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盘古大帝,是他开天辟地,分开混沌,身化万物,创造世界自然万物,让整个宇宙都充满了生机,在我们的心中,盘古就是天地间“第一神人”。我们不禁要问:可是盘古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都知道盘古大帝,是他开天辟地,分开混沌,身化万物,创造世界自然万物,让整个宇宙都充满了生机,在我们的心中,盘古就是天地间“第一神人”。我们不禁要问:可是盘古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盘古前身:混沌帝江“开窍”
别急,道教著作《高上神霄紫书大法》序曰:昔太空未成,元气未生,元始天王为昊莽溟滓大梵之祖,凝神结胎,名曰混沌。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它告诉我们:在往古太空尚未形成,世间第一缕元气还没产生之前,元始天王是辽阔无垠、无边无际的一片混沌模糊的状态,被称为“太梵之祖”,自行凝神结胎,自名为“混沌”,也就是后来《山海经》中记载的“帝江”。估计这浩渺无垠中诞生的这团混沌之气,应该就是宇宙间的第一生命体了。
传说混沌或帝江是天地未分时的状态,中国古代神话说帝江是一只神鸟,生活在天山上。《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帝江形状奇特,长得像个黄布口袋,红得像一团红火,六只脚四只翅膀,却天真淳朴,待人友好无害,浑浑沌沌不善识人,最终被“忽悠”。帝江没有面部和眼睛,也就是说他无五官七窍,但却精通音律,擅长舞蹈,可以说成为原古先人心中的第一代歌舞王,也有人就此推断帝江很有可能是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章鱼哥”。
《山海经》记载:“南海之帝悠,北海之帝忽,中央之帝江。攸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攸与忽欲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成而浑沌死。”
《山海经》这部书历来神奇,被称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这部书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忽悠混沌”的离奇故事,从中让我们知道了原来“混沌”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悲惨人生。悠是南海之帝,忽是北海之帝,混沌帝江居住在中央之地,悠与忽在混沌帝江的地盘上相遇,混沌非常友好地善待忽悠二神人。
这让忽悠很感动,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忽悠就想着好好报答混沌一下,也不枉混沌善待自己一场。他们见混沌没有七窍,就说“人都有七窍,目视耳听口食鼻呼吸,混沌却唯独没有七窍,不妨试着凿开混沌的七窍。他们携手合作,每天给混沌开凿七窍,连着凿了七天,终于给混沌凿开了七窍。不料,七窍造成了,混沌帝江却也因此失去了性命,被忽悠给凿死了。”忽悠这也算是好心帮了倒忙吧。
话说混沌帝江被凿开七窍,死后化作“盘古”。"盘古"有"圆盘状光芒"的意思,寓意暗示快速光明破除“忽悠”混沌,忽悠散去,盘古诞生。也有传说混沌死后,部分精气化为黄帝。
二、混沌化盘古:天地生成,岩崖“积血化育”太元圣母
据说盘古在混沌中沉睡约18000年后方才醒来,发现四周漆黑,遂用神斧劈向混沌,混沌清浊分离,清气上升形成天、浊气下沉形成地。盘古担心天地合拢,便头顶天、脚踩地支撑天地,最终因疲惫倒下,身体各部分化为日月风雷、江河山川草木万物。
《元始上真众仙记》记载: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溟涬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根,天地之外,辽属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结,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
这段话记载了盘古诞生后的的种种变化和太元圣母的诞生:
宇宙之初,形状就像一个圆形的鸡蛋,黑黄交织模糊不清,其中就有天地精华所化的盘古真人,他自己给自己起名叫“元氏天王”,在如鸡蛋般的混沌中游来荡去,倒也悠闲自在。
在这浩渺辽阔无垠的鸡蛋混沌中,经历了四劫,天就像一个巨大的锅盖,上面没有维系,下面也没有根基,天地之外,辽远无边。幽暗漆黑的太空,无声无息,死一般沉寂,只有充斥太空的元气,如水流一般漂浮浩荡,下面没有山岳,上面没有日月星辰,积气成团刚硬无比,柔气附着结聚,天地就这样漂浮着,不知飘向何方?如果没有这团元气,天地就不会诞生。天就像龙一样,在云中来回盘旋着。
就这样又过了四劫,天地才开始慢慢分开,相互距离有36000里,天地就此形成。在天地之间的崖石上慢慢生渗出血化成了水,水中先是生出了元虫,元虫生出滨牵,滨牵生出刚须,刚须又生出了龙。
元始天王居住在在天中心之上,名字叫做玉京山,山中的宫殿都用金玉装饰,元始天王常常仰首吸取天上元气精华,俯身饮地泉之水。
又经过二劫,在石涧积血之中,忽然生出了太元玉女,一出生就能说话,长得更是人形完备具足,天姿绝妙,常常游玩于厚地之间,仰首吸取上天元气,名号为“太元圣母”。
根据三国时期吴国徐整写的《三五历纪》说:“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根据徐整的记载,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从此就开启了天地人的“三皇时代”。
三、盘古为灵魂寻找安息地:“无形化有形”、“虚气化肉身”
《历代神仙通鉴》记载:盘古治世功成,褪去躯壳,一灵不昧,游行空中。因念“游魂无赖,必须再凭父母精气成形,方不失本来面目。如不从胞胎孕育,终是清虚之气,如何而可?”偶随风飘至弗于逮,见一圣女曰太元,四十余岁,抱守童真。独自在嵯峨山中,餐霞伏气,保液养神,更可自为牝牡,颠倒阴阳。每日到峰头采取日月精华。盘古喜其贞洁,乘起仰天呼吸之际,化清光投入其口,怀孕十二年。始生于脊臀之间,即能言语行动,常有彩云护体。元始修持百岁,有瑞气熏达。
这段话记载解释了盘古“无形化有形”、“虚气化肉身”的经过:
盘古开天辟地创世大功告成之后,灵魂褪去身体躯壳,其中一灵不灭,游荡行走在太空中。因为执念“游荡的灵魂无所依赖,必须要再凭借父母的精气化成形体,才不会失去本来的面目。如果灵魂不是在胞胎中孕育,始终都不过是一缕清虚之气,这怎么能可以呢?”
