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现行税制体系与联邦制相适应,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构成。美国联邦税以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州税以销售与使用税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地方税以财产税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联邦税由联邦政府立法和执行,州税由州政府立法,地方税由地方政府立法,形成统一的联邦
一、美国税收制度简介
美国现行税制体系与联邦制相适应,由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构成。美国联邦税以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州税以销售与使用税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地方税以财产税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联邦税由联邦政府立法和执行,州税由州政府立法,地方税由地方政府立法,形成统一的联邦税收制度和有差别的州及地方税收制度并存的格局。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税收管理机构,互相之间为相互合作配合的关系。美国主要税制体系如下图所示:
美国的现行税制,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辅以其他税种构成的。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税、销售与使用税以及关税、财产税、消费税、印花税以及其他地方税等。其中,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不仅是美国税制中的主要税种,也是与赴美投资关系最为密切的税种。以下主要介绍美国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制的基本内容,对其他税种的内容只作概要性介绍。
二、各项税种简介
1、居民企业企业所得税
判断标准:美国企业所得税是对美国居民企业的全球所得和美国非居民企业来源于美国境内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分联邦、州和地方三级征收。美国联邦税法所规定的居民企业,是指根据美国50个州的其中一个或哥伦比亚特区的法律成立,并在各州(特区)政府注册设立的企业,包括公司、社会组织、股份公司、保险公司和合伙制企业。根据上述定义,企业只要依据美国法律在美国注册设立,则为居民企业,不论其是否在美国开展经营活动或拥有财产,也不论其股权是否为美国企业或个人所持有。
征收范围:美国联邦税法规定,居民企业需就其全球收入在美国缴纳企业所得税。全球收入包括由该企业设立于美国境外的分公司所取得的收入,无论该分公司是否向其美国总公司分配利润。全球收入通常不包括由该企业设立于美国境外的子公司所取得的未向其分配的利润,除非该海外子公司构成美国联邦税法规定的受控外国企业或被动外国投资公司,并取得特定类型的收入。
税率: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现为21%的统一比例税率,适用2017年12月31日后所产生的应税收入。美国各州(除不征州企业所得税的州外)规定了从0%至9.8%不等的州企业所得税率。
税收优惠:
(1)一般商业抵免,指美国联邦税法为完成特定经济目标的企业提供各种特殊税收优惠。纳税人在本纳税年度允许使用的一般商业抵免额最高不得超过其应纳所得税额,未抵免完的部分可以往以前年度结转1年,或者往以后年度结转20年。
(2)研发支出税收抵免,纳税人的合格研发支出(Qualified Research Expenses,以下简称“QREs”)中超过“基数”部分的20%可以作为研发支出税收抵免,在特定期间内用于抵免其应纳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当年的基数由纳税人前四个纳税年度的平均收入额乘以固定比率得出,固定比率根据纳税人在指定期间的总合格研发支出与同期总收入的比例确定。
