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5日,杭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新一轮全域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成果。调查数据显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提升了45.3%。
9月15日,杭州市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介绍新一轮全域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成果。调查数据显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提升了45.3%。
本次调查自2021年开始,2025年完成,历时5年,覆盖杭州13个区县(市),是继2005年之后,又一次全市域的陆生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通过调查,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杭州市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的“家底”,系统掌握了物种组成、分布范围和种群动态。
目前,杭州市范围内共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96种,占浙江省总数的84.0%。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4种,同比占浙江省总数的67.6%;有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7种,同比占省重点保护物种的87%;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易危(VU)及以上物种62种;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易危(VU)及以上物种84种。
图源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侵删
此外,本轮调查还发现了兽类新物种——华东林猬。华东林猬隶属于劳亚食虫目猬科林猬属,是本次项目开展过程中在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发现的兽类新物种,后又于该市的西湖区、余杭区、桐庐县、建德市相继发现。
杭州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原乡生态”曾发文科普: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浙江只有一种刺猬东北刺猬。2023年11月28日,安徽师范大学、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合作在《ZooKeys》杂志发表《华东发现林猬属一新物种》一文,正式将安徽、浙江发现的林猬属刺猬独立为一个新物种,命名为华东林猬。
长期以来,林猬属动物被认为只在中国北部与邻近的蒙古、俄罗斯有分布,其中侯氏猬分布最靠南,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以及湖北北部,直到2007年,云南高黎贡山发现了林猬属的一个小种群(后被确认为新物种高黎贡林猬Mesechinus wangi),说明了这个类群可能在更南的区域也有分布。本次发现的华东林猬填补了该类群在中国东部空白,对更深入了解林猬属有着重大的意义。
目前,最古老的林猬化石来自山西大同的早更新世地层,大约距今200万年。分子研究结果显示,华东林猬、高黎贡林猬与侯氏猬的分化发生在中更新世时期(约74-110万年前)。中更新世时期(约50-120万年前)的变冷和干旱可能对这三个物种的分裂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高黎贡林猬与华东林猬的祖先分别从中国的北方向着西南与东南两个方向进行迁徙,位于秦岭和皖南之间的大别山,可能为华东林猬到达长三角地区提供了一条迁徙路线。最终,浙皖交界的山区成为了华东林猬的避难所,它们抵御住了更新世冰期的考验,在这片区域扎根了下来。
目前,华东林猬仅分布在皖南和浙江西北部的山区丘陵地带,其模式标本保存于安徽师范大学生物标本馆。分歧时间分析显示,华东林猬与林猬属其他物种分化发生在110万年前。
来源:生态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