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为什么又被尊称为未来佛?五台山得道高僧一语道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6 23:08 8

摘要:民国十七年秋,晋源祥绸缎庄的后堂里,掌柜王怀安把一匣用蓝布裹着的东西推到陈敬之面前。“敬之,这趟五台山,只能拜托你了。” 王怀安的声音压得很低,窗外传来街上小贩的吆喝声,还有远处军阀部队行军的脚步声,“这里面是几斤上好的春茶,我托人从北平琉璃厂寻来的,送给五台

民国十七年秋,晋源祥绸缎庄的后堂里,掌柜王怀安把一匣用蓝布裹着的东西推到陈敬之面前。“敬之,这趟五台山,只能拜托你了。” 王怀安的声音压得很低,窗外传来街上小贩的吆喝声,还有远处军阀部队行军的脚步声,“这里面是几斤上好的春茶,我托人从北平琉璃厂寻来的,送给五台山广济寺妙尘法师,也算是了却我多年的心愿。”

“掌柜,您放心,我一定把东西安全送到。” 陈敬之挺直脊背,语气坚定。离开小镇,往广济寺方向走,路越来越偏,两边都是树林和山坡,很少能见到人家。陈敬之握紧了手里的缰绳,眼睛警惕地看着四周,耳朵也竖了起来,生怕听到什么动静。

只见前面的路上忽然出现了三个黑影,挡住了去路。陈敬之心里一紧,连忙停下驴车,想掉头往回走,却发现后面也有两个黑影走了过来,把他的退路堵住了。

陈敬之只觉后颈一凉,那触感不是刀刃,倒像是生锈的铁尺贴在皮肤上。他刚把包袱揣进怀里,还没来得及攥紧,手腕就被人反剪过去,粗麻绳勒得骨节生疼。​

“老实点!” 劫匪的声音裹着风沙,听不出年纪。陈敬之余光扫到三个黑影,都戴着破毡帽,帽檐压得极低,只有握着木棍的手露在外面,指缝里嵌着泥垢。驴车还在原地打转,辕马打响鼻的声音在空荡的官道上格外刺耳。​

“各位好汉,” 陈敬之强迫自己冷静,他知道这年月劫道的多是走投无路的庄稼人,“我是晋源祥的账房,身上只有几块现洋,都给你们,只求别伤我。”​“少废话!” 另一个劫匪踹了驴车一脚,木轮发出 “吱呀” 的哀鸣,“车上拉的什么?打开看看!”​

陈敬之心里一紧。车上除了几件换洗衣物,还有掌柜托他带给五台山广济寺妙尘法师的几斤春茶,那是掌柜花了三个月薪水从北平琉璃厂淘来的,若是被抢,他实在没法交代。可眼下若是反抗,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劫匪们明显慌了,为首的那个朝同伴使了个眼色,伸手就去扯陈敬之的怀表。陈敬之趁机一挣,却被对方推得一个趔趄,摔在路边的土沟里。等他爬起来,劫匪已经赶着驴车跑远了,只留下一串扬起的尘土。​

马蹄声越来越近,陈敬之眯眼一看,是个穿蓝布短褂的年轻人,骑着一匹枣红马,马背上搭着个帆布包。年轻人勒住马,翻身下来,问道:“先生,您没事吧?是不是遇上劫匪了?”​陈敬之点点头,指着劫匪逃跑的方向,说:“他们把我的驴车和东西都抢走了,我还要去五台山广济寺找妙尘法师呢。”​

年轻人一听,眼睛亮了:“巧了,我也是去广济寺的,我叫李守义,是山下台怀镇人,去给法师送些草药。先生您要是不嫌弃,不如跟我一起走,骑马能快些,说不定还能追上劫匪。”​

陈敬之大喜过望,连忙道谢。李守义扶他上马,自己牵着缰绳,两人沿着官道往五台山方向走。路上,陈敬之说起自己的来历,他本是太原晋源祥绸缎庄的账房,掌柜信佛,听说广济寺的妙尘法师佛法高深,便托他送些春茶,顺便请法师为庄里的生意祈福。​

李守义听了,笑着说:“妙尘法师确实是位高僧,去年冬天台怀镇闹饥荒,法师开仓放粮,救了不少人。不过法师性子怪,不爱跟官府的人打交道,也不喜欢别人送贵重东西,先生您送春茶,他肯定高兴。”​

两人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走了三个多时辰。太阳渐渐西斜,远处的五台山已经隐约可见,青灰色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庄严。李守义指着前面一片树林,说:“过了这片林子,再走三里地就是台怀镇了,咱们今晚在镇上住一晚,明天一早就上山。”​

第二天两人一早就开始上山,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广济寺不算大,山门是用青石砌成的,上面刻着 “广济寺” 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两人走进山门,迎面是一尊弥勒佛石像,笑容可掬,袒胸露腹,让人看了心里顿时轻松不少。陈敬之忍不住停下脚步,盯着弥勒佛看了半天。​

这时,一个声音从旁边传来:“施主可是在看这尊弥勒佛?”​陈敬之回头一看,是个身穿灰色僧袍的老和尚,须发皆白,眼神却很明亮,手里拿着一串佛珠。不用问,这肯定就是妙尘法师了。陈敬之连忙拱手行礼:“弟子陈敬之,见过法师。”​

