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浸润性乳腺癌”意思是:癌细胞已经突破了乳腺导管或小叶的“墙壁”,像树根一样长到了周围的正常乳腺组织里。 它有可能会通过淋巴管或血管扩散到身体其他地方,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规范治疗。
“浸润性乳腺癌”意思是:癌细胞已经突破了乳腺导管或小叶的“墙壁”,像树根一样长到了周围的正常乳腺组织里。 它有可能会通过淋巴管或血管扩散到身体其他地方,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规范治疗。
详细分解(就像看一个房子的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把乳房里的结构想象成一个“牛奶工厂”:
小叶: 像是生产牛奶的“车间”。
导管: 像是输送牛奶的“管道”。
这些“车间”和“管道”都有自己的“墙壁”(专业上叫“基底膜”),把里面的细胞管得好好的。
癌细胞开始出现了,但它们非常“守规矩”,只待在“车间”或“管道”的内部,完全没有突破那层“墙壁”。
特点: 理论上没有扩散能力,治愈率极高,几乎100%可以治愈。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癌前病变”或“最早期的癌”。
癌细胞不再安分,它们打破了“墙壁”,入侵到了周围的“土壤”(乳腺间质组织)中。
“浸润”或“侵袭”就是指的这个“破墙而出”的过程。
特点: 正因为突破了围墙,这些癌细胞就有了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系统“跑”到身体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头、肺等)的可能性。因此,它比非浸润性癌要更严重,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当病理报告说是“浸润性癌”时,它下面还分很多亚型。医生需要通过显微镜看癌细胞的形态和特点来进一步分型,这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最常见的两种是:
1. 浸润性导管癌
最常见,占所有浸润性乳腺癌的70%-80%。
起源于乳腺的“导管”(输奶管道),突破管壁后浸润到周围组织。
它是“浸润性癌”里最具代表性的类型。
2. 浸润性小叶癌
第二常见,约占5%-10%。
起源于乳腺的“小叶”(生产乳汁的车间),突破墙壁后浸润到周围组织。
它的生长方式有时比较特殊,需要特别注意。
其他较少见的类型还包括: tubular癌(管状癌)、 mucinous癌(黏液癌)、 medullary癌(髓样癌)等。这些特殊类型通常预后更好(即治疗效果更好,复发风险更低)。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收到了包含“浸润性乳腺癌”的病理报告,请不要恐慌。现在的医学技术对此有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浸润性”只是定义了它的性质,并不直接等同于晚期或无法治愈。
接下来,您需要关注病理报告上另外几个更关键的信息,医生会根据这些综合信息来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1. 癌症分期: 用TNM系统(Tumor肿瘤大小, Node淋巴结, Metastasis远处转移)来判断癌症的早晚。比如是I期、II期还是III期?
2. 分子分型: 这是现代乳腺癌治疗的核心依据。病理科医生会做免疫组化检测,看几个重要指标:
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 如果是阳性(+),说明是激素驱动型,可以用内分泌治疗(吃特效药),效果很好。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如果是阳性(+),说明是HER2过表达型,可以用靶向药(如赫赛汀),效果也非常好。
如果三者都是阴性(-),就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又会不同。
3. 组织学分级: 描述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相似程度(分化程度)。 grade1(高分化)预后较好,grade3(低分化)侵袭性较强。
浸润性 = 突破了围墙,有了扩散的可能,需要认真对待。
但它不是绝症,只是一个医学上的定义分类。
不要只看“浸润性”三个字,更要关注分期和分子分型,这两个才是决定怎么治、效果怎么样的关键。
下一步建议: 带着您的病理报告,和您的主治医生进行一次深入沟通。让他/她为您解读报告上的所有细节,并基于此为您讲解接下来的治疗计划和预期效果。
祝您或您的家人一切顺利,早日康复!
来源:肿瘤科主任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