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社镇人大代表、洛社镇妇联主席曹凌是孩子们眼中的“知心大姐姐”,引领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探索知识、收获快乐;是妇女同胞们心中的“贴心娘家人”,用温暖与智慧撑起妇女同胞们逐梦前行的一片天 。她以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为着力点,用满腔的热情,一步一个脚印,把党
洛社镇人大代表、洛社镇妇联主席曹凌是孩子们眼中的“知心大姐姐”,引领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探索知识、收获快乐;是妇女同胞们心中的“贴心娘家人”,用温暖与智慧撑起妇女同胞们逐梦前行的一片天 。她以为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为着力点,用满腔的热情,一步一个脚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妇女儿童的心坎上,以细腻的情感和坚毅的毅力,在人大代表的履职路上诠释“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用行动书写精彩篇章。
让孩子们茁壮成长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去了解民情民意,去关注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力争得到重视和解决。”在这种责任心的驱使下,曹凌积极参加镇人大组织的视察调研、接待群众等活动,从活动中去发现群众所关切的问题。“去年,我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以文化服务、环境空间为切入点,提出了大力推进儿童友好乡村建设的建议:乡村建设应围绕儿童游戏、运动、学习等需求,拓展和完善儿童活动空间和设施,结合湿地公园、口袋公园和公共体育设施改建,增设适儿化健身设施,满足乡村各年龄段儿童健康成长需求。”为此,曹凌积极奔走,将村委、学校、社会组织、乡贤等各界力量汇聚在一起,齐心协力推动特色乡村儿童友好项目的创建。在她的积极推动下,2024年5月,万马村儿童友好乡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项目的启动犹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活动中精心设置了“万马印象——湿地寻踪”“我眼中的大自然”“食育课堂——从土地到餐桌”三大环节,在寓乐于教中,让孩子们不仅沉浸式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儿童视角,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性意见,也让孩子们真切地发现乡村之美、自然之美。
谈及未来,曹凌眼中满是憧憬与坚定。她表示,将在乡村建设中持续融入儿童视角,不断挖掘乡村特色资源,积极探索“文旅+”的新模式,通过童眼、童言、童荐将乡村美丽风光、生态产业传播推荐出去。
让妇女维权有更多保障
“让妇女维权有更多保障”,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曹凌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她将妇女工作打造成一扇服务社会的窗口。在日常工作中,她坚持定期接待群众,耐心倾听她们的诉求,她深知,每一个诉求背后,都关乎着妇女同胞的切身权益。为给妇女维权开辟更广阔的路径,曹凌积极投身于构建功能完备的妇女维权服务平台,她主动与洛社法庭、司法所携手合作,开启了诉前委托调解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创新模式,累计接收婚姻家庭纠纷案件137 件,调解成功率达43%;建立反家暴工作机制,在洛社派出所设立的反家暴工作室,成功调解 3 起家暴案件;积极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组织开展与法官面对面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及诉源治理” 座谈会,围绕反家庭暴力法以及调解工作中遭遇的棘手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群众答疑解惑,提出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她还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利用三八维权周、家庭教育周、民法典宣传月、360 公益集市等契机,将普法宣传的触角深入到学校、企业、社区家庭的每一处角落。凭借这些努力,曹凌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妇女维权构建起了坚不可摧的保护伞,让每一位妇女都能从中感受到法律的庇护与关怀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有责任、有义务架起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曹凌如是说道。在闭会期间,她积极参与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详细听取群众意见,并及时将处理意见反馈给群众,做到事事有回音。凭借多年从事妇女儿童工作的经验,曹凌发现因家庭负担、自身技能局限、社会歧视等多重因素的女职工群体在就业市场上面临诸多困境。带着问题,她多次深入基层、相关部门走访调研,提出了《关于精准帮扶困难女职工就业的建议》。该建议聚焦于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以及推荐服务等方面,旨在全方位提升困难女职工的就业竞争力,助力她们在工作岗位上持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为破解女职工就业难题,2024年,曹凌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依托“品文芳苑”创业培训型妇女微家,精心组织开展育婴师、茶艺师、收纳师等技能培训课程,全年培训妇女250余人。她还积极牵线搭桥,与人社所等部门联合举办洛社镇“春风行动”招聘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2100多个,5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其中妇女达205余人,切实为下岗失业妇女以及困难妇女开辟了灵活多样的就业渠道,帮助她们成功实现再就业,为她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与曙光 。
“人大代表肩负的是责任,承载的是未来。”曹凌坚定地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好代表职责,持续关注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保护工作,为他们撑起一片权益得以充分保障的蓝天,奔赴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