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这世道又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为什么要说又呢,算算一战和二战到现在的时间,不正是又一个百年吗。
时天下将乱未乱,中美争霸一触即发,预来的风雨激起各路枭雄蠢蠢欲动。
如今这世道又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为什么要说又呢,算算一战和二战到现在的时间,不正是又一个百年吗。
面对此大变局,作为蓝星霸主的美国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某天,大美特意邀请阿中,来到家中叙旧。
席间这泡面还没泡开,大美就满脸坏笑的对阿中问道:中老弟啊,老哥当这个世界霸主,也快80年了,近些年感觉这身体快被掏空了,是一天不如一天,下面的小弟眼看着也离心离德了,这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啦。如今这乱世将起,君观天下,我之后,何人可称英雄啊?
阿中听了那是一脸黑线,心里想:今天这老美来者不善啊,哦,不对,今天我才是来者。
于是便附和道:前苏联嫡长子,拥欧亚之阔土,挂战斗民族之美名的大俄可称英雄?
大美听完一脸不屑:只是个拥有蘑菇弹的大号沙特罢了,不足惧也。
阿中接着说道:前大英帝国嫡系传人,不结盟社团老大,世界第三的印度可称的上英雄?
听完阿中所说,大美更是一脸鄙夷:三儿啊,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也就骑墙的水平还凑合点,此子非英雄也。
看到阿中一脸的凝重,大美继续说道:当年我跟故去的苏联老弟争地盘的时候,印度就是属蝙蝠的,上午刚向苏老献完殷勤,接着下午就敢跟我套近乎,要好处。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这次他可没之前那么多的选择。
话说着,大美瞥了眼阿中,接着问道:中老弟,你猜此次大争之世,印三儿又会如何蹦跶。
阿中听完,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也是,印度这家伙,本事虽然不大,但恶心人的功夫却是一流。
看看他在金砖五国和上合组织,这两个聊天群里干的破事,不是抢红包就是跟我抬杠,搞得群里的气氛都不好了,实在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
此时远在南亚的莫迪老仙,突然打了个喷嚏,他自然是不知道中美俩正在背后讨论他,只当是昨晚瑜伽练的太晚,受了点风寒。
不一会儿,莫迪的眼睛看向了墙上的世界地图,不由得喃喃自语:乱世将至了,乱世是深渊,乱世也是阶梯,我大婆罗多该何去何从呢。
好了,面对着本轮中美之争,很多人认为印度大概率会继续采用两头捞好处,浑水摸鱼的骑墙战术。
确实,上次美苏争霸之时,印度就是运用此方法来两头通吃的。但是,要说到重点了,今时不同往日,此一时彼一时也。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印度为啥能左右逢源。
那会儿,刚建国的印度一哥尼赫鲁,面对着茫茫印度洋向全世界宣布:我印度是要当海贼王的男人,要么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啥叫有声有色,在国际上讲话要大声,别国要看我印度的脸色,这才叫有声有色。
而彼时的世界已经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美苏两霸的和蔼目光下,很多国家只有两个选择,站队,或者被迫站队。
而印度作为昔日小英帝国的嫡系传人,英联邦成员国,于情于理都应该倒向大美一方。
但印度却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我大印度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宁当鸡头不为凤尾,我要组个不结盟社团,宣扬独立自主,和平主义。
同时为了更好的在美苏之间混,还把“社会主义“写进了印度的宪法。
1950年印度宪法第一句开宗明义,简单粗暴: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将印度建成,主权独立,社会主义,非宗教性的民主共和国”。在政治上搞党派选举学欧美,在经济上搞公有制,计划经济学苏联。
这妥妥的蝙蝠侠附体了(这里稍作科普,蝙蝠是唯一一种具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所以寓言故事里,蝙蝠具有两面性,既可以说自己属于飞禽类,也可以说自己属于走兽类)
