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中国去年底那架六代机的试飞,简直像一记闷棍砸在美国军方头上。本来美国那边老爱炒作中国威胁论,结果这回他们的印太司令萨缪尔·帕帕罗居然公开表态,说不想和中国卷入军备竞赛。这话从一个专管太平洋事务的美军大将嘴里蹦出来,可不是小事。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中国去年底那架六代机的试飞,简直像一记闷棍砸在美国军方头上。本来美国那边老爱炒作中国威胁论,结果这回他们的印太司令萨缪尔·帕帕罗居然公开表态,说不想和中国卷入军备竞赛。这话从一个专管太平洋事务的美军大将嘴里蹦出来,可不是小事。
吴海龙大使在年初的会上点出这点,感觉就像戳破了层窗户纸,让人看清中美在军事领域的真实态势。不是中国在追赶别人,而是技术进步自然而然地改变了格局。
先说说背景吧。中国军工这些年发展快,但不是为了跟谁比拼烧钱。六代机试飞发生在2024年12月26日左右,那时候社交媒体上流传出一些模糊照片,机身菱形设计,无尾翼,看起来就很科幻。官方没大张旗鼓宣传,但这事儿很快就传到国际上。
美国情报机构肯定第一时间盯上了。帕帕罗作为印太司令部头头,从2024年5月上任开始,就负责监视太平洋地区的动静。他之前在国会听证会上老强调中国军事扩张,说人民解放军在台海周边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也高。但这次试飞后,他的调门变了点味儿。
吴海龙大使在2025年1月11日的智库慈爱联合年会上直言不讳。他说,中国六代机一亮相,美国太平洋司令就承认,虽然美国技术还领先,但中国在先进武器上的突破正削弱他们的优势。所以中美得和平共处,美国也不想和中国开启军备竞赛。
这话听起来新鲜,因为过去美国将领,尤其是对付中国的那些,基本没这么说过。吴海龙大使退休前是外交部高官,主管过亚洲事务和多边外交,他的话有分量,不是随便聊聊。年会是北京办的,主题围绕国际关系,吴海龙的发言从侧面反映出中美互动的微妙变化。
帕帕罗这个人,1964年生,海军飞行员出身,从F-14战斗机飞起,参加过海湾战争。2024年接掌印太司令部后,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谈中国,说中国军力扩张是二战后最大规模,人民解放军在台海的压力活动增加了300%。
比如2025年4月,他在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作证,说如果台海打起来,全球经济会崩盘,比大萧条还惨,还可能引发核扩散。他还警告说,中国在西部太平洋能否定美国的空中优势,靠的就是战斗机群、轰炸机和导弹。
但有趣的是,他也承认中国不是在盲目扩张,而是有针对性地发展。试飞后,他的表态转向强调避免灾难性误判,这跟吴海龙提到的不想军备竞赛有点呼应。
军备竞赛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敌对国家在和平期比着扩军,质量数量都得超对方。但这玩意儿从来没给谁带来真安全,反而是经济包袱。苏联就是前车之鉴,冷战时烧钱搞军备,最后把自己拖垮了。美国这些年老爱渲染和中国军备竞赛,但中国没上钩。
新装备频出,只是工业基础厚积薄发的结果。2024年中国国防预算1.6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300多亿美元,只占GDP的1.3%。美国同年国防预算8423亿美元,占GDP 3%左右。钱多不等于事办好,美国用八千多亿,航母部署还老延误,军工产出不成比例。
拿F-35战斗机举例,这玩意儿是冷战后美国少数落地的大项目,但洛克希德·马丁到现在还没兑现国会的大饼,交付老拖后腿。B-21轰炸机算个亮点,但也靠堆老技术。护卫舰项目更夸张,成本飙到40亿美元一艘,还没造出来。
美国军方内部有人看清这点,2022年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就发报告,呼吁别再用中国威胁论给五角大楼塞钱。他们说,美国鹰派政客和军工复合体过度炒作,扭曲了中美竞争性质。中国军费远低于美国,没建全球军事联盟。这种单方面竞赛只会失败,还增加军事误判风险。
帕帕罗在2025年多次发言,强调中国军事现代化威胁美国本土和盟友,但也提到全球威胁越来越联动,中国跟俄罗斯、北朝鲜、伊朗的合作让他头疼。他在夏威夷的国防论坛上说,安全环境挑战大,但美国会赢,因为有创始原则支持。可话说回来,他的担忧正好说明中国进步让美国坐不住了。六代机不是孤立事件,中国在人工智能、无人机、航空航天领域都追得紧,美国巨额投入没换来相应成果,项目老延期、超支。
再看中美预算对比,中国用两千多亿建了双航母编队,美国八千多亿却连基本部署都保证不了。这不是中国在竞赛,而是美国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帕帕罗2025年2月在国会说,中国台海演习不是练习,而是排练强制统一。但他也推崇无人系统作为力量倍增器,暗示台湾可以用蜂群战术防御。这话透露出美国在调整策略,不是一味对抗。
吴海龙大使的发言点醒很多人,军备竞赛本质上是烧钱游戏,没赢家。中国发展军工是为了自卫,不是挑事儿。美国如果继续单方面竞赛,只会加重经济负担。昆西研究所报告强调,美国得明白中国没全球野心,军费占比低。帕帕罗作为司令,负责印太地区,他的话影响政策走向。试飞后他的变脸,说明技术事实比宣传管用。
这事儿发展下去,美国内部讨论热烈。帕帕罗2025年4月在国会重申,战争会带来核风险和经济崩溃。同期,中国军费稳定,美国预算却面临压力。军工延误继续,F-35交付问题没解决,护卫舰下水遥遥无期。昆西报告流传开,政策圈开始反思过度渲染威胁。
帕帕罗任期内专注地区稳定,吴海龙继续公共外交工作。整体看,这不是中美对抗升级,而是技术进步逼迫理性对话。军备竞赛不是出路,和平共处才靠谱。中国六代机试飞只是起点,未来看谁能稳住阵脚。
话说回来,美国军方变脸快,但根子在实力对比变化。帕帕罗从强调威胁到承认优势削弱,这光速转变说明事实胜于雄辩。中国没必要跟风竞赛,专注自身发展就行。美国如果聪明,就该多想想怎么优化预算,别老陷在项目泥潭里。昆西研究所的呼吁有道理,停止炒作才能避免误判。
整个事件反映出大国博弈的现实面。吴海龙大使的话接地气,直击要害。帕帕罗的表态虽没直接说和平,但背景中透出不愿深陷竞赛的意味。军费数据摆在那,中国1.3%占比,美国3%,效率高下立判。美国军工复合体推动竞赛,但长远看害了自己。
展望未来,中美在先进武器领域竞争会继续,但不是零和游戏。中国突破让美国警醒,帕帕罗的反应就是证明。吴海龙在年会上说这是第一次听到美国将军谈和平相处,标志性意义大。军备竞赛历史教训多,苏联崩盘就是镜子。美国别重蹈覆辙。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社交媒体上讨论热烈。六代机照片一出,分析文章满天飞。帕帕罗的国会证词被反复解读,有人说他是鹰派,有人觉得他务实。吴海龙大使的发言视频在B站、抖音传播广,播放量上百万。
总之,这事件让军备竞赛话题更接地气。不是抽象概念,而是预算、项目、效率的比拼。中国稳扎稳打,美国需反思。六代机试飞胜过千言,帕帕罗变脸就是佐证。未来看谁先调整心态,避免无谓消耗。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