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微山:传统文化在校园“回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16:33 1

摘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每周二下午2点,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总会传出阵阵清脆的诵读声。六年级学生马梓洋的书包里除了常规课本,还放着一本浅褐色封皮的《论语》——这是他在“传统文化专题课”上最常使用的读本。“刚开始觉得这些句子拗口又难懂”,他笑着说,“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每周二下午2点,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总会传出阵阵清脆的诵读声。六年级学生马梓洋的书包里除了常规课本,还放着一本浅褐色封皮的《论语》——这是他在“传统文化专题课”上最常使用的读本。“刚开始觉得这些句子拗口又难懂”,他笑着说,“但老师带我们组建合唱团、编排团体操,现在大家每周最期待的课就是传统文化课。”

在微山,各校依托深厚的孔孟文化底蕴,构建出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从《论语》的思辨启迪,再辅以“晨诵午写”“路背经典”等日常浸润计划,文化经典悄然融入孩子们的成长轨迹。“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马爱文拿起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说道。在这里,古筝叮咚、武术飒飒、剪纸生花……孩子们在手眼身法步中触摸文化内涵。

而在昭阳街道第一中学,舞狮课程真正“舞”出了名堂。体育场上,50多名学生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豆大的汗珠沁满额头。在团队配合下雄狮灵动矫捷,跳跃、上八凳、上头的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支“炫舞狮团”刚在2025年“狮舞齐鲁”大赛中与全国30多支队伍竞技,最终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精彩的演绎,先后斩获了6个一等奖。“看庙会舞狮是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舞狮队队长齐轩宇说,“每周5次的训练虽然辛苦,但是我们都乐在其中。高密度训练锤炼了我的体能,让我变得更开朗自信了。”舞狮队队长齐轩宇说。

为传承好舞狮非遗文化,学校把源于黄河流域富有民间特色的传统艺术舞龙舞狮、扎染、芦苇画与微山地域文化相融合,开发了舞龙舞狮主题单元课程“寻山探湖·采地青”,集文化传承与体育锻炼于一体,让学生领略龙狮文化中的创造与奉献精神。从基础动作教学到队形编排,从龙狮历史讲解到现代创新演绎,老师们以专业精准的教学,为同学们打开了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每一场演出都更具表现力和故事性。在3年的发展下,社团从初创时的10余人逐步发展壮大至50余人,表演形式也从最初的单纯舞龙、舞狮,逐步丰富为集龙舞、狮舞、锣鼓等多项元素于一体的综合型演出,频频亮相各大赛事活动,校园龙狮逐渐成为微山县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除此之外,微山更借助“行走的课堂”,带领学生走入曲阜、微山岛等地,在圣贤故里触摸礼乐文明,于湖光山色间读懂渔乡文化,在传统节气与重要节日,学校还通过组织诗词大赛、包粽子、做月饼等民俗体验活动,让传统不仅仅停留在书本,更成为可感知、可体验的生活记忆。

校园环境也成为“无声的教师”。教室、墙壁、橱窗悉数化身为“行走的宣传窗口”,李杜诗篇、伏羲传说悬挂于校园廊道,校园广播每日定时响起,经典诵读、历史故事轮番播出,传统以可听可看可触的方式,融入每刻校园生活。(周梦茹)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