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租”,租赁经济挖掘消费新动能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5 21:14 1

摘要:租相机、租衣服、租玩具……从数码产品到户外装备,从房屋汽车到母婴用品,在部分年轻人的世界里,一股“万物皆可租”的消费浪潮正扑面而来。不过,随着租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消费者权益纠纷也屡见不鲜。

近日,在徐州,“苏超”赛事的火爆带动了应援道具租赁热潮。球迷通过芝麻租赁恐龙、赛场拍摄等应援物品,为球队加油助威。

租相机、租衣服、租玩具……从数码产品到户外装备,从房屋汽车到母婴用品,在部分年轻人的世界里,一股“万物皆可租”的消费浪潮正扑面而来。不过,随着租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消费者权益纠纷也屡见不鲜。

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租赁经济如何破解“成长的烦恼”?

视觉中国供图

年轻人偏爱租赁消费

旅途时租一台相机,让镜头定格山川湖海;毕业典礼时租一架无人机,用高空视角留存青春点滴……“万物皆可租”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消费常态。

28岁的南京市民王琳通过租衣平台,每月花费不到300元就能换穿10余件不同款式的品牌服饰。“相比以前买衣服,现在每月能省好几百元。不但常穿常新,还能给家里衣柜腾出空间。”

广州市民林莉莉日前与朋友一起去新疆旅行。出发前两周,她就通过飞猪租车、人人租等平台租齐了全套装备。“无人机租金40多元一天,单反相机租金约50元一天,越野车日均租费400元,每人每天平均下来才100多元。”

闲鱼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租赁业务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以便携式运动相机为代表的“旅游拍照搭子”租赁需求尤为突出,成交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00%。户外装备类商品中,户外桌椅等装备表现亮眼,同比、环比成交量均实现翻倍增长。

租赁业务正覆盖更多消费场景。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今年8月,“相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63%,“婚纱礼服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09%,“无人机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89%,“儿童推车租赁”搜索量同比增长165%。

“‘90后’‘00后’逐渐成为租赁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观强调‘体验大于占有’,在满足即时需求、追求新鲜感的同时,又注重性价比和环保理念。”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刘诗濛分析。

消费观念的转变,还延伸到许多细分领域。在潮玩圈,某些限量版玩偶售价动辄上千元,且转手难度大,许多玩家选择通过租赁满足收藏瘾,平台由此衍生出新品体验等服务。2025年,风靡全球的labubu在芝麻租赁上线时被快速抢空。许多玩家表示,这一服务满足了他们新品开箱、拍照分享等场景需求。

视觉中国供图

多维激活消费市场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用免押模式推动租赁经济快速发展,并在租赁行业全面普及,显著降低了用户参与门槛。据支付宝平台统计数据显示,租赁行业年增长率峰值曾突破130%,租赁经济正迎来高速增长期。

这股租赁热潮在专业租赁平台同样得到印证。人人租数据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用户规模突破5000万,订单数同比增长52%,其中演唱会、直播场景下的电脑、相机租赁业务增幅超过80%。芝麻租赁最新数据显示,平台年交易额同比增长超71.6%,“95后”用户占比超六成。

易观咨询《新租赁行业消费洞察2025》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新租赁市场规模将超过700亿元,到2030年预计将接近万亿元。这一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租赁模式对消费市场的多维激活。

租赁市场完善为年轻人提供了便利。如今租赁平台品类丰富,服务成熟。从线上一键下单、上门配送,到售后维修、清洁保养,流程便捷。部分平台还推出“租转买”“旧物回收”等服务,提升了消费灵活性。

不再局限于单件物品的租赁,许多商家推出了更符合场景需求的组合式服务。例如将微单相机、手持云台、环形补光灯打包成“旅拍达人套装”,或是将自动充气帐篷、卡式炉、蛋卷桌组合成“精致露营套餐”。这种“场景化租赁”模式正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3月,国务院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重点提出了设备升级、消费品置换、资源再生利用和标准优化四大重点任务,为“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租赁平台也加速发展壮大。6月10日,人人租平台宣布完成数亿元D1轮融资,由大华创投领投,老股东跟投。融资将用于推动AI技术和数字化经济在循环租用领域的应用,并推动“循环租用”新消费模式的规模化发展。

“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如‘租赁+订阅’‘租赁+购买’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促进租赁市场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消费升级与绿色转型。”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副教授刘诗濛说。

视觉中国供图

亟待破解“成长的烦恼”

随着租赁市场的迅速扩张,线上线下租赁主体大量涌现,消费者权益纠纷也屡见不鲜。在租赁市场中,退押金难、退租赁款难的问题正成为消费者的一大“心病”,也为整个租赁行业的信誉蒙上了一层阴影。

天津消费者张女士经常租赁不同风格的服装来参加聚会,但最近一次的租赁经历却让她感到失望。“我在一个租赁平台租了一件晚礼服,收到的时候发现裙摆上有明显的污渍,根本无法穿着出席聚会。”张女士说,她联系平台客服要求退换,但平台客服先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后来又说是她自己弄脏的,最后只退了她一半的租金。

对此,一家服装租赁店的店主表示:“这些问题看似是细节瑕疵,实则反映出租赁商家、租赁平台的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

类似情况在数码产品租赁领域也屡见不鲜。有消费者反映,在租赁手机拍摄演唱会时,出现手机屏幕有划痕、电池续航能力严重不足等情况;在租赁电脑时,出现键盘失灵、软件故障等问题。

在租赁市场中,退押金难、退租赁款难的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一些不良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等漏洞,故意拖延退款时间,甚至拒绝退款,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租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必然伴随‘成长的烦恼’。”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熊兴认为,规范租赁市场发展,要构建政府、平台、企业、消费者“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

“平台必须履行主体责任,做到合约透明化、流程标准化、售后响应即时化。在数据使用上,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熊兴建议,租赁平台需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质量要求,加强产品清洁、检测、追踪等环节的投入,确保租赁过程透明可控,提升用户体验和信任度。同时,消费者要在正规平台上交易,提升鉴别能力,在租赁前仔细阅读协议、检查物品、留存证据,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张丽娅 整理

来源:江苏经济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