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天一到,咱老百姓的菜篮子里少不了大白菜。都说“百菜不如白菜”,尤其是秋分后的露地白菜,经霜一打,甜丝丝的口感能甩大棚菜几条街。但想种出棵棵包心紧实、能存到过年的秋白菜,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从选种到收获的全套“土办法”,新手跟着做,亩产轻松超
秋天一到,咱老百姓的菜篮子里少不了大白菜。都说“百菜不如白菜”,尤其是秋分后的露地白菜,经霜一打,甜丝丝的口感能甩大棚菜几条街。但想种出棵棵包心紧实、能存到过年的秋白菜,这里面的门道可不少。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从选种到收获的全套“土办法”,新手跟着做,亩产轻松超万斤。
要说秋天种白菜的好处,老辈人最有发言权。首先是品种“抗造”,像北京新三号、鲁白3号这些中晚熟品种,自带“金钟罩”——抗病毒病、霜霉病的能力比春夏白菜强一倍,哪怕秋雨连绵也不容易烂根。其次是产量惊人,一棵能长到七八斤,一家人种上20棵,整个冬天都不用买菜。最关键的是耐贮藏,小雪前收回家,在阳台堆着能放一个月,要是挖个地窖,裹上报纸能存到春节,炖肉、做酸菜照样新鲜。
和春白菜比,秋白菜还有个“隐藏优势”:营养翻番。秋分后昼夜温差大,白菜叶子里的糖分和维生素C疯狂积累,生吃脆甜,熟吃绵软,钙含量比牛奶还高,老人小孩冬天补钙全靠它。
现在超市里的白菜看着光鲜,可不少是“水催”出来的,芯松味淡。自己种的秋白菜就不一样了——省钱是肯定的,一斤种子才几块钱,能种半亩地,算下来比买菜便宜十倍;吃着放心,从下种到收获不打一滴农药(后面教你物理防虫法),洗干净直接生吃都没问题;还能当“传家宝”,收白菜时留几棵心,来年春天能抽薹开花收种子,真正实现“一颗白菜种三年”。
记得去年我邻居王大爷,种了两分地的青帮白菜,霜降后送给街坊四邻,大家都说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现在城里不少人种在阳台花盆里,虽然长得小,但摘几片叶子做汤,那股清甜味儿,超市买不到。
品种别瞎买:早熟品种(像小杂60)适合国庆节前吃,棵小包心快;中晚熟品种(北京新四号、丰抗85)才是冬储首选,一定要选叶片厚实、叶柄短的,这种包心紧。播种时间有讲究:北方立秋后7-10天播,南方能拖到白露前,但最晚别超过8月底,不然生长期不够,芯包不起来。去年我村老李贪晚播,结果白菜长到拳头大就上冻了,心疼得直拍大腿。
白菜是“大肚汉”,得给它吃足“营养餐”。前茬要是种过萝卜、油菜,这块地就别用了(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容易生病)。翻地时每亩撒5000斤腐熟的鸡粪或羊粪,再掺30斤过磷酸钙,耙平后起垄——高垄栽培是关键,垄高15厘米,宽25厘米,这样下雨不积水,还能让根扎得深。记住,垄向要顺着南北方向,叶子能晒到更多太阳。
直播、育苗都行,懒人推荐直播:在垄上开1厘米深的沟,种子撒匀,盖土后踩一脚(防止土松出苗不齐),浇透水。间苗要分三次:长出2片叶子时拔弱苗,留苗距5厘米;4片叶子时再拔一次,留15厘米;最后定苗,中晚熟品种株距保持50厘米,别舍不得,挤在一起谁都长不大。间下来的小苗别扔,开水焯一下凉拌,比菠菜还嫩。
浇水口诀:苗期“见干见湿”,2天浇一次小水;莲座期(叶子像莲花一样展开)“地皮发白就浇透”;包心期最关键,5天浇一次大水,不然叶子会卷边。施肥分四顿:提苗肥(3片叶时)撒10斤尿素;发棵肥(定苗后)沟施20斤复合肥;莲座肥(叶子封垄前)埋30斤尿素+15斤过磷酸钙;包心肥(结球时)冲20斤硝酸钾,这样喂出来的白菜,芯能占整棵的一半重。
三大病害要提防:病毒病(叶子皱巴巴)——提前用银灰色地膜盖垄,蚜虫就不敢来(蚜虫会传播病毒);霜霉病(叶子背面长白霉)——下雨后及时打烯酰吗啉;软腐病(菜帮烂成泥)——别大水漫灌,发病就把病株拔了,周围撒石灰。虫害用“土招”:挂黄板粘蚜虫,撒草木灰防菜青虫,实在不行就喷Bt杀虫剂(生物药,对人无害)。
小雪前3天收最合适,早了包心不紧实,晚了可能冻坏。收之前10天别浇水,把外叶扶起来用草绳捆住(像给白菜“穿裙子”),让阳光晒芯,这样更耐存。砍下来的白菜在地里晒3天,外叶蔫了再搬到地窖,根朝下码好,中间留通风道,隔半个月翻一次,烂叶子及时摘掉,这样存到过年都新鲜。
其实种白菜就像过日子,得用心伺候,才能有好收成。现在年轻人嫌麻烦,但看着从一粒种子长成大菜棵,那种成就感,买多少菜都换不来。今年秋天,不妨在院子角落或阳台花盆里种几棵,等冬天炖白菜时,咬一口自己种的菜,你就知道——这才是秋天该有的味道。
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转发给身边种地的朋友,咱们一起把秋白菜种得比超市卖的还棒!
来源:农人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