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稹:锚定时间的答案,从北大光华出发,十年后再归于此丨光华新师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6 18:31 1

摘要:对于吕元稹来说,北大光华会计硕士两年的学习时间至关重要,因为在这里他找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与毕生追求。彼时,中国的债券市场正蓬勃发展,但相关的学术研究方兴未艾。吕元稹在导师的带领下,踏入了固定收益证券和价值投资领域,也激发了他对会计领域宏微观方向研究的兴趣。

ABOUT AUTUMN

2014年,吕元稹与光华结缘

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会计学硕士专业就读

2024年,他回到光华

成为北大光华会计学系助理教授

这十年,也是他

寻找、发现和坚守价值的过程

在吕元稹看来

回归光华,是最好的选择

是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初心使然

能够把自己的学术研究

与时代实践紧密结合

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北大光华打下人生基石

对于吕元稹来说,北大光华会计硕士两年的学习时间至关重要,因为在这里他找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与毕生追求。彼时,中国的债券市场正蓬勃发展,但相关的学术研究方兴未艾。吕元稹在导师的带领下,踏入了固定收益证券和价值投资领域,也激发了他对会计领域宏微观方向研究的兴趣。

“老师提到的价格=价值+投资者情绪的微视频,举了船进港下锚的故事——价值是锚,情绪是风,资产是船。投资如此,人生亦然。二十多岁的年纪我们都在找自己的价值是什么,而什么能随同我们穿越后数十载的风风雨雨。” 吕元稹在随笔中写道。

这种平静且深入思考的状态,使吕元稹认识到价值投资不仅仅是一种投资策略,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能让人透过短期波动,看清长期趋势。

课堂学习之外,吕元稹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与同学一起撰写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思维碰撞,共同攻克难题。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吕元稹的学术能力,还让他感受到团队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光华的学习经历,让吕元稹对学术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他日后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

在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同时,吕元稹也在国内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积累实践经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便是他在光华学习时逐渐形成的。这种独特的视角,使他能够从不同层面剖析经济现象,挖掘其中的内在联系。

吕元稹的毕业论文,主要探讨了企业的存货调整行为是否能反映未来经济变化(进而对未来经济进行预测),而这些存货调整行为尚未被宏观分析师及数据统计部门捕捉到。简而言之,就是看企业的行为在宏观上有什么样的作用。

也是在光华读书期间,吕元稹开始跟随北大的一位老师学习太极拳,每天早上在俄文楼前的银杏树下打太极拳。在动静之间寻找内心的平衡,太极拳也成为吕元稹在光华生活的独特记忆,并持续至今,坚持了十年之久。

“太极拳是一种整合和专注,能让一个人的思绪、身心安静下来。而且它看似纷繁复杂,但每天学一招一式,通过积累就能达到挺好的水平了。这就好比理论模型,初看时复杂无比,日积月累反复推敲其实也就没有那么难了。”吕元稹说。

对学术研究要有热爱与专注

2019年,吕元稹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读博,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会计领域的宏微观研究、会计信息在固定收益市场的运用等。五年的博士生涯,吕元稹专注于学术研究,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逐步夯实自己的学术基础。

早在光华期间,吕元稹就一直在研究宏观和微观经济相结合的课题,探索微观层面的行为如何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或是如何在宏观经济指标中得到体现,目前他仍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此外,他还关注固定收益证券领域,专注于中国债券市场研究,这是他的另一研究重点。

而伴随着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吕元稹也在探索创新领域:未来十几年,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培养创新的制度环境,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正在研究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位置以及这一位置如何影响企业的行为,并且什么会影响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位置。

“在国外读博期间,我不光会去上会计类的课程,也会去上金融类课程,与老师们讨论各类问题。回顾博士这五年,我感觉它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在这段时期,我开始探索怎么去做研究、怎么去思考问题,然后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道路。”吕元稹说。

在吕元稹看来,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就是热爱与专注。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位成功的学者,无不投身于热爱的领域,持续而专注地进行思考与研究。“此外,要有一个较为宽松的自由探索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太多的push,也没有太多的deadline,可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自由地探索。”

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吕元稹认为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和实证的结合,每日一点一滴地将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用热爱与专注去实践,每一年再看上一年才会有恍然另一重山的感觉。

“如果没有数据的支撑或者对数据的分析,你很难发现一些新的现象;但假如没有一些理论上的思考,有时候也无法解读那些观察到的新现象,也看不到更深层次的影响,以及现象产生的机理。所以,要讲求理论与实证的结合,实证让理论更有生命力,理论让实证更有洞察力,这就好比两条腿走路,只有两条腿都强壮了才能在研究中走得更远。”吕元稹说。

经过五年的学术耕耘,收获丰硕的吕元稹选择再次出发:回到祖国、回到母校。在吕元稹看来,这个选择不仅是出于对母校的眷恋,更是作为一名社会科学的研究学者希望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社会价值的初心使然。他希望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时代实践紧密结合,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回归光华,是十年时光的最好回响。

“敢当”精神,与光华学子一起穿越周期

回到光华后,吕元稹要给金融硕士项目的学生教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他希望成为学生与学界、业界之间的桥梁,将复杂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相结合,以通俗化和结构化的方式传递给同学们。

“我认为会计其实是一种很神奇的信息归纳方式。会计学归纳信息的方法,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一边告诉你从哪里来,一边告诉你到哪里去。利用会计这套系统,能够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去归集信息,包括政府、企业以及整个社会,都可以通过会计的体系去建构,它提供了理解组织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吕元稹说。

对于光华的学生们,吕元稹希望大家能够领悟价值投资所倡导的——每个人都要学会敬畏时间,不要受情绪波动和短期因素的干扰,要找到最重要的、穿越周期的事情,找到价值所在,并为之不断努力,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可持续幸福的人生。“你要有足够的专注,要足够沉下心来,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起码要经历过一轮周期,最后才能看到你做的东西是否经得起检验。”吕元稹说。

而这也是吕元稹一直以来所信奉与坚持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他看来,价值投资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不断学习,理性生活,去学习这个世界中的一些新现象,并且运用自己的知识去生活下去。

“我很享受上课的过程。同学们有时候能够给我一些很新颖的角度和观点,去帮自己重新去看待讲课中的一些问题。我觉得讲课不仅仅是单方向传输知识的过程,也是刺激自己不断学习,从学生中学到知识的一个过程。”吕元稹说。

在吕元稹看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为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视角多了解一个领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自己了解的这些知识,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会催生一些新的想法,能够帮自己更深层次地去认识问题。教学相长,不外如是。

在对话的结尾,再谈起回光华工作,吕元稹坦言:“回到这里,我觉得就跟回家一样,所有的东西都很熟悉,包括老师、课程以及环境。光华也正逐步迈入世界一流商学院行列,回到光华,做一些确确实实能够被社会认可、能够帮助社会的研究,这是我的荣幸。如果说回国任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那可能就是当年光华赋予自己的敢当精神。”

在吕元稹眼中,学院老楼前的敢当石,很精准地概括了光华的精神,那就是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作为中国商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光华“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的学院使命与社会紧密结合,而作为光华的老师,做的事情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还应当对于中国经济有更多深入和独特的思考,对社会有所贡献。十年后再回光华的吕元稹,正像每一位光华的老师一样,在践行这一点。

吕元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助理教授,本科和硕士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会计领域的宏微观研究、会计信息在固定收益市场的运用等,并聚焦于探索会计信息中所体现的微观企业行为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权威期刊。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