好了,回到话题,那么美苏这两大佬,当初是怎么看待印度这只初生的小牛犊呢。
首先来看看苏联的态度,50年代初,对于刚建国的印度,苏联开始态度比较冷淡,觉得这印度又是小英的嫡长子,又是英联邦成员国,铁定跟自己尿不到一个壶里,所以面对尼赫鲁送过来的热脸,苏联转身就还了一个冷屁股,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呐。
不过正所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印度虽然没能在苏大佬这边讨得欢心,但在不结盟运动这个群里混的那叫一个如鱼得水,渐渐有了扛大旗的气势了。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50年代中后期,老苏一看,哎哟不错,小印的不结盟社团搞得蛮好的嘛,这要是能拉拢过来,可是一大助力啊。
于是苏联就开始对印度大撒币起来,单说1956年到1961年,印度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对印度的援助就高达8.3亿美元。
这是同期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援助金额的一倍以上。要知道,阿中得到的那些援助,可是无数志愿军战士拿鲜血在朝鲜战场换来的。这样一对比你就知道当初的苏大佬对印度是有多偏爱了。
从此苏印关系也是日渐火热,苏大佬长期成了印主播的榜一大哥。
到60年代左右,苏大佬和阿中之间产生了嫌隙,为了对付阿中,苏大佬更是加大力度援助小印,各种火箭不要钱似的刷。
这让美大佬看了心肝颤,不由得心里犯了嘀咕:这老苏这么舍得下血本,要是真把小印拉拢过去了,那我的南亚防线可有麻烦了。
所以也被迫跟着援助印度,刷了不少礼物。这期间小印得到美苏两大金主的宠爱,更兼不结盟社团小弟们的吹捧,顿时就飘飘然,悠悠然,不知所以然了。
这也让小印产生了幻想,觉得自己很行了,尼赫鲁不是说过嘛:印度的“天定命运”是成为世界第三或第四大国。
“天定命运”听着,是不是觉得很熟悉,没错,这跟美大佬自诩的“山巅之国,天选之民”有异曲同工之意。
真不愧是大英的嫡长子,在傲慢和自信这方面,学得还是挺快的。
此外印度还自认为,独立之后的自己,理应继承英殖民时期的全部遗产,包括英国当初打造的地缘势力范围。
像阿富汗,阿中的西藏,尼泊尔,不丹,缅甸等都是印度要染指的对象。
这就是典型的没有帝国主义的命,却得了帝国主义的病。
秉承了类似的思想,建国后的印度,对外基本上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方针。打着建立“喜马拉雅防御体系”的名义,对周边的邻居开始了无尽的侵略。
嘴里说着和平,心里想着霸凌。
1949年到1954年,锡金,不丹,尼泊尔先后落入了印度的魔爪。
接着印度将目光,瞄向了人畜无害的阿中。
在评估完双方实力之后,印度认为,我前有后勤便利,后有美苏两大强援,更兼手握百战雄兵,怎么看都是优势在我啊。
再之后开始在边界对阿中,上下其手。
我阿中哥那是一忍再忍,直到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1962年10月,温柔的阿中终于让印度见识了,什么才叫真正的百战雄兵。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反击”
英勇的解放军用实力,让我们见识了,印军如“非洲草原上斑马群的奔跑”。
印度本想捏个软柿子,却不想抓到了狼牙棒。
战后小印在不结盟社团里的声望一落千丈。原本的印度精英,普遍认为 “非暴力”和“不结盟”,才是印度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关键,军事发展是次要的。
在面对陆军总司令提交的军事发展计划时,尼赫鲁甚至表示:印度不需要国防计划,我们的政策是非暴力,我们看不到任何军事威胁,警察就足以满足我们的安全需要了“
但在此战之后,印度彻底破防了。按美国南亚研究学者斯蒂芬·科恩的说法:印度在中印战争中遭到了“耻辱的失败”,这“教训了整个一代的印度人,从那时候起,印度在心理上,已经成了军事化的国家”
被痛扁之后印度终于不再伪装了,什么不结盟思想,什么和平主义,统统一边玩去。
1971年8月,苏印签署了《印苏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一个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为期20年。
至此,苏印正式结成盟友关系。
总之,苏联对印度的态度可以用六个字来形容“拉印,抗美,制华”
接着来看看大美对印度的态度,大美刚开始对印度,并不是很感冒。
一些大美官员认为印度不过是一个“眼镜蛇,土邦王,猴子横行的饥谨之地“。
那时候的巴基斯坦,才是大美的好基友。
为啥呢?
