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做买卖总得有点本钱,义乌人发现这片土地的红土虽然种庄稼不行,但却特别适合种甘蔗!于是就靠熬红糖做出了自己的特产——红糖饼。
近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在海外,中国生产的文具新品深受青睐。
在经济下行期间,
义乌文具出口同比增长高达12.3%。
这数字的背后——
是义乌小商品
正以一种无声却有力的方式
“包抄”全球市场。
“义乌制造”,再次提速...
从“鸡毛换糖”变身“世界超市”
义乌这个地方以前人多地少,还处在金衢盆地里头,土质是又黏又贫瘠的黄红壤,种庄稼长不好。
既然土地养不活人,老百姓就只能想办法做点小买卖谋生。
可是做买卖总得有点本钱,义乌人发现这片土地的红土虽然种庄稼不行,但却特别适合种甘蔗!于是就靠熬红糖做出了自己的特产——红糖饼。
1978年6月,一位肩挑货郎担的敲糖人
最早的时候,农民们就是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用糖饼去换别人家的鸡毛、鸭毛、废铜烂铁。收来的毛呢,好的部分拿来做鸡毛掸子,差的就撒到地里当肥料。慢慢地,他们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样,不再只是糖饼,针线杂货什么都收、什么都卖。
就这样,一点一点,义乌从最初“鸡毛换糖”的苦日子,一步步闯成了今天“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从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业小县,逆袭成了全国经济强市、全世界的小商品之都。
老外也在Ins上晒去义乌的旅游图
对义乌花式“表白”
老外“进货式旅游”,边玩边买
当传统旅游还在“打卡拍照、发朋友圈”时,有一批外国客商早已玩起了更硬核的——“进货式旅游”。他们拖着空箱子来,塞满旅游箱走;原本只是来看个新奇,结果逛着逛着,就签下几个订单。
外国商人正在沟通与试用新产品
一位海外买家的真实心声:“不用非得去广州,也不用非得去上海!想在中国采购商品,那来义乌就对了!这里就是义乌——拥有超过200万种商品。想找玩具、饰品或相框?到一区看看!需要管件、钟表或小家电?试试二区!想要化妆品、纽扣、拉链或办公用品?逛逛三区!无论你要什么产品,这里都是应有尽有!”
一位来自阿拉伯的采购商边举着手机拍摄边说:“我们总听说中国是“世界工厂”,但这一次,我亲自来到了这里——中国义乌。你们可能也从小就听说,中国的工厂如何为全球生产商品,而今天,我想带你们亲眼看看真实的样子。准确地说,这里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种“劳工市场”,而更像一个巨大的全球商品源头。你曾在百货商场、Instagram 或是 Facebook 广告上见到过的那些商品——几乎都有可能出自这栋楼。没错,就是我身后这座位于中国的建筑。”
玩转AI:义乌的三十六种语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来到这里采购,语言,一度成为沟通的壁垒——直到AI翻译和直播技术的深度融合,彻底打开了新的可能。
如今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位义乌商家正举着手机,用流利的中文介绍着一款新产品。而在屏幕另一端,客户就能实时接收着AI同步转换的其他语种版本——同一条视频,无需后期,实时切换多达36种语言。义乌借助科技,让世界没有难做的生意。
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家商铺内,
商户展示AI应用中的多语种视频。
压力给到义乌!
如今,网络上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喊话文学”:每当有网友晒出某款设计独特、造型吸睛的玩具,入手难度大,评论区总会出现这样的声音——“给义乌一点时间!”
就拿今年爆火的“AI秒变毛绒玩具”来说,央视军事晒出一组“霸气装备秒变超萌玩偶”的视频,瞬间萌翻全网。
网友们一边被可爱到捂住胸口,一边纷纷在评论区刷起那句经典调侃:“压力给到义乌了!”
这看似玩笑的调侃,背后其实是广大消费者对“义乌制造”的高度认可和信任。
当然,不止“义乌速度”惊人,还有另一个震撼世界的“中国速度”代表——那就是中国高铁。
坐着高铁去义乌采购
当越来越多的外国客商选择搭乘高铁前往义乌,这一路,成了他们感受“中国速度”的第一站。车窗外的风景飞速流转,车厢内不时传来声声惊叹——“Oh my god!”
义乌的小商品琳琅满目
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从几毛钱的创意纽扣到科技感十足的智能家居,从节日装饰到潮流玩具,层层铺开、应有尽有。高铁的速度让他们惊讶,义乌的货源让他们眼花。
中国高铁以多项世界瞩目的奇迹,正深刻改变现代出行方式,彰显着中国人民勤勉与创新的非凡智慧。
中国高铁的发展是现代化交通建设的重大成就。以往春节期间,许多人因火车拥挤、车速缓慢而面临“一票难求”和长途颠簸的困扰。随着高速铁路的开通,旅程时间大幅缩短,乘车舒适度显著提升,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50公里,采用流线型设计,配备先进设施,为乘客提供平稳、安静的乘坐体验。这一交通方式不仅极大便利了民众节假日返乡,也体现了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
中国高铁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经历了数十年的努力,如今已成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系统,并具备国际合作与输出能力。高铁网络的持续扩展将进一步优化全国交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On the CRH's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idea was born when Deng Xiaoping visited Japan30 years ago and rode on the world's first bullet train-the Hikari line of the Shinkan- sen.
At that time, China only had steam trains that crawled at a mere 40kph. Chines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began their quest to build China's own“Shinkansen.”With the government's support, and learning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endless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railroad engineers finally swept aside all obstacles and made the CRH a reality, With its safety,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the CRH trains have transformed the way people travel. The CRH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 in technology, quality, total mileage and speed. Today, China is already exporting high-speed-train technology that arouses the admiration even of developed countries.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提高级)》:
像风一样快的高铁
这就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实力!
也难怪那么多外国网友
都忍不住来直播、打卡。
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快”、“好”,
更是一个国家脚踏实地、
全力奔跑的样子。
我们,靠的不是运气,
而是实打实的努力
和越来越强的创新能力!
你是否在国外遇到过哪些意想不到的‘中国制造’?
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吧!
来源:CHN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