(3)其他税收抵免:《通胀削减法》中,提出了部分行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包括对高压电力线建设、清洁能源制造与储存、使用隔离二氧化碳排放的新设备、清洁能源项目、工作场所的儿童保育设施建设等提供相关税收抵免。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需要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减去各项合法的扣除项,如成本、折旧、利息等。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合法的减免和抵扣项来降低应缴税额,如研发费用抵扣、捐赠抵扣等。我们以一个案例列示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逻辑:A公司2023年营业利润为2,200万美元,其中免税收入55,000美元,与收入无关的支出15,000美元,与免税收入相关支出10,000美元,不可扣除的利息费用35,000美元,转让定价调整金额为100,000美元,已计提但未支付费用20,000美元,业务招待费35,000美元,不可扣除的礼品支出50,000美元。折旧与摊销费225,000美元,非本年实现收入25,000美元,损失减免25,000美元,扣除类税收减免(研发费用)950,000美元,已缴纳州税1,100,000美元。2023年度已预缴税款3,550,000美元,可适用外国税收抵免345,000美元,税收优惠75,000美元。
表1 A公司2023年联邦企业所得税款的计算方式
2、非居民企业所得税
根据外国法律成立,并通过外国政府注册的企业,不论其是否在美国开展经营活动或拥有财产,即使股权的全部或部分为美国企业或个人所持有,都属于美国联邦税法规定的非居民企业。就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来源于美国但与其在美国的贸易及经营活动无实际联系的收入,需按3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通常采用由美国付款方进行代扣代缴的预提税(Withholding Tax)形式。针对与美国签有双边税收协定的国家的非居民企业,若满足相关条件,该企业可享受低于30%的优惠预提所得税率。例如,满足条件的中国企业针对来源于美国但与其在美国的贸易及经营活动无实际联系的收入仅需缴纳10%的预提所得税。预提税主要针对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来源于美国的具有收益金额固定、期限固定等特点的一些投资所得(如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收益)。
就非居民企业取得的与其在美国的贸易及经营活动有实际联系的收入,需按一般联邦企业所得税的规定缴纳联邦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美国取得的资本利得通常可以不在美国缴税。但其处置美国不动产权益或不动产持有公司股权取得的资本利得需要在美国缴税。美国不动产权益的受让人有向美国国税局报告交易的义务,且在向非居民企业支付转让价款时有义务扣缴相当于总价款15%的资本利得预提税。
一般而言,如果一家公司所持有的美国不动产权益的市场公允价值在测试期间内的任何时候均等于或超过其持有的以下三项之和的50%:美国不动产权益的公允价值、位于美国境外的不动产权益的公允价值及其他经营性资产的市场公允价值,则其为上述美国不动产持有公司。
表2 预提税适用税率
3、居民纳税人个人所得税
判断标准: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非美国公民,即为居民外国人。否则,即为非居民纳税人:(1)持有“绿卡”;(2)一个外国人即使未持有“绿卡”,只要于本年度在美国居留达183天;或者本年度在美国居留至少31天,且在本年及上溯两年的时间里在美国累计居留达183天,也将被认定为居民外国人。上述3年时间里在美国累计停留天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居留天数乘1,加上年居留天数乘1/3,加前年居留天数乘1/6之和。一般而言,一天当中任何时间出现在美国(包括美国的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美国的领海及与美因领海毗连且美国依照国际法享有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专属权利的海床和底土)即被视为在美国实际居留一日。实际居留标准中的几个例外情况如下:暂时停留在美国并和外国政府有关系的个人;居留期间的身份是符合条件的学生、老师、被培训人员,或因医疗状况导致不能出境的,其居留天数不计算在内;个人可能因为与外国有更密切的联系(如纳税住所)而主张自己是美国的非居民;双边税收协定可能优于美国国内双重居民税收法规。此外,即使某个非美国公民符合实际居留标准,如果此人当年在美国居留的时间少于183天,同时在某一外国有纳税居所,且此人与该外国的联系比其与美国的联系更为密切,那么,该外国人也不会被认定为美国税收上的居民。此处的纳税居所指纳税人开展营业、提供劳务、履行职责的经常或主要地点,而非家庭所居地。若由于工作性质没有这样一个经常或主要地点,则以经常居住地为纳税居所。至于是否与外国存在更密切联系,主要依据以下因素的所在地确定:永久性住所;家庭;个人财产(如个人及家庭所拥有的汽车、家具、衣物、珠宝等);所加入的社会、政治、文化或宗教组织;业务活动;所持驾驶执照的签发;参加投票等。
