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帅和尚”释明心:女香客慕名而来一睹尊容,送400万法拉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11:27 1

摘要:释明心望着眼前捧着车钥匙、神色激动的女香客,语气平静得无波无澜。这位被称作“最帅和尚”的僧人,本是放弃公务员身份的修行者,却因一张扫地照片意外走红,成了无数人慕名追寻的焦点。

“施主,请您别这样,还望珍重自身。”

释明心望着眼前捧着车钥匙、神色激动的女香客,语气平静得无波无澜。

这位被称作“最帅和尚”的僧人,本是放弃公务员身份的修行者,却因一张扫地照片意外走红,成了无数人慕名追寻的焦点。

女香客驱车带着价值400万的法拉利前来,欲以重金豪车换他还俗相伴。

这般炽热直白的示好,与释明心坚守的清净修行形成了尖锐冲突,也将他推到了舆论与欲望的风口浪尖。

众人都在猜测,面对如此诱人的物质与情感诱惑,这位看似温和的僧人会如何抉择?

是被红尘浮华动摇初心,还是能守住本心、继续在古寺中修行?

这场突如其来的“豪车告白”,又会给普安寺与释明心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数?

01

释明心的俗名叫金汉杰,出生在浙江温州永嘉的一个小镇上。

这小镇依着山、傍着水,站在镇口往远处望,能看到一圈青黑色的山轮廓,像给小镇围了个天然的篱笆。

镇中间有条溪水,是楠溪江的支流,水特别清,白天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和偶尔游过的小鱼。

水流哗啦啦的,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都能听到这声音。

当地人都把这条溪当宝贝,洗菜、洗衣服都在这儿,夏天还有小孩在浅水区打水仗。

要是说起楠溪江,周边几个县的人都知道,都说这儿的风景好。

有山有水有古村,可金汉杰小时候没觉得这风景有多特别,只觉得每天看惯了的山和水,就跟家里的桌子椅子一样,是生活里该有的东西。

金汉杰是家里的独子,爸妈没有正式工作,就在镇上的菜市场租了个小摊位,卖些蔬菜和干货。

每天天不亮,爸妈就得起床去进货,回来后忙着把蔬菜摆整齐,从早上一直忙到傍晚菜市场关门。

家里的日子过得不算富裕,平时很少买零食,衣服也是穿到旧了才换,但好在安稳,每天都有活干,有收入进账。

一家人住在镇上的老房子里,虽然房子不大,墙皮都有些脱落了,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晚上一家人围在小桌子旁吃饭,爸妈会聊聊当天摊位上的生意,问问金汉杰在学校的事,气氛总是平和的。

可金汉杰这孩子,打小就跟别的小孩不太一样,显得有些 “不合群”。

那时候镇上的小孩一放学,书包一扔就往外面跑,三五成群地在泥地里追着玩,要么就是弹弹珠、拍画片,闹得满头大汗也不觉得累。

但金汉杰不喜欢这些,他总爱找个安静的地方待着。

镇上有棵老樟树,树干特别粗,几个人都抱不过来,树荫能遮一大片地方,金汉杰就常常拿着一本书,坐在老樟树的树根上看。

有时候是课本,有时候是从镇上图书馆借的课外书。

不管旁边的小孩闹得多厉害,他都能沉下心来,眼睛盯着书,一动不动,好像周围的一切都跟他没关系。

课间的时候,同学们都围在一起讨论新出的漫画书,你说哪个角色厉害,我说哪个剧情好看,还有人凑在一起聊刚流行的游戏,说怎么通关、怎么攒装备,说得热火朝天。

可金汉杰很少参与这些讨论,他要么坐在座位上发呆,要么就跟几个不爱说话的同学聊些奇怪的话题。

02

有一次,他跟同桌说:“你说人活着到底是为了啥啊?每天上学吃饭睡觉,然后长大了上班、结婚。

最后老了就没了,这有啥意思呢?”

同桌听了愣了愣,挠挠头说:“不知道啊,我妈说好好读书,以后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就行,想这些干啥?”

还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跟老师提问:“老师,宇宙有没有边界啊?要是有的话,边界外面是什么?要是没有,那宇宙到底有多大啊?”

