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部分人以私人聚会为幌子,在饭局、酒局中进行利益输送,妄图规避组织监督。这种行为严重违反纪律,甚至可能触犯法律。例如某国企负责人,以“同学聚会”的名义,邀请关联企业负责人聚餐,席间协商工程项目分包事宜,最终东窗事发,被严肃处理。
中纪委明确强调,公职人员即使在下班后,也不能放松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以下这4件事,公职人员下班后千万别做,否则小心被严肃处理。
借私人聚会之名搞利益输送
近年来,部分人以私人聚会为幌子,在饭局、酒局中进行利益输送,妄图规避组织监督。这种行为严重违反纪律,甚至可能触犯法律。例如某国企负责人,以“同学聚会”的名义,邀请关联企业负责人聚餐,席间协商工程项目分包事宜,最终东窗事发,被严肃处理。
公职人员必须明白,无论以何种名义进行利益输送,都逃不过纪律的追究。在私人聚会这样看似轻松的场合,更要坚守原则,严禁利用人情关系谋取私利。私人聚会本是联络感情的正常社交活动,但如果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成为利益交换的平台,就背离了聚会的初衷,也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形象和公信力。
出入高消费场所,参与奢靡活动
公职人员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参与奢靡活动,不仅容易滋生腐败,还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某地一名干部,被举报经常出入私人会所,参与高消费娱乐活动,最终受到查处。
各级机关单位应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公职人员自身也应自觉远离高消费场所,抵制低级趣味。公职人员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他们的行为举止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公职人员沉迷于奢靡享乐,会让群众对政府产生不信任感,破坏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违规经商或为亲属企业谋利
一些公职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属企业输送利益、谋取私利,这是严重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某市一位领导干部,利用职位便利,为其配偶的公司承揽多个政府工程项目,最终被查处并双开。
公职人员及其家属必须明确公私界限,杜绝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组织对违规经商行为会进行严厉打击,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公职人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该用于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或亲属谋取私利。违规经商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也损害了公共利益。
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
随着网络的普及,部分公职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不当言论,甚至妄议中央大政方针,造成了恶劣影响。某基层干部在朋友圈发布不当言论,质疑国家政策,被截图举报后受到党纪处分。
公职人员在网络平台上必须谨言慎行,不得发表任何违背中央精神、不负责任的言论,更不能传播谣言或制造混乱。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公职人员的言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们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会误导公众,破坏社会稳定。
公职人员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使命,无论在工作时间还是下班后,都应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纪律和法律。一旦触碰上述四条红线,必将受到严肃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最新规定和要求及实际情况为准)
来源:创意情感好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