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窗外寒风瑟瑟,暖黄色的灯光洒在客厅里,你蜷缩在沙发上,手里捧着一杯热茶,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电视里播放着喜庆的广告,你却觉得有些刺眼。
“为什么冬天总是这么难熬?”也许你自己没意识到,但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
冬天,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似乎更严重了:起床更难,食欲紊乱,甚至觉得世界都灰暗了。你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和天气冷有关?或者,单纯是因为冬天日子短、夜晚长?其实,这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原因。
今天,我们不聊那些晦涩的医学术语。我们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带你了解——为什么冬天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更容易低落?中医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最后,我们还会告诉你两点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帮你度过寒冬的“情绪低谷期”。
冬天的阳光总是吝啬,早晨起床,天还是灰蒙蒙的,下午五点钟,又黑得像深夜。没了阳光,很多人觉得整个人都像没充电一样。这种感受,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
少阳光,少了“快乐激素”
人体需要阳光来合成一种叫“血清素”的化学物质。血清素是什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种“情绪调节器”,它能让我们感到开心、放松。冬天日照时间短,血清素的生成减少,整个人就容易感到低落、疲倦,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
中医对此有自己的理解。阳光在中医理论中对应的是“阳气”,阳气旺盛时,身体里的“火”就足,情绪也跟着稳定。当冬天阳光少了,阳气不足,人的情绪就像被浇灭的火苗,怎么都提不起劲。
所以,冬天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并不是简单的“心理作用”。这种生物节律的变化,确实会让人难过起来。
中医有一句话,叫“冬主藏”。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冬天是一个万物闭藏的季节,不管是动物冬眠,还是植物落叶,都是自然界的“自我保护”。人也不例外,这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更倾向于“藏住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在中医理论中,冬天和“肾”这个脏器密切相关。肾主精气,它像一个“能量仓库”,负责储存身体的精华。但如果“藏”得太过分了呢?情绪就容易被“堵住”,表现出来的就是郁闷、焦虑,甚至抑郁。
你可以把肾比喻成“情绪的水闸”。当肾气不足时,水闸关不上,情绪就像洪水一样泛滥;但如果肾气太过紧张,水闸关得死死的,情绪也会被压抑得喘不过气。
那么,冬天如何才能缓解情绪低落?别担心,这里有两个简单、有效的建议,不妨试试看。
冬天的阳光虽然短暂,但对情绪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研究表明,每天坚持晒20分钟的太阳,就能有效提高血清素水平,帮助改善情绪。尤其是早晨的阳光,能让你的生物钟更稳定,整个人都更有活力。
如果天气不好怎么办?可以尝试“光照疗法”。一些专门的光疗灯,模拟自然光的强度,对缓解冬季情绪低落同样有效。
中医也提倡“以阳补阳”。冬天可以多晒背部,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位置,晒太阳可以温暖阳气,让身体和情绪都“暖起来”。
天气冷了,很多人不想动,但其实,运动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抗抑郁药”。当你运动时,身体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被称为“天然的快乐激素”,能让人感到放松、愉悦。
冬天的运动不需要多么剧烈。哪怕只是每天散步30分钟,或者在家做一些简单的拉伸,都会对情绪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觉得运动太无聊,可以试试听听音乐、播客,让运动变得更有趣。
中医也有类似的建议。冬天适合缓和的运动,比如太极、瑜伽、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可以“疏通经络”,帮助气血流通,让情绪不再被“堵住”。
情绪的低谷,就像冬天的寒风,它或许会来,却不会永远停留。冬天的确是一个容易让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的季节,但只要我们能找对方法,就能让心里的阳光慢慢“亮起来”。
阳光、运动、适当的情绪调节,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其实都有可能成为你撑过寒冬的“小火苗”。而当这些“小火苗”汇聚起来时,整个冬天也就没有那么冷了。
记住,情绪低落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愿意为自己多做一点点改变。这个冬天,试着多爱自己一点,好吗?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WHO):《抑郁症全球负担报告》
中华医学会:《中医养生:冬季篇》
《柳叶刀》期刊:《光照疗法对冬季抑郁的影响研究》
《自然》期刊:《血清素与情绪调节研究》
来源:外科医生Kris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