老师当时笑着说:“这个问题太深奥了,现在科学家还在研究呢,你能想到这些,说明你爱思考。”

说实话,金汉杰想的这些问题,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确实有些超纲了。

他在学校里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都能稳在班级前几名,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说他聪明、爱动脑筋,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但同学们觉得他有点神秘,不太容易亲近,因为他很少跟大家一起玩,说话也总是慢悠悠的,聊的话题又跟大家不一样,所以平时很少有人主动找他一起玩。

爸妈对他的态度也是一边欣慰一边困惑,欣慰的是他不用大人操心学习,成绩好,将来肯定有出息;困惑的是这孩子怎么老是想些不切实际的事。

有一次晚上吃饭,妈妈看着他说:“汉杰啊,你别老是琢磨那些‘出世’的事,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稳定的工作,我们就放心了。”

爸爸也在旁边附和:“是啊,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想多了没用,不如想想怎么把成绩再提高点。”

金汉杰听了,只是点点头,没多说什么,他知道爸妈是为他好,但他心里的那些疑问,还是没找到答案。

到了青春期,金汉杰的变化挺大,一下子就长高了,以前比同龄孩子矮半头,没过两年就窜到了一米八,身材也变得挺拔起来。

他还爱上了打篮球,每天放学后都会跟几个同学在学校的篮球场上打一会儿,虽然技术不算特别好,但跑起来很灵活,投篮也挺准。

那时候的他,长相也愈发清秀,皮肤白白的,眼睛大大的,头发理得整整齐齐,穿著简单的校服,走在校园里,总能吸引不少女生的目光。

有些女生会主动跟他说话,问他作业怎么做,还有人会偷偷给他递小纸条,但金汉杰似乎对这些都不关心。

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放学要么去打篮球,要么就回家看书,很少跟女生闲聊,依旧活在自己的 “心世界” 里,脑子里还是会时不时冒出那些关于人生和宇宙的疑问。

后来金汉杰考上了大学,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听从了家里的安排,准备报考公务员。

03

那是 2000 年前后,“公务员热” 正火,当时大家都觉得公务员是 “铁饭碗”。

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不管是家里有门路的,还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想考个公务员。

金汉杰的爸妈也觉得公务员是最好的选择,天天在他耳边念叨。

“汉杰啊,你好好复习,一定要考上公务员,这样以后工作稳定,我们也能放心,亲戚朋友也会觉得你有出息。”

金汉杰自己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觉得既然爸妈希望他考,那就考吧,于是就专心在家复习,每天看书、做题,熬了好几个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金汉杰还真考上了,上岸后,他被分配到当地的一个机关单位工作。

刚入职的时候,他挺开心的,单位的办公环境不错,同事们也都挺热情。

每个月的工资按时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足够自己生活,还能给爸妈寄点钱。

亲戚们知道他考上公务员后,都来家里道喜。

“汉杰真厉害,考上公务员了,以后就是吃公家饭的人了,有出息!”

有的还跟金汉杰的爸妈说:“你们真是好福气,养了这么个优秀的儿子。”

爸妈听了,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逢人就夸儿子有本事。

可没过多久,金汉杰就觉得不对劲了,他心里并不快乐。

每天上班,他的工作就是写材料、跑流程、开会议。

早上一到单位,就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写各种报告和总结,有时候一篇材料要改好几遍,直到领导满意为止;

有时候要拿着文件去各个部门盖章,跑上跑下,一天下来腿都酸了;

还有开不完的会,有时候是部门内部的会,有时候是全市的视频会,坐在会议室里听着领导讲话,听着听着就走神了。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就像一颗螺丝钉,被固定在命运的齿轮上,只能跟着齿轮不停地转,没有一点自由,也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04

有一次,他跟大学同学打电话,聊起工作的事。

“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根本不知道努力是为了什么。

每天干着同样的活,感觉自己就像个机器,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也找不到工作的意义,这样的日子过得太没劲了。”

那段时间是他最迷茫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也不知道未来该往哪里走。

为了排解心里的苦闷,他常常在下班后去网吧,找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打开电脑玩游戏。

只有在游戏里,他才能暂时忘记工作的烦恼和心里的迷茫。

白天在办公室里,他装作认真工作的样子,不敢让领导和同事看出自己的状态;

晚上就泡在网吧里,玩到半夜才回家,有时候甚至会通宵,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七年。

直到 2006 年的一个夜晚,那天他又在网吧玩到很晚,感觉有些累了,就关掉游戏,随便在网上浏览。

无意间,他点开了一个佛乐的链接,播放的是《轮回》。

音乐一响起,舒缓的旋律慢慢流淌出来,没有激昂的节奏,也没有复杂的歌词,就那么轻轻的、柔柔的,却一下子击中了金汉杰。

他坐在电脑前,听着音乐,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顺着脸颊往下掉,滴在键盘上。

他后来回忆起那一刻说:“当时听到那首歌,我心里突然就特别难受,又特别平静,好像有什么东西击中了我心里最深处的孤独,这么多年积压在心里的迷茫和苦闷,好像都被这音乐勾了出来。

