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策略: “三要四不要”原则照着做,基民小白也能学会盈利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6 21:30 1

摘要:基金定投常被说“傻瓜式理财”,但真不是随便投就能赚——就像种庄稼,得知道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施肥,避开瞎浇水、乱拔苗的坑。我做了10年定投,总结出“三要四不要”,照着做不仅没亏过,年化收益还稳在10%左右,小白看完直接抄作业。

基金定投常被说“傻瓜式理财”,但真不是随便投就能赚——就像种庄稼,得知道啥时候播种、啥时候施肥,避开瞎浇水、乱拔苗的坑。我做了10年定投,总结出“三要四不要”,照着做不仅没亏过,年化收益还稳在10%左右,小白看完直接抄作业。

定投最忌讳选“波动大、难把握”的基金,比如行业主题基金或主动基金。我2020年试过定投新能源行业基金,前半年赚20%,后半年就跌30%,白忙一场;后来换成沪深300宽基指数基金,就像种了耐活的小麦,不管旱涝都能稳步长,5年定投下来,就算遇到2022年大跌,整体也没亏,去年还赚了18%。

宽基指数基金跟踪整个市场,比如沪深300、中证500,不用赌基金经理水平,也不用盯行业风口,适合定投“懒人”。选的时候看两点:一是成立5年以上,经历过牛熊市;二是规模50亿以上,不容易清盘。

定投赚的是“时间复利”,就像熬骨头汤,得小火慢炖才入味,中途关火就成了“夹生饭”。我身边有人定投3个月,见没赚钱就停了,刚好错过后面的上涨;我定投沪深300,不管涨跌都每月10号投2000,就算2022年连续6个月下跌,也没断过,到2023年反弹时,之前的低价筹码全派上用场,收益一下就上来了。

记住:定投至少坚持3年,最好5年以上。短期波动都是“浮云”,就像天气有晴有雨,长期看市场总会向上,坚持下来才能摊薄成本、赚到大钱。

定投不是“机械投”,遇到大跌要敢加仓,就像超市打5折,该多囤就多囤。2022年10月,沪深300指数单月跌8%,我除了每月2000定投,还额外加了1万,相当于买在了“地板价”;后来指数涨回来,这部分加仓的收益比平时多赚了12%。

加仓不用多,大跌5%以上加一次,比如你每月投2000,大跌时加1000-2000就行,别一把梭。要是没闲钱,坚持原定投也没问题,关键是别在大跌时停投。

有人定投时,涨了就想多投,跌了就停投,像开车频繁踩刹车,不仅费油还容易出事故。2021年沪深300涨10%,我邻居每月定投从2000加到5000,结果后面跌了,亏得比谁都多;相反,2022年跌的时候,有人停了定投,等涨了再投,成本反而变高。

定投要“定时定量”,比如每月发工资后投,不管当天涨还是跌,像闹钟一样准时,别被短期涨跌影响。

定投最忌“小富即安”,就像苹果刚泛红就摘,没熟还浪费。我2020年定投赚了10%就全卖了,结果后面又涨了25%,拍大腿后悔;现在我定了“止盈目标”——宽基指数基金赚20%-30%再卖,2023年沪深300涨到目标,我分3批卖,既落袋为安,又没错过后面的小涨。

别贪心追求“卖在最高点”,达到目标就分批卖,比如先卖30%,剩下的看情况,落袋的钱才是真钱。

有人觉得“多定投几只更稳”,结果选了10多只基金,光记定投日期就头疼,还容易重复投资。我之前定投过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3只,后来发现创业板和中证500重叠度高,就砍到2只:沪深300(大盘)+纳斯达克100(海外),既分散风险,又好管理。

定投选2-3只足够,比如1只A股宽基+1只海外宽基,或1只宽基+1只债券基金,太多反而顾不过来。

定投要用“3年用不上的闲钱”,就像盖房得用结实的木料,用临时木料早晚会塌。我同事2021年用房贷首付定投,结果2022年大跌,急用钱只能割肉,亏了2万还耽误买房;我定投的钱都是工资扣除生活费、备用金后剩下的,就算短期跌了,也不用急着卖,能安心等涨。

基金定投不是“躺赚神器”,但照着“三要四不要”做,就能避开90%的坑。选对基金、长期坚持、大跌加仓,别乱暂停、别早卖、别贪多、别用急用钱,就算是小白,也能在定投里稳稳赚到钱——毕竟,慢一点、稳一点,比啥都强。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