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大家体检意识的提高以及胸部CT体检的普及,肺结节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甚至成为很多胸部CT报告的“焦点”。当看到体检报告上写着“发现肺部结节,肿瘤不能除外,建议定期随访”的结论时,估计都会感到恐慌!
随着大家体检意识的提高以及胸部CT体检的普及,肺结节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甚至成为很多胸部CT报告的“焦点”。当看到体检报告上写着“发现肺部结节,肿瘤不能除外,建议定期随访”的结论时,估计都会感到恐慌!
1
肺结节都会发展成肺癌吗?
微小结节、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这些字眼不免让人担忧:它会不会恶化?是否需要立马切掉?
所谓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影像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者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不同密度的肺结节,其恶性概率也不同,依据结节密度将肺结节分为三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随后则是磨玻璃密度结节和实性结节。
发现肺结节≠一定会患肺癌。医生提醒,一般来说,初次CT检查发现的肺部结节80%~90%都是良性病变,即便是对患癌风险较高的吸烟者的筛查也如此。国外就有一项研究发现,筛查出的12029个结节中仅有144个为恶性,约为1%。可见,对于肺癌风险较低的人群,肺结节为恶性的概率很可能更低。
肺结节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吸入烟尘、石棉以及结核分枝杆菌、真菌、肺炎链球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都会导致肺部出现结节。除此之外,某些肺结节还可能是由于免疫介导的疾病、遗传因素、创伤、先天发育等问题引起的。
2
查出肺结节怎么办?
肺结节的处理办法需要根据其性质来决定。若结节为良性或性质未明,一般建议定期复查。良性结节通常不推荐手术,盲目手术反而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创伤。另一方面,如果忽视复查,可能会遗漏恶性结节,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复查频率包括每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或一年一次,总随访时间应不少于五年。若结节在随访期间增大或发生变化,需警惕恶变可能;若长期稳定,则良性可能性大。如医生评估认为恶性可能性较高,则可能建议及时手术切除。
3
免疫细胞:将可能恶变的结节扼杀在摇篮中
尽管绝大多数结节是良性的,但肺癌确实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2022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显示,肺癌是2022年中国最常见的癌症(106.06万例),其中73.33万例死亡。肺癌早期常常“悄无声息”,一旦确诊往往已到中晚期。
作为人体的“健康卫士”,免疫细胞在攻击细菌、病毒及内在的癌变细胞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对于具有恶变可能的结节,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在消除潜在恶性结节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识别和攻击异常细胞,免疫细胞能够将可能恶变的结节扼杀在摇篮中。
T细胞可以通过识别肿瘤特异性抗原,直接攻击并摧毁结节中的恶性细胞,而NK细胞则无需抗原呈递即可识别并杀死异常细胞。
因此,细胞疗法也被应用于癌症治疗中,将健康优质的免疫细胞输注到患者体内,增强其免疫功能,杀灭结节中的病原体和突变细胞,可缩小甚至消除肿瘤,对于结节也是如此。
此前,南开大学罗延安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者共同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脐血NK细胞临床治疗在转移性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PD-L1增强的外源性周转过继性自然杀伤(NK)细胞联合抗血管生成
靶向治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可行性探讨
一名67岁男性患者,CT显示右肺上叶胸膜下方存在结节,患者未重视,未给予治疗。随后,患者开始出现声音嘶哑、咳嗽和呼吸急促等症状,自行进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一年后,患者的咳嗽和呼吸急促加剧,检查后被诊断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原发病灶位于右上肺,伴有多发性胸膜和腹腔转移,伴纵隔淋巴结肿大。
△18F-FDG PET/CT扫描显示:位于肺右上叶的结节代谢率高,提示肺癌
经过放化疗后,为更好地解决广泛性转移问题,该患者经过2次50亿个脐血NK细胞输注联合免疫治疗后,小细胞肺癌多发转移明显缩小、消退!
△治疗5个月后的扫描图像显示,大部分转移灶消失,
剩余转移灶明显萎缩,肿瘤处于部分缓解期
免疫细胞疗法通过增强这些免疫细胞的活性,有效地控制和消除早期的恶性结节,防止其进一步发展。而在众多的肺部结节应用中也展现了不错的效果,这些都证明了免疫细胞疗法对结节、潜在转移灶的疗效,为保持健康,抵御癌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希望。
3
干细胞:调控炎症,缩小结节
不是所有的结节都是癌变性质的,如果是炎性结节,就不建议使用免疫细胞疗法,可用干细胞来做针对性抗炎。
多项临床研究和实践案例表明,干细胞外泌体雾化疗法在缩小肺结节、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方面效果显著。外泌体通过雾化直达肺部病灶,发挥抗炎、修复与免疫调节作用,既能缩小现有结节,又能防止结节进一步恶化。
例如,一项针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衍生外泌体雾化治疗COVID-19肺炎的研究显示,接受治疗的患者肺部结节负荷明显降低,呼吸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更重要的是,该疗法安全性极高 —— 治疗后2小时内,患者未出现喉咙肿胀、皮疹、呼吸急促、头晕、呕吐等急性过敏反应;长期观察也未发现继发性过敏或其他不良事件。胸部CT检查进一步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雾化治疗,能有效促进肺部病灶吸收,帮助肺结节缩小甚至消失。
胸部CT检查显示,MSC来源的外泌体雾化处理促进了肺部病灶的吸收,使肺结节缩小。例如,2020年4月3日,患者6的第一次CT扫描显示左肺下叶外有一个孤立的结节。
△患者6的CT扫描及治疗记录表。治疗记录说明,雾化吸入外泌体可使肺病灶完全吸收。
无论免疫细胞还是干细胞疗法,在肺结节干预治疗中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免疫细胞疗法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有效地识别和消除潜在的恶性结节,而干细胞疗法则凭借其抗炎和组织修复特性,能够减轻肺部炎症,修复受损组织,促进正常肺结构的恢复。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细胞疗法有望成为肺结节治疗的主流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参考资料:
[1] Han, L., Song, Y., Tong, L., Sun, J., Zhang, X., Chen, S., Li, Y., Wang, Z., Gao, L., Zhu, Q., Chao, Y., ... (2025), Extracellular Vesicle Protein Panel Enables Early Lung Cancer Detection in a Large Clinical Cohort. J Extracell Vesicles., 14: e70129.
[2] XU L. Wang et al., Induction of immortal-like and functional CAR T cells by defined factors. J Exp Med 221, (2024).
[3] G. Jin et al., A single infusion of engineered long-lived and multifunctional T cells confers durable remission of asthma in mice. Nat Immunol 25, 1059-1072 (2024).
[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3427-w
[5] Shin, H. et al. Single test-based diagnosis of multiple cancer types using Exosome-SERS-AI for early stage cancers. Nat. Commun. 14, 37403 (2023).
[6] 中国医学论坛报.
[7] Bingfeng Han, Rongshou Zheng , Hongmei Zeng … & He J. (2022).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R]2.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34(1), 1-12.
[8] Zhizhen Wang, Ruiping Zhang,et,al.Investigation of the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of combined therapy of PD-L1-enhanced exogenous peripatetic adoptive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angiogenic targeted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来源:国卫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