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安全生产文库给大家介绍一款内容详实、实用性极强的《消防器最全知识讲解(45 页).pptx》。该 PPT 聚焦灭火器专题,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系统覆盖灭火器相关核心知识,是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的优质资料。摘要:今天,安全生产文库给大家介绍一款内容详实、实用性极强的《消防器最全知识讲解(45 页).pptx》。该 PPT 聚焦灭火器专题,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系统覆盖灭火器相关核心知识,是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的优质资料。
一、培训课件概述
(一)课件核心定位
这是一份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作的灭火器专题培训课件,以 PPT 形式呈现,共 45 页,围绕灭火器的全生命周期知识展开,旨在帮助使用者全面掌握灭火器的原理、分类、构造、使用及配置要求,提升消防安全实操与管理能力。
(二)课件适用范围
行业领域:适用于工业建筑(如工厂、仓库)、民用建筑(如商场、住宅、学校、医院)、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网吧、寺庙及地下场所等各类存在火灾风险的场景,也可用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等特殊区域的消防安全培训。
适用人群:包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消防安全巡查员、各场所工作人员(如商场员工、学校教职工、住宅物业人员)、消防培训讲师,以及需要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普通民众,尤其适合作为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定期消防安全演练的教学材料。
(三)课件内容框架
课件采用清晰的逻辑结构,以 “基本概念→发展历程→核心知识(分类、构造、灭火机理、配置要求、使用)” 为脉络,通过文字、图片、表格结合的方式,将复杂知识简化,便于理解和记忆,结尾还补充了灭火器报废标准,形成知识闭环。
二、培训课件具体内容
(一)基础概念与发展历程
灭火器基本概念:明确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由筒体、器头、喷嘴等部件组成,借助驱动压力可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用于扑灭初期火灾。
灭火器发展历程:梳理关键时间节点的技术突破,包括 1816 年英国出现的装水充压缩空气的圆桶、19 世纪中叶法国医生发明的手提式化学灭火器、1905 年俄国教授劳伦特研发的硫酸铝 + 碳酸氢钠的泡沫灭火器、1909 年纽约戴维森发明的四氯化碳灭火器,展现灭火器的技术演进过程。
(二)灭火器分类详解
课件从三大维度对灭火器进行分类,且明确命名方式以 “M” 开头:
按动力来源分类:分为储气瓶式和储压式两类。
按灭火剂分类:涵盖水基型(含清水、泡沫、水雾三种,由水、氟碳催渗剂等组成,氮气 / 二氧化碳为驱动气体)、干粉(氮气驱动,分 BC/ABC 类,含磷酸铵盐等成分)、二氧化碳(靠窒息和冷却作用灭火)、清洁气体(如 IG541、七氟丙烷,以气雾状射流喷出)四类。
按灭火类型分类:对应 A 类(固体物质火灾)、B 类(液体 / 可熔固体火灾)、C 类(气体火灾)、D 类(金属火灾)、E 类(电气火灾)、F 类(烹饪物火灾)六种火灾类型。
(三)灭火器构造解析
通过图文结合方式展示不同类型灭火器的结构:
手提式储压灭火器:包含1 - 压力计、2 - 压把、3 - 喷管、4 - 筒体、5 - 喷枪、6 - 保险销、7 - 提把七大部件,明确各部件功能。
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结构为1 - 提把、2 - 压把、3 - 橡胶柄、4 - 喷管、5 - 保险销、6 - 筒体,突出其无压力计的特点。
推车式灭火器:主要由1 - 支架、2 - 阀门、3 - 压力表、4 - 筒体、5 - 车架、6 - 喷管、7 - 固定机构构成,适用于较大火灾初期扑救。
(四)灭火器灭火机理
阐述四大灭火原理及对应灭火器的作用方式:
冷却灭火: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降低燃烧物温度,如水基型灭火器。
隔离灭火:将着火物体与周围可燃物隔离,因可燃物质缺失使燃烧停止。
