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一张口先想此地话,现在张嘴就是普通话!”东河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刚下课,沙尔沁镇村民王美桃就被邻居拉着去直播间卖葡萄,“过去一句‘甜得齁喉咙’把网友吓跑,现在用普通话说‘糖分高达68%,入口即化’,在线人数瞬间从50涨到300!”伴随着她爽朗的
“以前一张口先想此地话,现在张嘴就是普通话!”东河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刚下课,沙尔沁镇村民王美桃就被邻居拉着去直播间卖葡萄,“过去一句‘甜得齁喉咙’把网友吓跑,现在用普通话说‘糖分高达68%,入口即化’,在线人数瞬间从50涨到300!”伴随着她爽朗的笑声,上百斤葡萄两分钟抢光。王美桃的普通话是“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班结业的“成绩单”,也是今年东河区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最鲜活的注脚。
近年来,东河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下沉基层,服务农村牧区,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独特作用,定期对青壮年农牧民、乡镇干部开展普通话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紧密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培训内容从普通话语音知识、汉语拼音认读、普通话口语技能训练,到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等方面,全面提升农牧民的语言应用能力,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经过层层选拔,包头市第十中学《书写青春华章》、包头市第二中学《匆匆》诵读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16名身着各民族服饰的“小演员”将代表内蒙古赛区向全国大赛发起冲击……夯实学校阵地,通过参与、举办竞赛活动真正实现以赛促练、以练促用,清脆悦耳的齐诵声让“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成为秋日东河最热的“文明标签”。
“一口普通话,一颗中国心——同学们,跟我一起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如今,在东河区的校园里,“晨读经典”“汉字书写日”等活动已蔚然成风,赛事经验正转化为日常教学实践,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东河区打出的一系列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组合拳,换来一份份滚烫的“推普答卷”好成绩——普通话普及率从上年的85.7%提升至现在的91.4%,全区专任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二级乙等达标率100%,群众办事满意度持续提升,暖人心窝的获得感成倍增强。
不仅如此,东河区还创新性地采用“小手拉大手”推广模式,在推普周活动中由小学红领巾讲解员们深入乡镇、村,给家长们带来展示中国语言文字之美的朗诵表演,通过孩子影响家庭,并带动乡村人员养成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好习惯,这种模式也形成了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普通话协同推广模式,同步增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感。
从“方言土语”到“字正腔圆”,从“北疆小镇”到“数字声场”,东河区正以语言为桥,让各族群众在同心同语中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澎湃动能。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