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江西女性”特开设“永远不能忘却”专栏,重温江西籍和在江西战斗、成长的其他省籍的抗日女杰,在抗战烽火中救亡图存、英勇无畏的感人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江西女性”特开设“永远不能忘却”专栏,重温江西籍和在江西战斗、成长的其他省籍的抗日女杰,在抗战烽火中救亡图存、英勇无畏的感人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一九〇五年生,广东台山人。一九二四年赴美留学,一九三一年回国,曾在燕京大学等校任教。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期间在江西从事抗日救亡妇女工作。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和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二〇一一年逝世。
走出象牙塔,奔赴抗日救亡阵地
1937 年,七七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雷洁琼在燕京大学执教已经6年,只要继续在燕大任教一年,就可得到去国外进修的机会,但此刻她想的不是个人的前途,而是祖国的命运。强烈的爱国心驱使她毅然离开燕京大学教学岗位,走出象牙塔,欣然接受江西省政府聘请,到南昌参加抗战救亡及妇女工作。
1937年12月,雷洁琼到达南昌,从事江西省妇女生活改进会领导工作,兼任南昌市伤兵管理处慰劳课课长,满怀信心地开始了为江西妇女运动奋斗的岁月。刚一上任,她就到病房去探视伤病员,了解他们的情况,嘘寒问暖,使每一名伤病员都感到很温暖。伤病员看到这位大学教授和蔼可亲,都愿和她说说心里话,听她讲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道理。
雷洁琼最关心的是宣传、组织江西妇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她运用在燕大教书时常用的两个硬功夫:凡事都要亲自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再提出具体措施;积极开拓宣传阵地,把正确的研究成果、思想观点和主张广泛传播到全社会,给人以启迪和引导。雷洁琼身体力行举办了六期妇女干部训练班,深入县乡发动群众参加抗日,其中第一、二期还担任班主任,主讲政治理论课。
1939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雷洁琼主持筹划的《江西妇女》月刊创刊,开拓了一个妇女宣传阵地,唤醒各界妇女为抗日救亡贡献力量。
走进乡野农村,发动妇女抗日救国
1939年6月,雷洁琼主持第二期妇女干部培训班。学员经过三个月的培训之后,全部分配到各县去实习。她自己也头戴斗笠,脚穿草鞋,到各县去调查研究,有时一天步行五六十里山路。
雷洁琼(左)在江西
雷洁琼先后走了19个县,对江西农村妇女状况做了全面考察,同时也宣传了抗日救国的道理。
江西省妇女生活改进会于1939年9月1日改组为江西省妇女指导处,妇女工作由社团负责转为政府机构负责,妇女工作有了固定的经费与人事编制。雷洁琼担任江西省妇女指导处督导室主任,负责督促、检查、推动各县妇女指导处工作。
自1939年至1942 年,在江西全省83个县中,有44个县建立了妇女工作基地,动员了10余万妇女参加抗战及文化教育活动,广大妇女逐渐觉醒起来,为抗战救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走向光明进步,做青年的良师益友
2001年,雷洁琼在《永远不息地追求进步》一文中饱含深情地写道:“我永远感念的是,当我正值青春年华欲有所为时,我接触并受到了像周恩来、邓颖超等杰出的共产党员的指导和关怀,他们影响着直到现在我的人生六七十年。”
在江西抗日救亡期间,雷洁琼和许多爱国青年合作共事,其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她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实行全民抗战路线,逐渐向共产党靠近,并在其影响下开展救亡工作。1938年5月,在庐山参加妇女谈话会时,雷洁琼听到邓颖超作的题为《关于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概况》的报告,对解放区妇女运动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共产党的钦敬和友谊。
1939年3月下旬,南昌沦陷前夕,雷洁琼随江西省妇女生活改进会驻南昌留守处撤退到吉安。4月中旬,周恩来到浙东抗战前线视察途经吉安,雷洁琼和一位青年同去周恩来的住处请教,周恩来向雷洁琼精辟地论述了毛泽东《论持久战》的观点,指出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光明前途。让她意外的是 , 第二天周恩来又来到江西妇女生活改进会吉安办事处回访,关切地询问了她们的生活和工作。这温暖的一刻永远地留在雷洁琼的记忆里。
雷洁琼在江西先后主办两期妇干班,共培训120人。结业后,学员都陆续分到江西各县妇女指导处工作,不少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相处当中,一些共产党员与雷洁琼成了知心朋友,彼此信任。
来源:江西妇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