窒息灭火:阻止空气流通或稀释空气,使燃烧物缺氧熄灭,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密度是空气 1.5 倍,1kg 液态可产生 0.5m³ 气体)、清洁气体灭火器。
抑制灭火:化学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终止燃烧链,如干粉灭火器(无机盐挥发性分解物结合燃烧自由基,粉末形成玻璃状覆盖层隔绝氧气)。
(五)灭火器配置要求
选型依据:需结合火灾种类(如 A 类用 ABC 干粉、水基型)、危险等级(工业按火灾危险性等划分,民用按人员密集度等划分)、灭火器效能与通用性、灭火剂污染程度、环境温度、使用人员体能,且同一场所选型≥2 种时需保证灭火剂相容。
适用对应表:明确不同火灾类型的适用灭火剂,如 D 类火灾用 D 类干粉(液态三甲基硼氧六环)、干沙等;E 类火灾(电压>600V 需断电)用二氧化碳、水基型水雾灭火器。
设置原则与要求:位置需明显、便于取用且不影响疏散,摆放稳固、铭牌朝外;手提式需放消防箱 / 托架 / 挂钩,顶部高度≤1.5m、底部≥0.08m;避免腐蚀潮湿环境及超出温度范围地点,遮挡处需设指示标识。
保护距离标准:A 类场所中,严重危险级手提式保护距 15m、推车式 30m;B/C 类场所严重危险级手提式 9m、推车式 18m。
数量配置标准:每个设置点数量 2-5 具;住宅楼每层公共部位>100㎡配 1 具 1A 手提式,100㎡住房配 1 具;A 类场所严重危险级单具最小配置 3A、单位保护面积 50㎡/A,B/C 类严重危险级单具 89B、单位保护面积 0.5㎡/B。
配置计算方法:通过公式计算最小需配灭火级别,通用公式 Q=K・S/U,特殊场所(歌舞娱乐等)Q1=1.3K・S/U(K 为修正系数,如设消火栓和灭火系统时 K=0.5);每个设置点需配级别 Qe=Q/N(N 为设置点数),且实配需≥计算值,最不利点需在保护范围内。
(六)灭火器使用与报废
使用步骤(以干粉为例):①颠倒瓶体使干粉松动;②除掉铅封、拔掉保险销;③左手握喷管;④右手提压把到着火点;⑤距火焰 2 米处压下压把,左右扫射覆盖燃烧区直至灭火。
使用注意事项:需站在上 / 侧风口;二氧化碳钢瓶避免接触人体以防冻伤;桶底不能对人以防炸伤。
报废标准:明确不同类型灭火器报废期限(如手提式清水 6 年、二氧化碳 12 年);且筒体水压试验不合格、严重锈蚀(锈蚀≥1/3)、结构不合理、无生产信息等情况必须报废,禁止补焊。
三、预期学习效果
(一)知识掌握层面
能准确区分灭火器的动力来源、灭火剂、灭火类型三大分类维度,明确不同类型灭火器的适用场景,如面对电气火灾能快速判断选用二氧化碳或水基型水雾灭火器,避免用错类型导致危险。
熟悉手提式、推车式等不同灭火器的构造及各部件功能,能通过压力计、铭牌等快速检查灭火器是否正常,如发现压力异常、保险销缺失等问题可及时处理。
理解冷却、隔离、窒息、抑制四大灭火机理,清楚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正确使用和配置奠定理论基础。
(二)实操应用层面
掌握灭火器的规范使用流程,面对初期火灾能按 “提、拔、握、压、扫” 步骤快速操作,有效扑灭火灾,如商场员工遇 B 类液体火灾,能正确使用 ABC 干粉灭火器控制火势。
具备灭火器配置方案的基础设计能力,能结合场所的火灾类型、危险等级,计算所需灭火器的数量、类型及设置点,如工厂安全员可根据车间面积和危险等级,确定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配置数量和摆放位置。
懂得灭火器的日常维护与报废判断,能定期检查灭火器的状态(如位置、压力、锈蚀情况),在达到报废期限或出现故障时,及时申请更换,避免使用失效灭火器。
(三)安全意识层面
提升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知,明确灭火器是初期火灾扑救的关键工具,增强主动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的意识,减少麻痹大意心理。
培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的安全思维,不仅关注灭火器的使用,更重视配置的合理性和日常维护,从源头降低火灾风险,如住宅物业人员会主动检查公共区域灭火器是否完好,确保突发情况能正常使用。
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企业管理人员可依据课件知识制定本单位的灭火器培训、演练计划,提升整体团队的消防安全水平,为场所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安全人之家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