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上海独脚戏,你是不是会想起老一辈艺人的经典段子?可当张从玲和陈国庆这对“黄金搭档”带着《白相大世界》登台时,整个剧场的气氛直接被点燃——台下观众笑到拍大腿,掌声欢呼声盖过伴奏,连年轻观众都举着手机录视频,这场独脚戏硬是演出了“喜剧专场”的热闹劲儿,成了沪上
提到上海独脚戏,你是不是会想起老一辈艺人的经典段子?可当张从玲和陈国庆这对“黄金搭档”带着《白相大世界》登台时,整个剧场的气氛直接被点燃——台下观众笑到拍大腿,掌声欢呼声盖过伴奏,连年轻观众都举着手机录视频,这场独脚戏硬是演出了“喜剧专场”的热闹劲儿,成了沪上曲艺圈的“欢乐爆款”!
老上海人都知道,“大世界”是刻在城市记忆里的热闹地儿,逛游乐场、看杂耍、吃小吃,藏着几代人的童年。而张从玲和陈国庆的《白相大世界》,就像把“大世界”搬进了剧场,用独脚戏的幽默,把老上海的烟火气演得活灵活现。
两人一登台就自带“笑点Buff”。陈国庆穿着花衬衫、蹬着黑布鞋,一开口就是地道的上海话:“阿拉小时候去大世界,先要买根奶油棒冰,边走边吃,冰水滴到裤子上都舍不得擦!”这话一落,台下的上海爷叔阿姨瞬间共鸣,纷纷点头:“对呀对呀,以前就是这样!”张从玲则穿着格子裙,扎着麻花辫,模仿起卖糖粥的阿婆:“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软糯的腔调配上夸张的手势,逗得小朋友都跟着喊“我要吃糖粥”。
最让人笑到捧腹的,是“逛游乐场”的片段。陈国庆模仿坐“过山车”,身子跟着“轨道”起伏,一会儿瞪大眼喊“要飞出去了”,一会儿又缩着脖子说“下次再也不坐了”,夸张的表情把胆小又好奇的样子演得淋漓尽致;张从玲则扮演卖棉花糖的小贩,故意把棉花糖举得高高的,逗陈国庆“跳起来才给你”,两人一来一回的互动,像极了小时候和小伙伴拌嘴的样子,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有阿姨笑着笑着擦起眼泪:“想起我跟老伴儿年轻时逛大世界的样子了!”
别看这段戏笑得人肚子痛,其实藏着不少“硬功夫”。独脚戏讲究“说学做唱”,张从玲和陈国庆把这四门功夫玩得炉火纯青。陈国庆学“大世界”里的杂耍艺人抛球,三个彩球在手里转得飞快,还故意“失手”让球掉在地上,又立马捡起来圆场:“年纪大了,手有点滑!”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张从玲则唱起了老上海的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调子一出来,台下不少人跟着轻轻哼唱,瞬间拉满怀旧感。
为了演好《白相大世界》,两人还专门去“采风”。他们跑到现在的大世界非遗剧场,跟老艺人聊当年的故事,还去老弄堂里找爷叔阿姨打听“小时候逛大世界的趣事”。陈国庆说:“要演好老上海的故事,就得接地气,不能瞎编,得让观众觉得‘这就是我们当年的样子’。”张从玲则特意学了老上海的叫卖声,练了好几天,才把“卖梨膏糖”“修棕绷”的腔调学得惟妙惟肖。
也正是这份“接地气”,让《白相大世界》成了“爆款”。去年在上海兰心大戏院的演出,开票没几天就售罄,不少年轻人是跟着爸妈来的,结果自己比爸妈笑得还欢。有个95后观众在社交平台发文:“本来以为独脚戏是老一辈看的,结果被张老师和陈老师圈粉了!笑到肚子痛,还知道了好多老上海的故事,值了!”演出视频传到网上后,更是火得一塌糊涂,片段播放量超百万,评论区全是“求加场”“想再看一遍”的留言。
现在,《白相大世界》成了两人的“代表作”,每次演出都能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爷叔阿姨来看怀旧,年轻人来看热闹,小朋友则被夸张的表演逗得开心。张从玲说:“独脚戏不是‘老古董’,只要我们把身边的故事演出来,观众就会喜欢。”陈国庆也补充道:“能让大家笑着回忆过去,笑着了解上海的文化,这就是我们演独脚戏的意义。”
如果你也想感受这份欢乐,一定要去看看张从玲和陈国庆的《白相大世界》——听地道的上海话段子,看逗趣的互动表演,在笑声里找回老上海的烟火气。说不定你会发现,原来独脚戏能这么“潮”,这么让人上瘾!你小时候逛过大世界吗?最喜欢里面的什么项目?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回忆,一起找找“同好”!
来源:奇妙圆月x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