征收范围:
(1)应税所得:①工资薪金所得(Wage and Salary Income);②资本利得(Capital Gain);③股权薪酬(Equity Remuneration);④经营/自雇所得(Business/Self-employment Income);⑤股息收入(Dividend Income);⑥租赁收入(Rental Income)
(2)不征税所得:根据税法规定,雇主提供给雇员的某些额外福利在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属于不征税所得。常见的如下:
①雇主为雇员(包括雇员的配偶和被抚养人)支付意外和健康保险计划的费用;②雇主提供给雇员的价值很小的服务和财产。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员工福利(例如礼券、礼品卡以及使用信用卡等),无论多少,都不能作为免税福利;③雇主为雇员支付或提供的被抚养人照顾服务;④雇主根据教育援助计划向雇员提供的教育援助;⑤雇主为了工作之便向雇员提供的手机;⑥雇主为雇员购买团体定期人寿保险的费用;⑦雇主在营业场所为了雇主的方便/利益向雇员提供的食宿福利;⑧雇主为雇员提供的符合条件的通勤福利(包括交通通行票、有偿停车以及往返于雇员住宅和工作场所之间乘坐通勤公路车辆)。
(2)免税收入,常见的免税收入如下:①赠与收入,美国税法规定受赠方不用缴纳任何赠与税,而由赠与方申报纳税。2024年赠与税的免征额为每人每年18,000美金。②继承收入,美国2024年居民纳税人联邦遗产税豁免额为13,610,000美元。如果不超过这一数额,继承人不必缴纳遗产税。③市政债券利息收入,购买市政债券的利息收入是免税收入,不用缴纳联邦所得税以及所在州所得税。④人寿保险理赔收入,美国人寿保险理赔收入通常受益人免缴个人所得税。⑤自住房地产资本利得收入,如用于自住的房屋满足税法规定的相关要求,那么出售时享有单身人士25万美元、夫妻合并50万美元的资本利得免税额。⑥投资型住房资本利得收入,如果处置投资型住房时满足1031财产置换条款的要求,即可递延原房屋资本利得到新的房产。⑦罗斯个人养老金收入,个人退休前用当时税后收入存入罗斯个人养老金账户,那么将来退休时从账户提取的收入是完全免税的。⑧健康储蓄账户,个人建立的健康储蓄账户资金用于医疗相关用途时,取出的资金是免税的。⑨奖学金助学金收入,通常奖学金及助学金收入用于支付学费、书本、必要教学用具等,那么该类收入是免税的。如果用于支付其他费用(如房租、旅行),则属于应税收入。
税率:
根据美国所得税法规定,美国公民以及居民外国人需要就全球收入按照10%到37%的累进税率在美国缴纳联邦个人所得税。下文将适用于2024年纳税年度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进行了汇总,具体包括夫妻合并纳税、已婚人士分别纳税、户主申报以及单身人士申报。除上述累进税率计税方法以外,纳税人还可以使用26%和28%两级累进的替代性最低税方法计算。适用于2024年的累进税率表如下:
表3 夫妻合并纳税累进税率表(2024)
表4 已婚人士分别纳税累进税率表(2024)
表5 户主纳税累进税率表(2024)
表6 单身人士纳税累进税率表(2024)
注:对于出售持有时间超过十二个月的资产取得的收入,联邦税率最高为20%。对于持有时 间少于十二个月(含),适用超额累进税率法。
此外,高收入纳税人(夫妻合并纳税收入超过25万美元,单身人士收入超过20万美元)对其“净投资所得 ”按3.8%的税率征税。“净 投资所得 ”的定义较宽泛,实质上包括除贸易和经营所得以外的所有 所得。个人服务的报酬通常不包括在这项应税收入中。
税收优惠:
(1)总收入的调整扣除:“总收入的调整扣除”是纳税人特殊的生活费用支出和为了取得 所得而发生的必要的商业经营费用支出。这一系列的调整项目可以从 总收入中进行扣除。具体包括:①教育工作者的合理教育开支;②军人、艺术家、公务员的合理公务开支;③健康储蓄账户的缴存支出;④武装部队成员因工作调动发生的搬迁费用;⑤个体经营者支付的部分社会保险税;⑥个体经营者的养老金账户缴存支出;⑦个体经营者的健康保险缴存支出;⑧储蓄提前提取的罚款额;⑨离婚后支付的赡养费;⑩个人退休金账户缴存;⑪学生贷款利息;⑫医疗储蓄账户的缴存支出等费用。