为了寻找灵魂的安息处,盘古游魂偶然随风飘到“弗于逮”这个地方,看见一位圣女叫做太元,只见她年龄有四十多岁,依然抱守着一份女性的童真。她独自一人在嵯峨山中,通过吸纳清灵之气、调控体内元气,保护身体津液、调养精神意志,每天到嵯峨山峰头采取日月精华,能够不依赖外在条件、在自身内部实现阴阳二气的交合调和,打破常规阴阳状态,以构建、完成和实现高级的内在能量循环。
盘古喜欢太元的纯真贞洁,趁着太元抬起头仰天呼吸的时刻,乘机化作一缕清光投放到太元口中。太元怀孕十二年,盘古才从太元脊臀之间生了出来。盘古一出生就能自主说话言语和自由行动,身边常有彩云护体。盘古元始天王修持百年后,身边常有瑞气环绕熏达。
经过在太元体内孕育,盘古有“无形化有形”、“虚气化肉身”,灵魂也终于有了肉身依托。
根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的形象是:“头罩神光,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一般认为盘古诞生在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所以就把“冬至日”这天定为元始天尊的圣诞。
四、太元圣母:盘古神秘之妻
上文说过太元圣母乃岩崖“积血所化”,后被道教奉为“生育女神”,之后身份不断衍化,因其出于天地构成之时,又称“太元玉女”;在神话传说中,亦称“玉清神母”、“玉清神母元君”;成为盘古之妻为浮黎元始天尊之后以后,又化身为“斗姆元君”。在道教描述为“北斗众星之母”,道号全称“万炁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在吴楚文化中,太元圣母又被尊为“祖母神”,在中国神话里是一位很神秘的女神。
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述异记》最早记载了太元圣母的故事。在《述异记》中,太元圣母是盘古之妻,她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十四日,盘古氏夫妻因此也称为“阴阳之始”。
《枕中书》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圣母结为夫妻,生下玉清元始天尊。”这是说盘古与太元圣母氤氲结合生下了“元始天尊”,被认为是“道”的化身,住在玉清境,手持混元宝珠,传授道法给后来的神仙和修行者。后来成为道教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三清”之首。
根据《述异记》记载,盘古跟太元圣母结为夫妻,生下两个孩子,分别是东华帝君和王母娘娘。东华帝君,又叫东王公,住在东方的方诸山上,“东华”是指东方紫气升腾的地方,象征着生命力和权威,道教里说他是“男仙领袖”,负责管理仙籍,谁能升仙全得他点头,这类似于我们现代的“组织部长”。
王母娘娘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是个半人半兽的形象,她住在昆仑山瑶池,管着女仙,手握不死药和蟠桃,也是主管长寿的女神。王母娘娘每年都举办仙界顶级Part y派对蟠桃会,谁能吃上一个蟠桃就能长寿好几千年。在一些神话里,东王公跟王母娘娘也是对夫妻,俩人一起管理仙界的大小事务。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记载:“九宸曰长生大帝、青华大帝、普化天尊、雷祖大帝、大乙天帝、洞渊大帝、六波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即元始九炁化生也。故号九宸上帝,代天以司造化,主宰万灵。”需要说明的是这段话中的“元始九炁”,是指“浮黎元始盘古”,不是玉清元始。
“浮黎”一词是指广大无边、燕处超然、充满光明美丽的本源世界,有神圣、至高无上的意思。北宋范成大《白玉楼步虚词》: “浮黎路,依约太微间。雪色宝阶千万丈,人间遥作白虹看。幢节度高寒。”可以作为对“浮黎”一词的形象描绘。
在《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记载中表明“九宸上帝”也是盘古和太元圣母的孩子。他们各有各的职责,有管长寿的、管救苦的,也有管打雷的,分工明确,共同组成天庭管理团队。
根据道教典籍和民间传说来看,盘古和太元圣母,可能生育的孩子有:东华帝君、王母娘娘、元始天尊、神霄九宸大帝12个孩子。
声明:本文目的探索人类起源,内容根据中国神话传说和道教故事整理,不传播迷信思想,请理性阅读。图片来自网络,或许有ai生成图片,特此说明。
来源:智慧与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