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话说得好:“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又到了秋播大蒜的黄金时节!特别是咱们西北老乡,这个时候把紫皮蒜种下去,明年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啥叫"赚翻"了。
老话说得好:“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又到了秋播大蒜的黄金时节!特别是咱们西北老乡,这个时候把紫皮蒜种下去,明年这个时候你就知道啥叫"赚翻"了。
我大学学农的,这些年跑遍了西北的田间地头,跟不少老把式取过经。今天就把这些实实在在的经验,用最通俗的话分享给大家,保证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为啥偏偏是紫皮蒜?
咱们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种出来的紫皮蒜个头大、味道辣、蒜素含量高,在市场上能比普通白蒜多卖两三成的价钱。好多老乡靠种紫皮蒜盖起了新房,供出了大学生,这可不是吹的!
什么时候种最合适?
老农常念叨:“七月葱,八月蒜”。这里说的是农历,换算成公历就是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具体怎么看?教您个土办法:地里的玉米收完了,早晚开始有点冻手了,就是这个时间点。
种早了,冬前苗长得太旺,容易冻伤;种晚了,根没扎牢,也过不了冬。就在秋分前后那十来天,最稳妥!
选种有讲究,别贪便宜吃大亏
种子一定要选个头饱满、没有病害的蒜瓣。把蒜掰成一瓣一瓣的,去掉底部的老梗,但别把外皮剥光了——那层皮能保护蒜瓣不烂在地里。
记住:越大越壮的蒜瓣,将来长得蒜头越大。千万别为了省种钱用小蒜瓣,那才是真正的浪费!
整地要精细,别偷这个懒
选择地势高、排水好的地块。前茬作物是玉米、小麦的最好,别接着重茬种蒜,容易得病。
先把地深翻20公分左右,晒上三五天杀菌。然后每亩地撒上2000-3000斤腐熟的农家肥(羊粪、牛粪最好),再加50斤左右的磷肥(过磷酸钙就行)。把这些肥料翻到土里,把地耙平耙细,不要有大土块。
手把手教您播种
做好畦:宽度1.2米左右,长度随地形,畦之间留30公分走道。
开沟浇水:在畦上按行距15-20公分开沟,深约5公分。先顺着沟浇透水,等水渗下去再播种。
点播蒜瓣:株距保持8-10公分,蒜瓣尖头朝上,平着放入沟中。这点很重要——尖头朝下的话,苗得绕个弯才能长出来,先天就弱了。
覆土盖草:播完后覆土2-3公分,轻轻拍实。西北地区冬季寒冷,一定要盖一层稻草或麦秸,厚度以看不见地皮为准。这层覆盖物就是蒜苗的"棉被",能保墒防冻。
越冬管理很简单
种下去之后,除非特别干旱,否则不用再浇水。让蒜瓣安心在地里生根发芽。
到来年开春3月份,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轻轻把覆盖的草耙到行间。这时您会看到绿油油的蒜苗已经破土而出,整齐又健壮!
开春后的管理要点
返青水:撤去覆盖物后浇第一次水,要浇透追肥:结合浇水,每亩追施20-30斤尿素中耕除草:浇水后适时松土,提高地温,清除杂草抽薹期:蒜薹开始打弯时及时抽取,能促进蒜头膨大
什么时候收获?
等到植株下部的叶片开始变黄枯萎,上部的叶片还有3-4片绿色时,就是收获的最佳时机。收获要选晴天,挖出的蒜头在田间晾晒2-3天,然后编成辫子挂在通风干燥处贮藏。
为啥说明年能"赚翻"?
好好管理的话,一亩地能产鲜蒜2500-4000斤。按照往年市场价,紫皮蒜每斤比白蒜贵0.5-1元,一亩地就能多收入一千多元!要是做成蒜种,价钱更高。
更重要的是,大蒜贮藏期长,不愁卖。可以等到价格合适的时候出手,稳稳当当赚钱。
各位老乡,种紫皮蒜就是个"懒人庄稼",投入不多,管理不复杂,效益却可观。现在种下去,明年这时候,您就等着数钱吧!
本文仅提供种植技术参考,因各地气候土壤条件不同,实际种植效果可能有所差异,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农产品价格随市场波动,种植收益仅供参考。
您种过紫皮蒜吗?有什么好的经验或者遇到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来源:全球家居设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