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慢阻肺恶化的因素:吸烟仅排第3,排第1的,多数人戒不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17:55 2

摘要:确实,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点没错,但这并不是全部。真正接触过这个病的人都知道,有些人明明早就戒烟了,甚至从没抽过,结果还是被确诊了慢阻肺,甚至一检查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

很多人听到慢阻肺,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抽烟抽出来的”

确实,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点没错,但这并不是全部。真正接触过这个病的人都知道,有些人明明早就戒烟了,甚至从没抽过,结果还是被确诊了慢阻肺,甚至一检查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

这个病最难的地方,不是它有多复杂,而是它发展特别慢,平时没啥明显症状,就像一点点漏气的轮胎,直到彻底撑不住才发现原来已经是不可逆的肺损伤。

更麻烦的是,慢阻肺不是单纯一个肺的问题,而是整个呼吸系统都在慢慢失去原本的功能。

它的医学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顾名思义,就是肺部的气道出现了长期的阻塞和损伤,气流出不去,氧气进不来,最终导致人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严重时连走几步路都觉得喘。

这种病说是慢性,其实也可能在某些诱因刺激下突然恶化,变成急性加重,住院、插管、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并不少见。

可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导致慢阻肺恶化的因素,吸烟其实排在第三的位置,不是最严重的。

说白了,影响慢阻肺病情进展的事情有很多,而排在前面的两个因素,反而是大多数人平时最容易忽视的,甚至连医生提醒了也做不到。尤其是那个排第一的因素,几乎多数人都戒不掉,但它对慢阻肺的伤害,比吸烟还狠。

这个第一名,其实就是情绪问题。也就是长期的焦虑、抑郁、烦躁、压抑、易怒这种情绪状态,对慢阻肺患者的身体打击特别大。

不是说情绪不好就一定会得慢阻肺,而是已经患病的人,如果经常处在这种情绪波动大、心理状态低落的状态下,病情会发展的特别快。

因为呼吸这个事情,本身就是身体和情绪联动最紧密的一个环节。

人一紧张、一生气、一下子急了,呼吸节奏就会变快,气道会收缩,氧气摄入减少,二氧化碳排不出去,整个人就会感觉喘不上气,心率也跟着乱了。

这种情况对一个健康人来说,可能休息一下就缓过来了,但对慢阻肺患者来说,可能就是一次明显的加重,甚至要送急诊。

更别说那些本身就对生活没信心的人,整天担心自己的病会不会恶化,吃药也没信心、治疗也配合不好,这种“被焦虑包围”的状态,本身就会让免疫力下降,睡眠变差,身体恢复能力变慢。

一项发表于《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的研究指出,慢阻肺患者中伴随中重度抑郁情绪的人群,其病情加重住院率比情绪稳定者高出52%,而且死亡风险也提高了近40%。

这个数据放在别的疾病里可能没那么明显,但在慢阻肺这个病里,已经是非常值得警惕的事了。

医生能开的药只能控制症状,但要是真想让病情稳定下来,患者本人的情绪状态才是最底层的基础。

再来看第二个经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反复的感染控制不住。

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比如感冒、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甚至一次简单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如果不及时控制,对慢阻肺患者来说就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因为这些感染会让气道黏膜发炎、充血、分泌物增多,原本已经不太通畅的气道就更堵了,咳痰、喘息、气促这些症状会加剧,而且恢复起来特别慢。

有时候一次小感冒,别人三四天就好,慢阻肺患者可能得折腾三四周,甚至留下后遗症。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一再强调,慢阻肺人群一定要尽量避免感染,换季的时候戴口罩、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这些都不是小题大做,而是保护呼吸道的基本操作。

根据中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90%以上的病情急剧加重,都和呼吸道感染有关。

而且大多数患者在感染初期并没有足够的警觉,咳嗽咳痰多了也觉得“等等就好”,结果拖着拖着变成了肺部炎症,发展到需要住院治疗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尤其是那些本身免疫力就不太好的老人,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可能比年轻人更剧烈,气道恢复能力也更差,所以一旦感染反复发生,慢阻肺的恶化速度就会加快。

至于吸烟,虽然排在第三,但依然是非常明确的风险因素,这个不能否认。

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烟雾中的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都会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使气道结构逐渐变形、纤毛功能下降,痰液排不出去、垃圾清不干净,慢慢地就造成了气道的慢性炎症和结构性改变。

吸烟时间越久,气道损伤越明显。一些数据也很直接表明,超过80%的慢阻肺患者有长期吸烟史,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但问题是,有的人明知道自己病了,还是不戒烟,甚至骗自己说“反正都病了,抽不抽也没差”,这其实是最糟糕的思维方式。

而在吸烟之外,还有几个容易被忽略但也在加速慢阻肺恶化的因素,比如空气污染、室内油烟、厨房通风差、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下,甚至天气变化剧烈时不注意防护,这些都会让本来已经脆弱的肺功能变得更差。

有研究指出,冬季气温突然下降时,慢阻肺患者的急诊就诊人数会迅速上升,说明气候对这个病影响也不小。

还有一点是服药不规范,医生开的药不按时吃,气短的时候才想到吸一口,平时觉得没事就停药,这种断断续续的用药方式,效果自然不好。

总的来说,慢阻肺这个病,从确诊到发展其实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一旦恶化了,想回头就很难。

所以在早期把握住节奏非常重要。不是说一定要靠药物撑一辈子,而是要知道有哪些因素在悄悄拖累身体。

如果只是盯着吸烟一个事不放,却忽视了情绪管理、感染预防和生活细节的调整,那等于忽略了最关键的根本。情绪不好、感染频发、吸烟不断,这三个加起来,就是慢阻肺病情发展的“三把火”。

在笔者看来,真正把慢阻肺控制住的那类人,不是药吃得最多的,也不是整天住院检查的,而是那些把生活细节做得特别扎实的人。

知道自己不能情绪起伏太大,就学会自我调节;知道气温变化对身体有影响,就随身带好口罩和衣物;知道一感冒就容易恶化,就定期打疫苗、备好药;知道吸烟有害,也下定决心戒掉。这些事看起来琐碎,但一点点坚持下来,才是让病情不再继续发展的关键。

[1]李平阳.慢阻肺合并衰弱的影响因素及衰弱的轨迹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4.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