因为巴基的宗教属性和地理位置,刚好与土耳其,伊朗一起,构成了大美围堵苏联南下的”中东防御线“。
后面印度跟苏联打的热乎了,为了不让印度彻底倒向苏联的怀抱,才开始对印度稍微上了点心。
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大美惊喜的发现小印竟敢去摸阿中的老虎屁股,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大美对小印的刷的礼物在这阶段也达到了高峰,年均一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不过总体来讲,大美在南亚的态度就是玩平衡战术,小印和小巴两边都不得罪,在1965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大美直接宣布保持中立。
但对于印度和巴基来说,生死关头,你对我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于是战后,巴基开始转向了阿中,印度跟美国的关系也冷淡了起来。
接着来到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此战印度是抱着灭国的决心,不但强行肢解了东巴基,还对西巴基大兵压境,此时的巴基已经命悬一线了。
如果巴基挂墙上了,那美国的中东防御线,也会跟着消失。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对尼克松表示:“如果我们什么也不做,西巴必然有灾难降临” 这可是关乎”国家安全“的大事。
一说到“国家安全”那美大佬可就不困了,一边招呼阿中赶紧出手,一边把自己的“企业”号航空母舰开到印度洋上威胁印度。
经此之事,印度肺都要气炸了,那美印关系自然也就凉凉了。
总结下大美对印度的态度,这期间经历了两个转变,从原来的“援印,支巴,反华”调整为“援巴,抑印,抗苏”
好了,以上就是冷战时期印度的骑墙战术概况。
那么到了中美争雄的这个新时期,小印子能否再续传奇呢,且听我慢慢分析。
对印度来说,新时代的中美争雄和冷战时的美苏争霸有几个不同之处。
首先就是地缘位置,当初美苏冷战时期,双方的主战场主要在欧洲和东北亚。这距离对于在南亚的印度来说,就有点山高皇帝远了,双方争斗再激烈,也不影响自己吃瓜看戏。
但新时期的中美争雄,其中的一方就是自己的北边好邻居。而且在全球产业分工之下,印度洋已经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更是阿中沟通中东,欧洲,和非洲的物流生命线。
以阿中如今的海军实力,东海,南海之内可保无虞,包括曾经广为人知的“马六甲困局”
这方面只要看李家坡近十年的对华态度就能了解一二。
当大美的实力罩得住马六甲时,李家坡一直会是大美的乖乖儿,万事以其马首是瞻。
但是当大美的实力出现问题的时候,李家坡的心思可就要飘了。
不过虽说近海无忧,但是再远的印度洋可就难说了。
印度洋上,大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军事基地——迪戈加西亚。
占此地利之便,如果中美有朝一日真的走到那一步,大美想要切断阿中的海上生命线,最佳的地点自然是印度洋。
那么问题来了,对印度来说,两头大象就在你的家门口干架,你觉跟你有没有关系,你还能悠哉的吃瓜看戏嘛?
