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市西街道打造“拾喜青年”团建品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15:22 1

摘要:短视频剪辑制作课上,通过指尖舞动,用镜头语言展现青春韵律;运动健身课上,尽情展现青春活力;“非遗”手作体验课上,巧手传承文化,匠心连接古今。近年来,滨城区市西街道紧扣新时代青年成长脉搏,通过精准化服务、社会化动员、项目化运作,创新打造“拾喜青年”团建品牌,推动

短视频剪辑制作课上,通过指尖舞动,用镜头语言展现青春韵律;运动健身课上,尽情展现青春活力;“非遗”手作体验课上,巧手传承文化,匠心连接古今。近年来,滨城区市西街道紧扣新时代青年成长脉搏,通过精准化服务、社会化动员、项目化运作,创新打造“拾喜青年”团建品牌,推动青年成长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探索出一条“青年赋能”与“社区焕新”互促共进的新路径。

聚焦青年“8小时外”需求,市西街道青年夜校依托社区文化书院等阵地,推出“充电+带娃”双功能平台,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让家长在晚间学习技能的同时,孩子们也能参加趣味课程,实现亲子共学、双向成长。

该街道通过“点单式”夜校服务新模式,打通线上问卷调查、社群互动交流等多渠道,精选出短视频剪辑、运动健身、“非遗”手作等20余个领域的精品课程,实现与青年群体实际需求的精准匹配。通过“共建式”资源整合,依托“社区合伙人”,联动社区卫生服务站、涂练智慧健身、九千合文化传媒、解忧杂货店等38家企业、社会组织和机构,整合20余项优质文化资源,构建夜校生态体系。据统计,这种灵活多样的活动模式已服务青年超2000人次。

全链条赋能解锁青年“喜业”密码

市西街道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青年提供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服务,帮助青年实现职场梦想。自实施“滨滨学堂”、“返家乡”社会实践项目以来,累计组织百余名大学生参与基层治理、志愿服务、文化宣传等岗位实践。针对“90后”青年干部群体,该街道举办提升干部内生动力专题培训班,引入沙盘模拟等创新教学形式,有效提升青年干部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创新“双轨式”举措,点亮青年创业梦想,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操”双轨教学方式,联动千余名青年同步学习,构建“培训+孵化+陪跑”全链条服务格局,由行业导师“手把手”指导,并承诺保证广大青年3个月掌握核心技能。

该街道建立科技赋能直播基地,助力创业孵化,并联合10名导师、6家企业成立“护航联盟”,筹备、举办产品展销会等特色活动。同时,积极对接“希望工程”等相关资源,为困难学生提供助学帮助、就业支持,持续扩大“校地合作生态圈”,实现从技能培养到岗位对接的闭环赋能。

“风尚+传承”解锁青年“喜潮”密码

市西街道构建“风尚+传承”双轨文化服务体系。“风尚”板块,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推出AI智能实操应用、短视频剪辑制作、智能健身等前沿课程,让广大青年在掌握数字技能的同时拓展现实社交;“传承”板块,通过中医养生“沉浸式”体验、“非遗”掐丝珐琅工坊等特色项目,创新采用“非遗+科技”体验模式,让青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据不完全统计,市西青年对科技赋能类、运动健身类、文化传承类相关活动的满意度达98%,超过8成参与者表示减少了手机使用时间并结识了新的朋友。如今,“放下手机、走出家门”已成为市西青年的生活新时尚,他们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体验到了现实互动的乐趣,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西街道通过双轨服务模式,不断推进“数字青年社群”建设,为广大青年打造线上线下平衡发展的成长新空间。

“15分钟社交圈”解锁青年“喜缘”密码

市西街道通过“遇见更好的自己”主题交友平台,突破传统联谊交友模式,将心理学专业方法与青年社交场景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该街道已累计举办“心灵树洞分享会”“职场解压实验室”“兴趣盲盒匹配”等特色活动10余场,覆盖、服务青年群体超600人次。相关活动通过“人格特质探索”“人生故事共创”“情绪释放工作坊”等特色环节,构建起“游戏化+疗愈式”社交新场景,78%的参与者表示“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63%的参与者反馈“社交焦虑得到明显缓解”。

同时,该街道通过“专业机构+青年骨干+社区资源”三维运营模式,开发职场社交、兴趣社交、技能社交等多元化社交平台,让市西青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不断丰富广大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

“‘拾喜青年’品牌的打造,不仅精准满足了青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而且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鲜活力,构建起覆盖学习成长、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等全链条的青年服务体系,让广大青年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实践者,切实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展现青春更大作为。”市西街道党工委书记许安琪说。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