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文明办“家风好故事”征集活动入选作品展播(20期):以家风育英才 用爱心筑未来——小庄镇尚宅村 刘国艳家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6 19:14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盐山县自2016年至今,持续10年开展家风家训建设工作,弘扬好家风、促进好民风、涵养好社风、形成好县风,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好的家风不仅影响后世子女,也影响一个地域的社会风气;家训家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盐山县自2016年至今,持续10年开展家风家训建设工作,弘扬好家风、促进好民风、涵养好社风、形成好县风,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2025年,盐山县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家风家训建设工作,广泛发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征集在励志为学、孝道积善、勤俭修业、宽容养心、戒私守法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家风好故事。即日起,我们将陆续展播部分优秀家风故事,以典范的力量,带动营造德润万家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引导盐山广大普通家庭在传承中升华,赋予新时期百姓家风更多的内涵,进而转化为支撑家庭前进、社会发展的强劲动能。

以家风育英才 用爱心筑未来

小庄镇尚宅村 刘国艳家庭

在河北省小庄镇尚宅村,刘国艳一家用平凡生活中的坚守与传承,诠释了“耕读传家”的深刻内涵。在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女儿考入清华大学并成为高校教师,儿子考入山东大学后进入企业工作,而支撑起这一切的,正是两代人扎根乡土、重视教育的朴素信念。

刘国艳的父母是乡村教师,在尚宅村小学任教近四十年,虽然未给子女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产,却将“读书明理”的家风深植后辈心中。老两口退休后,主动承担起孙辈的启蒙教育,凭着教师特有的耐心与细致,悉心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家里陈设虽然简单,书架上却摆满了各类书籍,墙上贴着诗词字画,就连吃饭时,一家人也常讨论历史故事、科学常识。正是这样潜移默化的文化浸润,让两个孩子从小就对知识怀揣着炽热的渴望。

刘国艳和妻子经营着一家代理门市,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俩起早贪黑,努力工作。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们始终把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刘国艳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尤为重要。他和妻子以身作则,用勤劳和善良影响着孩子。

在祖辈与父母的共同培育下,女儿自幼展现出过人禀赋。从村小到镇中学,她始终保持着清晨诵读、睡前整理错题的习惯,用过的练习本摞起来超过成人身高。考入清华大学后,她选择扎根科研,博士毕业后成为高校教师,将家族的教育理念带入大学讲堂。儿子在山东大学就读期间积极参与实践项目,毕业后凭借踏实肯学的劲头和扎实的专业能力进入企业技术部门,成为团队骨干。

刘国艳家庭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蕴含着深刻的育人智慧:祖辈以身作则传递文化火种,父母用双手托举子女未来,后辈以勤勉回报家庭期待。这种三代人接力的教育传承,打破了“寒门难出贵子”的偏见,彰显了家庭教育润物无声的力量。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优良家风不需要华丽的口号,而是将重视教育、崇尚知识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在点滴坚持中为子女铺就成长之路。这样的家庭,正是乡村振兴中最坚实的精神基石。

刘国艳一家,用淳朴的家风和深厚的教育理念,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教育传奇,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风如灯,照亮未来”的深刻内涵,为尚宅村乃至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像刘国艳这样的家庭,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营造文明和谐、互助友爱的乡村新风尚。刘国艳的家风故事,将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家庭、关注教育,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贡献力量。

来源:晨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