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素质提升年丨蔡甸区信访局:青年先锋“组合拳” 信访服务“加速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7 11:23 1

摘要:蔡甸区信访局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全面践行对标工作法、极致工作法,推动青年干部“比中学、学中干、干争先”,锚定主业“结知音、下基层、办实事”,在服务群众一线锤炼本领,以青春担当践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

蔡甸区信访局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全面践行对标工作法、极致工作法,推动青年干部“比中学、学中干、干争先”,锚定主业“结知音、下基层、办实事”,在服务群众一线锤炼本领,以青春担当践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

扎根一线“寻知音”

下访脚步丈量民情温度

以“信,就来访”、“村里有约”、“我到社区来”等为纽带,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在信访接待大厅,用“一杯热茶、一句暖语”拉近干群距离,青年干部仔细倾听群众诉求,做好记录,当场解答,迅速响应处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在田间地头旁,他们与村民共话家长里短;社区的树荫下,面对面倾听急难愁盼。青年干部带着问题入户走访,“拉家常”打开群众心结,将矛盾化解在“村湾田间”,真正实现“信访遇知音”。

在“知音信访”理念引领下,青年干部化身群众“贴心人”。今年以来,局青年干部累计接待群众283人次,攻克疑难问题15件,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架起党群“连心桥”,让信任在一次次走访中扎根基层。

多维赋能“强筋骨”

实战练兵激发创新活力

蔡甸区信访局主动构建“省市联动+高校赋能+场景实训”立体培训体系,省市信访业务骨干视频授课培训,覆盖全区街道、区直部门,传授接访约访、矛盾化解的实战技巧;邀请长江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团队,带来DeepSeek技术实操课。青年干部通过集中学习和研讨论证,成功破解2起历史遗留信访难题,让智能技术成为化解矛盾的“新利器”。

在长江大学传媒学院演播厅,实景演练“沟通面对面”“访谈在基层”,青年干部化身“信访群众”与“接访员”,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提升沟通艺术和应对能力。街道与部门间“擂台赛”,晾晒接访案例、交流调解妙招,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推动信访工作从“单兵作战”向“协同攻坚”转变。

实干担当“解民忧”

品牌创建彰显治理效能

青年干部将“大比武”赛场延伸到民生一线,创新打造“知音调庭”矛盾化解品牌。在接访过程中,青年干部敏锐捕捉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提前介入、主动作为。在某街道楼盘项目建设中,面对项目验收、还建安置、物业服务等复杂矛盾,区信访局青年攻坚小分队入驻项目现场,搭建“知音调庭”,联动司法、住更、资建等部门组建“专家团”,通过“政策宣讲会+圆桌调解会”模式,及时化解纠纷,回应业主呼声,营造“家和万事兴”的安居环境。

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青年干部既当“调解员”又做“振兴员”。在区信访局结对共建村,他们创新“党建+信访”模式,联合开展4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指导完善村规民约,排查化解土地流转、灌溉用水等矛盾3起,做到矛盾就地化解,小事不出村湾。为48户困难群众送去帮扶物资,助力村文化合作社挂牌成立,用实干实绩交出乡村振兴的“满意答卷”。

蔡甸区信访局表示,将持续以提升青年干部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紧抓不放”的执行力,推动青年干部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为蔡甸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信访力量。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