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上一交易日暴涨115.7%后,药捷安康(02617.HK)9月16日再度大涨近五成。截至午间收盘,药捷安康上涨49.40%,报620港元/股,市值达1870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值排名第二的创新药企。今年以来,药捷安康较发行价暴涨4614.83%。9月份至今,药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钟国斌
继上一交易日暴涨115.7%后,药捷安康(02617.HK)9月16日再度大涨近五成。截至午间收盘,药捷安康上涨49.40%,报620港元/股,市值达1870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值排名第二的创新药企。今年以来,药捷安康较发行价暴涨4614.83%。9月份至今,药捷安康涨幅达1045%,成为9月港股市场首只10倍股。
值得注意的是,在股价飙涨的背后,尚无任何商业化产品、上半年亏损过亿的基本面与药捷安康的千亿市值形成强烈反差。
业内人士认为,药捷安康当前的市值已经提前反映了市场对其管线的乐观预期,但药物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一旦后续临床试验不及预期,股价可能面临较大回调压力。
6月23日,药捷安康登陆港股,公司总股本约3.97亿股,IPO公开发行1528.1万股,除去基石投资者认购的约979万股,实际流通股约549万股,发行价为 13.15港元/股,上市首日大涨79%,总市值约93亿港元。上市两个多月,药捷安康市值已经暴涨逾20倍。
9月10日,药捷安康公告称,公司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联合氟维司群治疗经治失败的激素受体阳性(HR+)且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或低表达(HER2-)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Ⅱ期临床试验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默示许可。
据上交所、深交所公告,药捷安康于9月8日起被调入港股通标的名单。
多则利好消息成为药捷安康股价飙升的导火索,9月10至9月15日,该股累计涨幅达488.24%,市值激增至1647亿港元。
药捷安康股价涨幅之大令人惊叹,市场上有投资者怀疑有资金操纵,亦有业内人士猜测药捷安康近期或许会有BD(商务拓展)达成。
记者就此致电药捷安康董秘冯洁。就BD传闻,冯洁回应称:“所有信息以公告为准。”就资金操纵质疑,冯洁则称:“这不可能。公司上周一刚刚调入港股通标的。”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药捷安康股价的强势表现可能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替恩戈替尼的9月10日获得临床默示许可的Ⅱ期临床试验,而且近期创新药板块大幅上涨,公司乘着东风大幅走高。
公开信息显示,药捷安康是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药公司,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尚无商业化产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有六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及多款临床前阶段候选产品,最核心的产品即为替恩戈替尼。
替恩戈替尼是一款处于全球注册性临床阶段的选择性聚焦多靶点激酶(MTK)抑制剂。截至2025年6月30日,替恩戈替尼在全球已进行或正在进行共9项临床试验,其中两项临床试验于健康受试者中进行,七项临床试验于实体瘤患者中进行。
药捷安康也曾在早期管线商业化方面有所斩获,2020年,公司曾将另一款产品TT-01025对外授权给LG Chem,授权范围为全球(不包括大中华区及日本),当时获得的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合计约5000万美元。
然而,业内对药捷安康的管线价值能否支撑超过1600亿的市值存在疑问。业内人士认为,仅靠替恩戈替尼的目前临床研发进展或难支撑起当前市值。
数据显示,全球创新药从I期临床到最终上市的成功率不足10%,而药捷安康目前所有管线均未进入上市阶段,未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郭施亮认为,创新药板块前几年深度调整、估值水平比较低,而且外部、内部环境有所改善,部分资金流入引发创新药板块的上涨;但药捷安康目前尚无上市药物,投资者需警惕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短期炒作风险。
业绩方面,药捷安康未盈利。2022年至2024年,药捷安康分别亏损2.52亿元、3.43亿元、2.75亿元。今年上半年,药捷安康没有任何营业收入,净利润为亏损1.2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1.6亿元有所收窄;研发开支为9843万元。
来源: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