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草莓繁苗质量直接决定后续果实产量与品质,科学把控繁苗关键环节至关重要。以下围绕草莓繁苗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四项核心工作展开详细说明,为高效繁苗提供技术参考。
草莓繁苗质量直接决定后续果实产量与品质,科学把控繁苗关键环节至关重要。以下围绕草莓繁苗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四项核心工作展开详细说明,为高效繁苗提供技术参考。
一、做好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需贯穿草莓繁苗全周期。中耕可打破土壤板结层,增强土壤透气性,促进草莓匍匐茎和根系生长,通常在雨后或灌溉后土壤稍干时进行,深度以3 - 5厘米为宜,避免损伤草莓根系。除草则要做到“除早、除小、除净”,杂草会与草莓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严重影响幼苗生长,人工除草时需贴近地面拔除,防止杂草复生;若采用化学除草,需严格选择对草莓安全的除草剂,并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避免药害发生。
二、控制土壤湿度,避免过湿
草莓繁苗期间,土壤湿度需保持在适宜范围,严禁土壤过湿。土壤过湿会导致根系缺氧,引发烂根现象,还易滋生灰霉病、根腐病等病害。日常管理中,需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合理灌溉,采用滴灌方式最佳,既能精准控制水量,又能避免水分过多渗透到根系周围。雨季要及时清理田间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田间积水;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可在草莓苗周围铺设碎秸秆或地膜,降低土壤湿度。
三、及时清除老叶、病虫叶
老叶和病虫叶会消耗草莓植株的养分,且病虫叶是病虫害传播的重要载体,必须及时清除。定期巡查草莓繁苗田,发现底部发黄、老化的老叶,以及出现斑点、卷曲、腐烂等症状的病虫叶,需用消毒后的剪刀从叶柄基部剪除。清除的老叶和病虫叶要带出繁苗田集中深埋或烧毁,不可随意丢弃在田间,防止病虫害扩散。操作时注意避免损伤健康叶片和匍匐茎,每株草莓保留3 - 5片健康功能叶即可,以保证植株正常的光合作用。
四、把握时机科学追肥
适时追肥能为草莓繁苗提供充足养分,促进匍匐茎萌发和幼苗健壮生长。追肥需遵循“少量多次、薄肥勤施”原则,首次追肥在草莓母株成活后、匍匐茎开始萌发时进行,以氮肥为主,如尿素,促进茎叶生长;第二次追肥在匍匐茎大量发生时,增施磷钾肥,如磷酸二氢钾,促进匍匐茎扎根和幼苗生长;后续根据幼苗生长情况,每隔20 - 30天追施一次复合肥。追肥可结合灌溉进行,将肥料溶解后随水滴灌,也可在行间开浅沟施入,施肥后及时覆土,避免肥料挥发流失,同时防止肥料灼伤草莓根系和叶片。
来源:风趣一半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