那种感觉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从那一刻起,我心里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自那以后,金汉杰开始主动接触佛学。

他先是在网上找了《金刚经》《坛经》的电子版,每天下班后就坐在电脑前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搜相关的解读文章,或者找佛教讲座的视频来看。

一开始只是觉得新鲜,想弄明白那些经文里到底讲了什么,可看着看着,心里渐渐变得平静,之前工作带来的烦躁和迷茫,好像都被化解了。

慢慢地,他不再是单纯的 “感兴趣”,而是越来越坚定,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走的路。

05

2006 年冬天,天气特别冷,街上的行人都裹着厚厚的棉袄,哈出的气都是白色的。

金汉杰没跟家里人说一声,偷偷递交了辞职申请,收拾了一个小行李箱,装了几件换洗衣物和常读的经书,就背着行李去了天台山国清寺。

到了寺门口,他深吸一口气,走进寺庙,找到住持,恭恭敬敬地说明来意,请求出家。

住持看着他,没马上答应,只是温和地说:“出家不是小事,关乎一生,你先在寺里住几天,跟寺里的师父们一起作息,再好好想想,确定自己真的想好了,我们再谈。”

金汉杰点点头,留在了寺里。

每天清晨,他跟着师父们一起起床做早课,听钟声响起,跟着念诵经文;

白天帮忙打扫寺庙院子,或者去厨房帮忙择菜、洗碗;晚上一起做晚课,之后就回到自己的房间读经。

寺里的生活简单又规律,没有办公室的繁琐,也没有网吧的喧嚣,他觉得心里特别踏实。

可还没等三天过去,他的父母就找来了。

原来父母发现他没去上班,打电话也没人接,去单位问才知道他辞职了,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他可能来了国清寺。

一进寺庙,母亲看到金汉杰穿着寺里的素色僧衣,头发虽然还没剃,但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一下子就忍不住哭了起来,越哭越伤心,最后直接晕了过去。

父亲则气得脸色发青,冲上前抓住他的胳膊,大声怒斥:

“你疯了吗?好好的公务员不当,跑来这里出家,你知道别人会怎么说我们家吗?真是丢人现眼!”

旁边的师父赶紧把母亲扶到一旁的椅子上,掐了掐人中,母亲才慢慢醒过来。

醒来后,她看着金汉杰,眼泪又止不住地流,突然 “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拉着金汉杰的衣角哀求。

“汉杰啊,妈求你了,跟我们回家吧!我们就你一个孩子,你要是出家了,我们家的香火怎么办?

将来我们老了,谁来照顾我们?妈死也闭不了眼啊!”

金汉杰看着母亲哭得红肿的眼睛,还有父亲愤怒又失望的表情,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一边是自己认定的信仰之路,一边是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他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妥协了。

后来他回忆起这件事,说:“那时候我才真正明白,出家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选择,还牵扯着全家人的牵挂,我不能只顾着自己,不顾爸妈的感受。”

被迫回家后,金汉杰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

他每天依旧坚持读经、听佛教讲座,以前下班后总去网吧的习惯没了,也不再抱怨工作的枯燥,整个人的状态慢慢从之前的浮躁转向沉静。

他还会跟父母聊一些佛学里的道理,比如怎么调整心态、怎么看待生活里的烦恼,时间久了,父母也渐渐看到他的坚持不是一时冲动,他没有因为没能出家就消沉,反而变得更稳重、更平和了,对佛学的态度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反对。

就这样过了三年,有一天晚上吃饭,母亲看着他,叹了口气说:“汉杰,这三年我们也看明白了,你是真的喜欢这条路。你要是还愿意去,就去吧,我们不拦着你了,只要你平安就好。”

父亲在旁边也点了点头,没说话,但眼神里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愤怒,只有无奈和牵挂。

金汉杰听到这话,心里又酸又暖,对着爸妈深深鞠了一躬。

06

2009 年,金汉杰在妙智寺正式剃度出家,住持为他取了法号 “释明心”。

那年他 29 岁,彻底放弃了公务员身份,剪去了留了多年的头发,穿上了灰色的僧衣,踏上了清净的修行之路。

在寺里,他跟着师父们系统学习佛法,每天早起晚归,除了做功课、读经,还会帮忙做些杂活,日子过得简单却充实。

学成之后,释明心没有选择去香火旺盛的大庙,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找到了一座几乎荒废的普安寺。

