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练太极不难!5个关键窍门将帮你调对身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6 13:05 1

摘要:健身房里举铁的年轻人总觉得“有力气才健康”,却没发现公园里慢悠悠的太极,才是现代人的救急招。别再把它当“老人拳”,当你被颈椎疼、失眠缠上时,这套老功夫早用“慢动作”帮很多人找回了舒服的状态。

健身房里举铁的年轻人总觉得“有力气才健康”,却没发现公园里慢悠悠的太极,才是现代人的救急招。别再把它当“老人拳”,当你被颈椎疼、失眠缠上时,这套老功夫早用“慢动作”帮很多人找回了舒服的状态。

一、练太极别只学动作,这三步帮你入门

练太极不是照葫芦画瓢,得先摸透身体的“脾气”:

- 第一步:先站对,再动手

新手总急着学招式,其实该从“贴墙站”开始:后背贴紧墙,尾椎往下沉,肩胛骨轻轻靠住墙,每天5分钟,臀腿的劲儿就慢慢醒了。有个程序员就这么练,3天后久坐的腰背酸痛就轻了大半,才知道“站得直”不是瞎讲究,是真能调肌肉。

- 第二步:呼吸跟动作搭着来

动作顺了,就得让呼吸跟上。顺腹式呼吸(吸气鼓肚子、呼气收肚子)能让神经松下来,失眠的人练了,躺下不用翻来覆去,很快就能睡着。还有逆腹式呼吸(吸气收肚子、呼气鼓肚子),配合“野马分鬃”推掌,胳膊上的劲能透出去。

- 第三步:练到“身体自己会动”

真练熟了,不用刻意记招式。有个退休老师练了半年,闭着眼都能打完24式,说“身体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动”。这时候心里也不慌了。

二、呼吸没调好,太极等于白练

太极的魂在呼吸,不是随便喘气:

- 顺腹式呼吸:帮你稳心神

练“起手式”时,手往上提就吸气,肚子自然鼓;手往下按就呼气,浊气跟着排出去。

- 逆腹式呼吸:让你劲更足

发劲的时候(比如“搬拦捶”),吸气收肚子提肛,劲从脚底顺着脊柱传到拳头上;呼气鼓肚子松肛,劲一下就发出来。

- 呼吸对了,焦虑也能散

不少人练“云手”时,手左右摆,呼吸跟着开合,脑子就没空想烦心事了。

三、步法踩对了,太极才稳当

太极的根在脚,步法错了,练再多也没用:

- 弓步:前腿七成劲,后腿三成劲

前腿弯成弓,后腿蹬直,重心往前放七成,往后放三成。

- 虚步:后脚站稳,前脚轻点地

后脚全脚掌踩实,前脚脚尖轻轻碰地面,像踩在薄冰上。

- 行步:脚跟先落地,脚掌慢慢踩实

走路时先放脚跟,再让脚掌贴地,重心慢慢挪。

四、太极不用蛮劲,这么发力才对

太极的劲是“柔里藏刚”,不是硬拼:

- 劲要顺,别硬扛

高手能卸壮汉的力,其实是他会转腰胯,把对方的劲引到地上,像水流绕开石头。现在人练这个,搬重物时不用死使劲,腰胯一带劲,东西就轻了,还不容易伤腰。

- 寸劲:短距离也能发劲

“袖中寸拳”看着轻,其实是脚蹬地、腰拧转、手腕抖,劲在一瞬间发出来。

- 化劲:别跟人对着来

推手时别顶劲,顺着对方的劲画圈,就能把劲卸了。

五、练太极也是练心,帮你解现代病

太极不止调身体,还能帮你顺心态:

- 碎片时间就能练

上班族午休练3分钟“云手”,颈椎不僵了;睡前站5分钟“金鸡独立”,睡得更沉。不用专门挤时间,见缝插针就能练,比办健身卡划算多了。

- 心里乱了,练拳能静

练“揽雀尾”时,手慢慢动,脑子也跟着静下来。

练太极不用买贵装备,不用找私教,每天15分钟,专心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就行。健身房的器械可能落灰,保健品也未必靠谱,但这套老功夫用最简单的动作告诉你:把身体的劲儿顺了,心态稳了,健康自然就来了。

来源:清醒三分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