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30+人成功转岗AI产品经理的一些经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7 09:52 1

摘要:春节 DeepSeek 活了以后,催生了大量 AI 相关的岗位,其中最火、做容易上手的就是 AI 产品经理。

春节 DeepSeek 活了以后,催生了大量 AI 相关的岗位,其中最火、做容易上手的就是 AI 产品经理。

昨天有个同学来给我入职报喜,我盘了一下从 3 月到现在,已经有 32 个人经我的手成功“上岸”加入 AI 行业了。

这些人有“传统”产品经理、有设计、有编导、有电商运营,最小的今年刚毕业,最大的已经 40+了。

今天简单复盘一些经验,给正在蠢蠢欲动、但没动手的各位一些启发。

篇幅有点长,所以开篇先放重要信息:本周日晚上有场闭门直播,想转岗跳槽做 AI 的扫码报名。

别挑,就转 AI 产品经理,需求大、门槛低、给钱多!

详细内容超多,在文末看

状态&问题

看看下面这些问题,你是不是也有:

“AI 好像哪哪都有了,所有大厂都在做,我的工作毛关系没有,会被干掉么?”

“不学点肯定不行了,但是学点啥呢?”

“机会大大的,要跳槽转岗,往哪转呢?”

“要转岗,得有点硬本事吧,啥是现在最’硬’的?”

“一会儿 LangChain 一会儿 Fine-tuning,我该从哪儿学?”

“不是技术出身,不懂算法,能做 AI 吗?”

“招聘要求看起来都好高,动不动就要有相关经验,‘零基础’有戏么”

“要不要脱产学?别辞了旧的,新的没着落……”

再看看你是不是符合以下状态:

• 有一定工作经验,但是当前的工作感觉停滞了,担心被 AI 替代或边缘化

• 技术基础不强,但对 LLM、Prompt、Agent、Dify、RAG有些碎片化认知,也就是“媒体级”听说过

• 有明确求职窗口,不敢也不能墨迹太久,1-3 个月内换岗/提薪/内部转岗最好

• 白天上班,晚上带娃,学习时间被切成碎片,最怕“学了没用”

• 要“可被验证的路径”、“能快速拿到成果物”,别搞概念

我试着根据之前帮忙找工作同学的经验,总结了下面这些可能的需求:

1. 清晰、可信的“零基础→可面试→能入职”路径与耗时排期

2. 可复用的作品集与简历话术,能直连招聘 JD,放进去人家信

3. JD 能看懂、面试不虚

4. 手握至少 1 个真实项目,真搞明白、随便讲、不怕问

5. 之前的经验能用得上,知道自己干过的业务放到 AI 行业里咋搞

6. 所有市场需要的技术、玩法,都知道,别面试被问懵了

我先给大家吃定心丸:这些都没问题,并且没啥难度。

先放几张截图,证明我不是吹牛

过去我那些“上岸”的同学,1/3是大专学历,有些升本了;一半之前从没做过 AI 项目,提示词写的都稀烂;还有些甚至直接强行跨行,也成了。

卡点是什么

我辅导的每个同学,第一次都是 1 小时左右的深度背景信息同步,我大概知道大家的卡点是什么:

• 信息割裂:好像懂点提示词,但也不确定写的对不对,更别说知道怎么把业务需求跟 AI 结合、甚至做成产品评估了

• 经验恐惧:没做过产品经理,也不知道“产品 sense”是啥,担心被虐

• 技术恐惧:担心不懂模型原理、编程、向量数据库、推理算法就完全没机会

• 没有作品:最多用用 Kimi、DeepSeek,没有任何产品化的经历;拆个竞品甚至不知道从哪下手

• JD 误读:看不懂 JD 的隐含要求,不会反向匹配自己经历(其实很多是对方不专业)

• 焦虑与拖延:压根不知道从哪开始,每个节奏和成果验证点,一学就放弃

解决方案

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摆正心态,AI 啥也不是。

第二二二二二重要的:找对切入点,“换行不换岗、换岗不换行”这个跳槽原则永远对!

第三三三三三三重要:以终为始,先做点啥,再学基础。

先说第一个问题,正确的心态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有些发言权,先给大家显摆显摆的我一些经验:

1. 2017 年公众号火起来后,各大公司都招“新媒体运营”,我那时候在给很多企业做新媒体咨询顾问

2. 2019 年抖音火起来以后,各大公司都招“短视频运营”,我那时候在做抖音数据分析平台,同时做了一个明星娱乐 MCN

3. 2021 年私域火起来以后,各大公司都招“私域运营”,我那时候在做私域 SCRM,客户的私域用户量级都是50万起

4. 2024 年DeepSeek火起来以后,各大公司都开始部署 AI、智能化转型,我正在帮一堆公司培训他们的产品经理

有意思吧,我踩了过去 10 年几乎所有人才转型的风口,这几年我做的公司、项目数量,比大家待过的公司都多……

对于“转型”这件事,早期吃到转型红利的人,核心都不是“熟练的技能”,而是“对的味道”。

之所以被称之为“红利期”,意味着没标准、没规矩、没流程,大家都是各凭本事“抢”。

连业务都没标准、没规矩、没流程,去做业务的人,怎么可能有“熟练”这回事呢!

所谓“对味儿”,本质上是你对“新玩儿”的理解+你“过去经验”的一些延伸。

这波 AI 技术对企业的味儿是什么?

本质上就三件事:

1. 业务本位,加点 AI 搞花活儿

2. 模型本位,为 AI 提供上下文让它搞花活儿

3. 营销本位,啥 AI 不 AI 的,就搞花活儿

第二件事是有些难度的,如果你不想成为下一个张一鸣或者王兴,可以先不考虑。

第一件事是今天大家求职找工作的主力需求市场,现有业务/产品 + AI 具体是加什么呢?

我说两个简单的点,你思考一下:

1. 现在这个搜索框,把 AI 搞进去,可以搞点啥花活么?

2. 用户现在点了这个按钮,能不能让 AI 掺和进来反馈一下子?

第一个点,不就是百度正在干的事儿:结果出来了,让 AI 给总结一下子(就跟你让元宝帮你总结文章一样)

第二个点,不就是某文档在干的事儿:用户划选文字了,快让 AI 给他续写、润色!

其他的,就更简单了:你平时在怎么用 AI,把提示词包一下,让你落后的同事、用户也来用。

然后“经验的延伸”,就是第二重要那条:“换行不换岗、换岗不换行”。

好,那怎么做?

大方向明确了,剩下就是细节了。

让自己能坚持把一件事做下去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终为始”

也就是“先做个垃圾出来,再收拾烂摊子”。

人,天生都爱解决问题。有问题了,就拦不住自己做事了。

1. 直接找个场景,就拿 Dify 硬着头皮搭实现。不会没关系,我周日闭门直播给你几个硬场景的实现,先抄再学。

2. 打开 BOSS 直聘,搜「AI 产品经理」挨个 JD 逐字拆,看自己哪里看不懂、不理解,然后跟看八卦一样,对着公司的业务搜。没方向没关系,我周日闭门直播会带你拆至少 5 个 JD,详细的步骤和关键信息都理一遍

3. 然后就可以改简历了,怎么能显摆自己能力怎么写,先写再改!没经验、没关键词没关系,我周日闭门直播,手把手带大家改一份!

4. 中间穿插着补知识点、做 Demo 实践,学习路径和关键知识点,我也会在周日闭门直播全面串一遍。

扫码报名,安排好时间来听。

没有回放,时间安排不开只能再等俩月了。

周末见!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