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仍震乐坛,《波西米亚狂想曲》传新声,巴黎快闪获千万点赞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17:49 1

摘要:近来,一段发生在法国巴黎街头的视频迅速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走红。

近来,一段发生在法国巴黎街头的视频迅速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走红。

视频中,30名乐手临时集结,在街头快闪演奏英国皇后乐队(Queen)传奇歌曲《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这段视频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超过1100万点赞,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与讨论。

不少人疑问,它的流行究竟只是一次怀旧消费,还是某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情感共鸣?

在1975年,皇后乐队回到位于英国威尔士蒙茅斯郊外的Rockfield Studios录音棚,开始他们新专辑的录制工作。

乐队主唱Freddie Mercury在一架老钢琴前,写下了这首被他最初称为《Freddie’s Thing》的作品。

这首歌的结构在当时并不被主流市场看好。

开头是抒情慢板,接着进入歌剧式的桥段,最后又转为硬摇滚。

没有副歌,没有重复段落,长度接近六分钟,几乎违反了当时电台播放的所有“商业逻辑”。

但正是这种“不合时宜”,让它变得无法复制。

Rockfield Studios的创始人Kingsley Ward曾亲眼见证Mercury在录音棚中创作这首曲子。

他回忆说:“那段吉他独奏我永远不会忘。”

Brian May的独奏并不以炫技取胜,却将整首歌的情绪推向高潮,成为这首作品最具标志性的部分之一。

今年巴黎街头的快闪演奏发起人是法国钢琴家Julien Cohen。

他曾多次组织类似街头音乐项目,目的就是将经典音乐带回公共空间。

这一次,他选择了《波西米亚狂想曲》。

参与演奏的年轻吉他手Olly Pearson表示,

他从小听父亲播放皇后乐队的唱片,对Brian May的吉他风格非常熟悉。

这次快闪演出中,他几乎完美还原了原曲中的吉他独奏。

这说明,《波西米亚狂想曲》并非只属于老一辈人。

它已经通过家庭、社交平台和公共演出,被新一代音乐人接纳和理解。

Rockfield Studios由Kingsley和弟弟Charles Ward在1960年创办。

没有当时伦敦大厂的资源,让Rockfield给了音乐人极大的创作自由。

1970年,奥兹·奥斯本也曾带着黑色安息日来这里录音。

他回忆说:“我们声音很大,但只有Rockfield愿意让我们放肆。”

正是在这种“非工业化”的环境下,《波西米亚狂想曲》才得以完整诞生。

自由、安静、远离干扰,是Mercury在这里写下那一连串非线性旋律的重要背景。

在过去几十年里,无数音乐奖项、纪录片、传记电影、纪念演出,不断强化它的“传奇光环”。

有人提出,这种文化记忆是否已经脱离了作品本身?

但回到今天的巴黎街头,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答案。

不是因为它是皇后乐队的作品才被尊重,

而是因为它本身就能够在嘈杂的街头让人驻足,能够让孩子跟着合唱,也能让乐手演奏时热泪盈眶。

当一首歌让人不由自主地停下来专注聆听时,它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五十年后,《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旋律依然在世界不同角落响起,不是因为它被历史记住,而是因为它还在被人演奏、被人感受、被人传唱。

它就是一首歌,一首真正打动人心的歌。

来源:妇产科医生小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