他第一次去的时候,寺庙里到处都是破败的景象:屋顶有好几个洞,下雨天肯定会漏雨;

墙上的石灰都剥落了,露出里面的砖块;

院子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大殿里的佛像也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

那时候,他手里没什么钱,也没有其他人帮忙,只有一颗想让这座老寺庙重焕生机的心。

从那以后,释明心就开始自己动手修缮寺庙。

他每天早早起床,先做早课,然后就拿着工具去修房子。

没有梯子,他就找几块木板搭起来;

屋顶的瓦片坏了,他就一片片拆下来,换上新的;

墙上的裂缝,他就和点水泥,一点点补好;

院子里的杂草,他就用镰刀一把把割掉,再翻一翻土地。

晚上忙完了,他还会在网上写下每日的修缮日志,内容都很简单:

“今天铺好了禅堂的地砖,虽然累,但看着平整的地面,心里挺高兴的”

“屋顶瓦片修完了三分之一,明天争取多修点”

“院子里的杂草除得差不多了,接下来想种点花”……

慢慢地,有香客注意到了这座正在变化的寺庙,也注意到了寺里那个高挑清秀的和尚。

有时候香客来的时候,会看到释明心穿着灰袍,在收拾好的院子里安然扫地,阳光洒在他身上,显得特别平静。

这天,阳光正好,温暖而不炽热,透过稀疏的树叶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一位来自远方的游客,怀着对古寺的敬仰与好奇,漫步在寺中。

他被这宁静祥和的氛围所感染,脚步不自觉地放慢,目光在每一处角落流连。

当他走到寺庙的一处庭院时,眼前的一幕让他瞬间停住了脚步。

只见一位身着灰色僧衣的僧人,正手持扫帚,专注地清扫着地上的落叶。

那僧人身材挺拔,动作沉稳而优雅,每一下挥动扫帚,都仿佛带着一种韵律。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清晰的轮廓,侧脸俊朗而平和,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然。

这位游客被眼前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了,他下意识地拿出手机,悄悄地按下了快门,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了下来。

拍完照片后,游客又静静地站在那里,欣赏了一会儿僧人扫地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慨。

之后,他带着这份美好的回忆,继续在寺中游览。

游览结束后,游客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地方。

闲暇之余,他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那张僧人扫落叶的照片再次映入他的眼帘。

他越看越觉得这张照片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仿佛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

于是,他决定将这张照片分享到网上,让更多的人也能领略到这份美好。

照片被发布到网上后,起初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然而,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渐渐泛起了层层涟漪。

一些网友在浏览网页时,偶然看到了这张照片,瞬间被照片中的僧人所吸引。

他们纷纷在照片下方留言评论,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这和尚也太帅了吧,比电视里的演员还好看!”一位网友激动地写道。

“没想到寺庙里还有这么清秀的师父!看他那眼神,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和宁静。”另一位网友也感慨道。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友看到这张照片,评论和转发的数量也呈几何倍数增长。

各大社交平台、论坛上都在讨论着这位帅气的僧人,“最帅和尚”的称号也不胫而走,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

爆红之后,各种传言和关注都涌了过来。

有人说他是为了出名才出家的,有人专门跑到普安寺来拍照,还有媒体想采访他。

2016 年的时候,有一位女香客开着一辆红色的法拉利来到普安寺,车子停在寺庙门口,特别惹眼。

她走到释明心面前,当着其他香客的面,大声表白:“师父,我喜欢你很久了,我愿意放弃现在拥有的一切,跟你在一起,这辆车也送给你,只要你点头,我们马上就走。”

这场面,就跟电视剧里的情节一样,周围的人都看呆了。

释明心面对这样的表白,既没有回避,也没有表现出羞涩,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施主,多谢你的好意,但我已经出家了,红尘里的事情早就放下了,你还是回去吧,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在外界看来,这番话不只是拒绝,更是他修行的一种体现。

后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真正的修行,是让自己的心保持清净,不依赖别人的捐赠,也不被名利这些东西影响。我修寺庙,是想给大家一个安静的地方,不是为了出名。”

