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隆安县都结乡三乐村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矛盾调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以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榜样,她就是都结乡三乐村妇联主席许桂敏。
隆安县都结乡三乐村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矛盾调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以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成为了大家心中的榜样,她就是都结乡三乐村妇联主席许桂敏。
她是乡村建设的“领头雁”。她深知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当她看到村屯环境杂乱无章时,心中便燃起了改变的火焰。于是她四处奔走,积极动员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修建绿化带,她亲自规划布局,带领村民们翻土、播种、浇水,让原本荒芜的土地渐渐披上了绿装;修建垃圾场,她耐心地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组织大家共同出力,解决了垃圾随意堆放的难题;修建屯牌,她与工匠们反复商讨设计方案,力求展现出屯里的特色与文化底蕴。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屯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着屯里人口的增加,公共设施匮乏的问题日益凸显,许桂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决心为村民们解决这些难题。修建公厕时,她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克服了土地选址、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从设计图纸到施工建设,她都亲自参与,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确保公厕的质量和卫生条件。修建凉亭时,她充分考虑到村民们的休闲需求,选址在风景怡人、交通便利的地方。凉亭建成后,成为了村民们夏日乘凉、冬日晒太阳的好去处。在这里,村民们谈天说地,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许桂敏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为村民们打造了一个个温馨的公共空间。
许桂敏带领村民们修建公共厕所。
她是矛盾调处的“润滑剂”。矛盾调处是基层工作的一大难题,但许桂敏凭借着耐心和智慧,成为了村里的“和事佬”。村里的两户人家因为土地边界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差点动手,许桂敏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双方分开。她先安抚双方的情绪,等他们冷静下来后,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随后,她查阅了村里的土地登记资料,又找来当年参与土地划分的老人,一起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经过一番努力,终于确定了土地边界,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无论是邻里纠纷还是家庭矛盾,许桂敏总是不辞辛劳地奔波调解,她用自己的真诚和公正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尊重。
许桂敏为村民调解土地纠纷。
她是儿童成长的“守护者”。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活动场所,她整合资源,多方筹集资金,为儿童之家的滑滑梯盖上了铁皮棚,给儿童之家室内安装了电风扇。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新的游乐设施上嬉笑玩耍,她的脸上就会洋溢出幸福的笑容。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她还非常注重孩子们的精神文化培养。她定期带领屯里的儿童读诵经典,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她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陪伴留守儿童度过一个个欢乐的时光。在游戏中,她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用爱温暖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许桂敏带领儿童做手工。
她是妇女权益的“捍卫者”。2023年大年三十晚上10点钟,她接到罗女士的投诉电话,称其父亲家暴她。她在电话里耐心倾听罗女士的哭诉并安抚其情绪,整整两个钟头,罗女士的心情才平静下来。放下电话,她又拨通罗女士所在屯包片村干和一名妇联执委的电话,及时向他们了解情况,得知原来是罗女士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她口中所谓的“父亲家暴她”并非事实,随后又联系到罗女士的父亲协商将罗女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住院期间许桂敏一直保持与罗女士的父亲电话联系,关心罗女士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在罗女士康复出院后许桂敏亲自前往探望,看到罗女士重新回归正常生活才安心。无独有偶,村民农女士控诉其丈夫家暴,向她求助想要离婚。她先是安抚农女士的情绪,随后分别从法律、道德等多个角度出发与农女士及其丈夫进行沟通调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夫妻二人重归于好。她用自己的行动,让妇女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让她们相信,自己的权益是可以得到保护的。
她是家风建设的“践行者”。在家庭中,许桂敏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尊老爱幼。家公摔倒后,她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事情,立即将家公送往医院治疗。在医院里,她跑前跑后,悉心照顾家公的饮食起居,毫无怨言。她的行为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们,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了关爱长辈的重要性。中秋佳节,许桂敏和屯里的青年一起带领屯里的儿童给老人们送月饼、面条、猪肉等慰问品,通过这些慰问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尊老爱幼的种子。她用自己的言行,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村里树立良好的家风榜样。2023年,她被评为南宁市清廉家庭建设示范户和隆安县清廉家庭建设示范户。
中秋节许桂敏带领儿童入户慰问孤寡老人。
来源:隆安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