(2)税收抵免:除了总收入的调整扣除,税法还允许纳税人对某些费用的支出进行一定的税收抵免。如境外所得税收抵免、请第三方照顾子女和被抚养人的费用抵免、子女税收抵免、子女教育费用税收抵免、住房安装 新能源费用抵免等。这些抵免会根据实际费用,结合纳税人的收入水 平,计算可以享受的抵免金额。如请第三方照顾子女和被抚养人的费 用抵免,在纳税年度每位子女最高能享受3,000美元的税收抵免。如果纳税人的收入超过规定的限额,该纳税人在当年将无法享受该项抵 免。
应纳税额:
(1)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 = 总收入 - 调整扣除 - 税前扣除(列举扣除和 标准扣除两者中较大者)- 符合条件的商业经营支出扣除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对应的累进税率;
(2)列举案例:一对中国夫妇均为在美受雇职员,2024年纳税年度他们选择共同 申报税表(假设他们只适用标准扣除)。丈夫2024年收入为120,000 美元,妻子年收入为80,000美元。他们共同的银行账户取得存款利息 10,000美元,收到合规股息所得10,000美元,并取得出售股票的长期 资本利得10,000美元。2024年两人各向个人退休账户缴存7,000美元。
表7 2024年美国居民外国人联邦个人所得税计算规则
4、非居民纳税人个人所得税
征收范围:非居民纳税人需要就其来源于美国的收入申报缴纳美国个人所得税。
收入类别:(1)如果外国人参与美国的商业贸易活动,与该商贸活动 相关的收入即为与美国经营活动有实际联系的收入。一般包括:①在美国开展个人劳务服务,包括独立劳务和非独立劳务;②在美国拥有或经营公司用于销售服务或产品;③在美国经营业务的合伙制企业,纳税人是企业的合伙人;④某些投资收入如股息、资本利得、特权使用费等,如果这些股 息、资本利得、特权使用费等收入根据取得的性质分析确实与美国境 内的资产或商业贸易活动直接相关,也可能被认定为与美国商业贸易 紧密相关的收入。(2)不与在美国经营活动有实际联系的投资所得:一般指某些可以预期的收益较稳定和固定的投资收入,如利息、 股息、资本利得、养老金、社会保险福利、特权使用费等相对被动的 收入。
税率:非居民纳税人需要就其来源于美国境内的与在美国经营活动有 实际联系的收入按照10%到37%(适用于2024年纳税年度)的累进税率 缴纳联邦个人所得税,并就其来源于美国的投资收入(如股息、利息 或租金等)按照30%的税率缴纳联邦预提所得税。适用税收协定的情 况下,来源于美国的投资收入(如股息、利息等) 可以享受较低的固 定税率。而非居民纳税人来自美国的租赁收入通常适用30%的统一税 率,但非居民纳税人也可以选择申报扣除费用后的不动产租赁净收 入,适用所得税累进税率。
应纳税额:
(1)计算方法:应纳税所得额 = 与美国经营活动有实际联系的总收入 - 调整 扣除 - 列举扣除 - 符合条件的商业经营支出扣除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对应的累进税率 + 投资所得 × 30%或税收协定规定的固定税率
(2)列举案例:有一名单身的中国人,是某美国合伙制企业的合伙人,2024年全 年在中国工作。他2024年中国工资薪金所得200,000美元;美国合伙 制企业所得150,000美元;美国股息所得(与美国经营活动有实际联 系)200美元;2024年对美国慈善机构捐款10,000美元。
表8 2024年美国非居民纳税人联邦个人所得税计算规则
5、销售与使用税
概述:目前,全美国共有45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设置了销售税,销售税 已成为州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各州对销售与使用税规定的税率 从2.9%到7.25%不等。一般而言,销售税是对零售有形动产和提供某 些服务所征收的一种税。使用税是对销售税的一种补充,其通常针对 纳税人在所在州以外购买应税项目并带入所在州使用、贮存或消费的 行为征收。通常一项应税交易或者被征收销售税,或者被征收使用税。一些州允许本州税收居民就相关应税项目在其他州已缴纳的销售税 用于抵免其应在本州缴纳的使用税。应税货物或服务的购买方需要支付销售税,除非其可以向卖方提 供购买行为免税的证明。免税证明必须使用经相关州批准的格式。美 国共有38个州批准购买方可以使用跨州税务委员会制发的销售和使 用税证明(Multistate Tax Commission's Uniform Sales and Use Tax Certificate)。大部分州不针对无形资产征收销售税。以加州为例,自2018年1月1日起,加州销售与使用税的标准税率 为7.25%,并且各区域在一定条件下会在7.25%的基础上额外加收0%至 3.5%的税负。