这番回应让很多原本只是因为他颜值关注他的网友,转而敬佩他的 “定力”。

渐渐的,网上的热度退了下去,普安寺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07

虽然还是有香客来上香,但释明心不再接受过度的关注,遇到有人想拍照,他会礼貌地拒绝。

后来,因为总有女信众以各种理由来寺庙,甚至有骚扰的情况,他就开始留起了胡子,平时穿的僧衣也特意选旧一些的,刻意降低自己 “颜值” 的辨识度,不想再因为外貌受到不必要的打扰。

他常说:“宁搅千江水,勿扰道人心。大家来寺庙,应该是为了求一份心安,而不是为了看我这个人。”

如今,释明心依旧在普安寺主持着寺里的大小事务。

这些年,寺庙经历了多次修缮,模样早已和往昔大不相同。

从前,每逢下雨天,屋顶就会滴滴答答地漏雨,僧人们得拿着大大小小的盆盆罐罐到处接水,地面也总是湿漉漉的。

现在好了,经过重新修缮,屋顶严丝合缝,再也不用担心雨水会漏进屋里。

墙面原本斑驳脱落,露出了里面的砖块,看上去破败不堪,如今也重新刷上了雪白的石灰,干净又整洁。

院子里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院子里除了几棵老树,就是光秃秃的土地,一到刮风天,尘土飞扬。

现在,释明心带着僧众们在院子里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

春天一到,院子里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除了花草,院子里还养了几只猫狗。

有两只黄色的小猫,毛茸茸的,像两个小毛球,总是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还有一只黑色的大狗,性格温顺,每次释明心拿着食物走向它们时,大狗就会摇着尾巴,欢快地跑过来,小猫们也会喵喵叫着,跟在后面。

释明心每天都会按时给这些猫狗喂食,看着它们吃得津津有味,他的脸上也会露出温和的笑容。

喂完食,他还会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它们的头,和它们玩耍一会儿,那一刻,他就像一个普通的爱宠之人,享受着这份简单而又纯粹的快乐。

释明心的日常生活简单而又规律。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寺庙,他就会早早地起床,穿上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灰色僧衣,来到大殿里做功课。

他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神情专注而又虔诚。

做完功课,他便会回到自己的禅房,静静地读经。

他的书桌上摆放着许多经书,每一本都被他翻得有些破旧,书页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的批注和感悟。

除了做功课和读经,释明心还会花时间打理院子里的花。

他会拿着小锄头,小心翼翼地给花松土、施肥、浇水,看着那些花儿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他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偶尔,他也会和寺里的其他僧人一起打打篮球。

篮球场就在寺庙的后院,虽然场地有些简陋,但大家却玩得很开心。

释明心在球场上奔跑、跳跃、投篮,汗水湿透了他的僧衣,但他却毫不在意,尽情地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

他觉得,锻炼身体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修行和生活。

然而,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释明心也有自己的遗憾和伤痛。

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在父亲临终前的那段日子,释明心一直守在父亲的病床前。

父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也变得黯淡无光。

有一天,父亲拉着释明心的手,微微叹息着说:“汉杰,你这一辈子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爸不怪你了。你当初选择出家,爸心里虽然难过,但也知道拦不住你。只是可惜你不结婚,咱们家的香火断了,爸到下面也没法跟祖宗交代啊。”

父亲的声音很微弱,但却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释明心的心上。

释明心听着父亲的话,只是静静地双手合十,低着头,没有说话,但眼眶却渐渐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知道,父亲一直希望他能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延续家族的香火,但他却选择了出家这条与众不同的路。

他理解父亲的遗憾,但他也知道自己无法违背自己的内心。

说到底,释明心的人生走得不算热闹。

他曾经是别人眼里羡慕的公务员,有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拿着不错的薪水,生活过得安逸而又舒适。

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满足于这样的生活,但他却在内心深处渴望着一种不一样的精神追求。

后来,因为一张照片,他一夜爆红,成为了“网络红人”。

各种媒体纷纷报道他,许多商家也找上门来,邀请他参加各种活动,甚至有人开着法拉利来寺庙找他,想要和他交朋友,还有人向他表白,希望能和他在一起。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名利和诱惑,释明心并没有被冲昏头脑。

他清楚地知道,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的。

他一次次坚定地拒绝了那些邀请和诱惑,一步一步地走回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走的路。

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征服世界,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他只是想和自己和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心安。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

很多人总是被生活的压力推着往前走,每天忙忙碌碌地工作、应酬,为了名利、地位、金钱而奔波劳累,却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这样忙碌真的快乐吗?”

而释明心,用他的人生给出了一个安静的答案:“心安即归处。”

他就像一盏明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为那些迷茫的人指引着方向,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名利,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来源:生活小甜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