所以这是其一,地缘位置上躲不过去。
其二,也就是最重要的,世界经济结构问题。
在农业时代,强国的标准是土地和人口的多寡。而在工业时代,强国的标准则变成了以钢铁,化工,能源等为基础的工业链条。
君不见,昔日的英国以小小的英伦三岛,区区千万人口,携最早工业化之利,就可横扫蓝星无敌手,成就“日不落帝国”的威名。
后续的法,德,俄,美,日也无不在工业化之后,相继成为蓝星一方列强。
其中的老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战之后,以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蓝星霸主,其威势延续至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我阿中哥能以“世界工厂”的姿态傲视群雄,同样得益于全球化浪潮下,以巨大的身躯虹吸全球产业链。
所以在现阶段,任何国家只要想成为强国,工业化就是必由之路。
如此种种,印度当然看在眼里,小印做梦都想学中国,进而取代中国,中国行,我一定也行,这是来自湿婆神的托梦。
可残酷的现实是,冷战时期,美苏双方都有自己一套独立的经济体系,有属于自己的经济自留地。
这种经济格局的本质,是把全球的资源和市场一分为二,人为的物理隔离起来。
这种零依赖关系,也是美苏之间能够彻底敌对的基础。
可如今的世界经济格局,已然完全不同,在全球化产业分工合作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基本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综合体。
就比如,今天处于敌对状态的美俄,别看表面上,两家撕的要死要活的,老美还美名其曰,对大俄进行全面经济封锁。
私底下,在2025年的上半年,两国却还保持着28亿美元的贸易额。
美国主要从大俄进口浓缩铀,化肥,铂金等必需品。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没办法,这就是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
所以从世界经济格局来说,全球一体化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零和博弈。
从受益者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我们一直不愿意承认的概念。但现实就是阿中以庞大的“世界工厂“身躯,堵死了其他各国幻想工业化的道路。
这其中就包括,心心念念想取代阿中”世界工厂“地位的印度。
另外印度跟其他小国还不一样。
以小国的体量,即使只吃一点点产业链外溢的边角料,也能活的不错。
比如当初所谓的”亚洲四小龙“本质上就是西方产业链外溢的结果。
但是以印度这仅次于阿中的体量,靠些许外溢的产业链,恐怕连塞牙缝都不够。
所以印度若想要强大,就必须拥有跟阿中一样的全产业链才行。
对此小印可谓时刻在盘算着,在2018年,川宝首次对阿中发动贸易战之初,印度就开始酝酿着”对华产业替代计划“
之后的2020年疫情,更是让小印欣喜若狂的认为湿婆神显灵了。莫迪老仙直接在美印战略伙伴关系论坛上表示”发展全球产业链不应仅仅基于成本,还需要信任和可靠,而印度拥有所有这些品质,是全球投资者的最佳去处之一“
这种赤裸裸的表态就差直接把”取代中国“四字印脑门上了。
可惜理想跟现实终归是有区别的,阿中用不动如山的实力证明,中国40年来的经济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就在于其不可复制性。
所以归根结底,印度在发展产业链结构上与阿中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矛盾不可调和之时,就会外溢成各种形式的斗争,比如限制人员入境,边境冲突等等。
好了,综上所述,你会发现,无论是从地缘还是产业链结构来看,
这次小印面对,新时代的中美争霸是不可能置身事外,吃瓜看戏的,
但是留给他的选择嘛?三个剧本里面。
一,倒向中国,收获的可能是有限的产业转移,饿不死但也过不好。
但付出是你得承认阿中的亚洲领导地位,市场开放,还有边境问题的让步等一系列核心问题。
这对于幻想成为,有声有色大国的印度精英来说,是何其艰难。
二,继续骑墙,印巴空战6比0和川普50%的关税,这两个大逼斗爽不爽。
三,倒向美国,川普表示:我大美国内还等着产业回流,让美国再次伟大呢,给你转移产业链,你想屁吃呢,纸糊的大饼有一张,你要不要。
什么?这回你是真心要投靠,行,你先去踹一下阿中的屁股,纳个投名状先。
小印想起上次的6比0,心如死灰。
当然可能还存在最美的第四剧本。
这个剧本也是全球看官,心里都热切盼望的:阿中,你嘛时候找大美干架啊,等你俩两败俱伤了,我们好浑水摸鱼啊。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湿婆神真的显灵了呢!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