收的开篇。在八五一一农场,青贮收获与深松整地齐头并进,不仅展现了密山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也体现了北大荒集团“为祖国献好粮”的坚定承诺。

站在田间,望着收获的青贮堆积如山,农民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机器轰鸣声中,传递的不只是丰收的喜悦,更是密山市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金秋的密山大地,正用汗水与智慧书写着一曲新时代的丰收乐章。

来源:鸡西市融媒体发展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