税收优惠:在美国每个州免征销售税和使用税的商品类型在该州的颁布立法中有所规定。免税项目的清单通常很长,反映了特定州立法机关的考量。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对食品、食品用品、药品和保健用品等必需品给予免税。除此之外,一些特定类型的项目也被免税,取决于美国的州或地方司法管辖区的立法。
应纳税额:销售税的计算应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实际售价,乘以适用的税率(包括州和地方销售税),即可得出销售税金额。例如,如果销售额为100美元,加利福尼亚州销售税率为7.25%,那么销售税为100×0.0725=7.25美元。
6、其他税:关税、财产税、消费税、印花税、社会保障税、联邦失业税(暂不做介绍)
三、账簿凭证管理制度
1、账簿设置要求: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企业纳税人在记账时需要设置不同科 目,用来准备企业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损益表上的常见科目有收入(Revenue)、费用(Expense)、营 业外收入(Gain)和营业外支出(Loss)。收入是指企业在主营业务 范围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服务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所带来的收益;费用 是指企业在主营业务范围内因销售商品或服务减少资产或增加负债 所产生的成本;营业外收入是指除收入以外其他方式增加股东权益的 部分;营业外支出是指除费用以外其他方式减少股东权益的部分。
资产负债表上的常见科目有资产(Asset)、负债(Liability) 和股东权益(Shareholder's Equity)。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 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 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企业因其不同行业类型、资产规模和运营情况,其账簿设置也可 能有所差异。
2、发票等合法票据管理:在中国,发票是由政府规定格式并统一印制、用来证明经济业务 存在的法定凭证。但在美国,并没有相同功能和要求的凭证,相应地,收据(Receipt)充当了发票的部分职能。收据是在购销商品、提供 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的收付款凭证。企业纳税人需 提供收据作为各种支出的合法凭证,并需要妥善保存所有收据及其他 支持性文件,以备各级税务机关随时抽查。
3、账簿凭证的保存要求: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及相关税法规定,企业纳税人的账簿凭证、税务申报表和其他支持性文件需要妥善保管。企业纳税人就其账簿凭证应保存10年,相关的审计支持性文件应保存7年,而各种税务申报表及相关税务支持性文件应保存3年。
以上是关于美国税务的大致介绍,关于中美税收协定后续我会单独介绍,鉴于美国税制经常因法律修订和经济政策调整而变化,赴美投资的企业需要及时关注美国税务政策并结合自身情况开展税务筹划。大家若想更详细了解美国税务可以去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官网和美国税务官网查询。
声明:本文来源美国税务官网、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官网
作者/来源:路飞的财税学习笔记。本文内容仅供一般参考用,均不视为正式的审计、会计、税务或其他建议,我们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内容行事。本号所转载的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之用。文章或资料的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人所有,我们尊重版权保护。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来源:中汇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