妙尘法师微微一笑,说:“施主不必多礼,有何贵干呀?随后陈敬之说出来此行的目的,妙尘法师听后听后说道:王掌柜真是有心了,请到禅房休息一下吧。”​禅房很简陋,只有一张木床、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桌子上放着一盏油灯。妙尘法师让小徒弟端来一碗热茶,递给陈敬之,说:“施主从太原过来,一路上应该听说了不少事吧?这年月,兵荒马乱的,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啊。”​

陈敬之喝了口热茶,暖意在胸口散开,他叹了口气,说:“是啊,到处都是劫匪。我这一路上,我还看到不少逃荒的人,心里真是不好受。”​

妙尘法师点点头,说:“乱世之中,人心惶惶,很多人都看不到希望,所以才会做出糊涂事。若是日子能过下去,谁愿意去劫道呢?”​

陈敬之看着妙尘法师,忽然想起自己一直想问的问题,便开口道:“法师,弟子有个问题想请教您。我在城里的时候,看到很多寺庙里都供奉着弥勒佛,听人说弥勒佛又被称为未来佛,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弟子愚钝,一直想不明白。”​

妙尘法师闻言,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夜空,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施主这个问题,问得好啊。很多人都知道弥勒佛是未来佛,却不知道其中的深意。要想明白这个问题,得先从弥勒佛的来历说起。”​

他转过身,看着陈敬之,继续说道:“在佛教传说中,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等待时机成熟,再下生人间,建立一个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完美世界。所以,人们才把弥勒佛称为未来佛,因为他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陈敬之皱了皱眉,说:“法师,弟子还是有些不明白。既然是传说,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相信呢?而且,现在这世道这么乱,未来真的会有完美世界吗?”​

妙尘法师笑了笑,说:“施主,你把传说和现实分得太清楚了。其实,弥勒佛代表的未来佛,不仅仅是一个神话形象,更重要的是他所蕴含的精神。你看寺庙里的弥勒佛,总是笑口常开,袒胸露腹,这是什么意思?”​陈敬之想了想,说:“是不是告诉人们要乐观,不要计较太多?”​

“说得对,” 妙尘法师点点头,“弥勒佛的笑容,是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他袒胸露腹,是告诉人们要心胸宽广,不要斤斤计较。而他作为未来佛,代表的是一种希望,一种信念,让人们在困境中不至于绝望,相信只要努力,未来一定会更好。”​

他顿了顿,又说:“你刚才问,现在这世道这么乱,未来真的会有完美世界吗?其实,完美世界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在每个人的心里。只要每个人都能有弥勒佛那样的胸怀,都能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包容,少一份自私,少一份仇恨,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完美世界。

陈敬之听着妙尘法师的话,心里豁然开朗。他以前总觉得弥勒佛只是一个供人祭拜的神像,却没想到其中蕴含着这么深刻的道理。他看着窗外的夜空,虽然没有月亮,但星星却很亮,仿佛在预示着未来的希望。​

“法师,” 陈敬之站起身,对着妙尘法师深深鞠了一躬,“弟子明白了。原来弥勒佛被称为未来佛,不仅仅是因为传说,更因为他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弟子以后一定会以弥勒佛的精神为榜样,多做善事,多帮助别人。”​

妙尘法师欣慰地笑了,说:“施主能明白就好。今晚天色不早了,施主早点歇息吧,明日咱们再一起诵经。”​陈敬之点点头,目送妙尘法师离开。他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油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陈敬之看着弥勒佛,心里暗暗发誓,回去以后,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弥勒佛所代表的善良。​

几天后,陈敬之要回去了。妙尘法师送他到山门口,递给了他一本手抄的佛教典籍,说:“施主回去以后,若是遇到困惑,就看看这本书,希望它能给你带来力量。”​陈敬之接过经书,郑重地行了一礼,说:“多谢法师,弟子一定会好好珍藏。弟子回去以后,定会将法师的教诲记在心里,努力去做一个传播希望和善良的人。”​

告别了妙尘法师,踏上了回太原的路。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的苦难,但也看到了很多的温暖:有人把自己的干粮分给逃荒的孩子,有人冒着危险救助受伤的士兵,有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他忽然明白,弥勒佛所代表的未来,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就在这些普通人的善举中,就在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

回到太原后,陈敬之把自己在五台山的经历告诉了掌柜。掌柜听了,深受感动,还决定拿出一部分钱,在太原城里开设粥棚,救济逃荒的百姓。陈敬之主动承担起了管理粥棚的责任,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他心里却很充实。​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陈敬之总会指着粥棚墙上挂着的弥勒佛画像,笑着说:“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我们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希望,就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原城里的粥棚帮助了很多人。越来越多的人受到陈敬之的影响,主动加入到救济百姓的行列中来。陈敬之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虽然现在的世道依然混乱,但只要像弥勒佛所代表的那样,保持乐观,心怀善良,共同努力,那么美好的未来,终将会到来。

大家如果还有别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小橘子谈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