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秋启序,金薯盈陇迎丰收。走进黑龙江省依安县上游乡建明村共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地块,马铃薯收获机宛如“铁牛”般来回穿梭。一个个肥硕的马铃薯从黑土地中被翻挖出来,滚落至传送带上,铺满田埂,好似一个个“金元宝”。工人们分工明确,有序地进行分拣、装袋,等待装
初秋启序,金薯盈陇迎丰收。走进黑龙江省依安县上游乡建明村共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马铃薯种植地块,马铃薯收获机宛如“铁牛”般来回穿梭。一个个肥硕的马铃薯从黑土地中被翻挖出来,滚落至传送带上,铺满田埂,好似一个个“金元宝”。工人们分工明确,有序地进行分拣、装袋,等待装车发货。如今,机械化采收已成上游乡马铃薯种植“标配”,既提效降本,又减少薯类破损,为丰收筑牢了“硬件支撑”。
马铃薯丰收现场
依安县上游乡建明村共筑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立成表示:“今年合作社的种植面积有950亩,现在我们收获的是尤金885,9月初就开始收获了,目前来看亩产能达到8500斤左右,预计9月末收获结束,全年的总产量在4100吨左右。”
据了解,上游乡采用分类销售模式,有效化解农产品“卖难”“价低”难题。合作社与销售经纪人提前沟通对接,对采收的马铃薯进行严格筛选,优质商品薯以0.62—0.65元/斤的价格收购,直供商超、电商平台等高端市场;而剩余的小薯、残次薯则由碧雪淀粉厂按0.34元/斤进行兜底收购,用于加工淀粉、薯制品等,实现“颗薯不浪费”,让“土疙瘩”真正变成了带动增收的“金疙瘩”。从标准化种植的“品质保障”,到机械化采收的“效率提升”,再到多元化销售的“收益兜底”,上游乡用一套农业发展“组合拳”,激活了农业发展新动能。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