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做劳务派遣的朋友,总担心“工作不稳定,说被退就被退”,尤其是听到用工规范调整的消息,心里更没底。但其实不用慌,有3类劳务派遣岗位不仅不容易被清退,反而相当稳当,今天就把这些岗位和背后的原因说清楚,让大家心里有谱。
不少做劳务派遣的朋友,总担心“工作不稳定,说被退就被退”,尤其是听到用工规范调整的消息,心里更没底。但其实不用慌,有3类劳务派遣岗位不仅不容易被清退,反而相当稳当,今天就把这些岗位和背后的原因说清楚,让大家心里有谱。
先给大家明确一个政策前提:《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早就对劳务派遣岗位有明确要求,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上使用,而且辅助性岗位还得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劳务派遣岗位都“不稳定”,反而有几类岗位因为自身特性,成了“稳岗代表”。
第一类:企业核心业务的“辅助支撑岗”——缺了不行,换人成本高
很多企业的核心业务,需要一批稳定的辅助人员才能运转,这类岗位看似是“辅助”,实则是核心业务的“刚需支撑”,根本少不了。比如制造业工厂里的设备维护辅助岗,生产线的机器需要定期巡检、简单保养,这些活儿虽然不用核心技术人员亲自动手,但必须有人长期盯着,要是频繁换人,新员工不熟悉设备情况,很容易出纰漏,影响生产线运转;再比如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录入审核岗,核心业务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及时录入、核对,要求细致又熟练,新人上手至少要1-2个月,企业为了避免效率下降,不会轻易更换这类劳务派遣人员。
这类岗位的稳定性,还来自“换人成本高”。企业培养一个熟练的辅助支撑岗人员,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要是随便清退,再招新人重新培训,反而会增加成本。而且这类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企业核心业务紧密绑定,劳务派遣人员干得越久越熟练,对企业来说性价比更高,自然不会轻易清退。
第二类:公共服务领域的“长期刚需岗”——政策支持,岗位需求稳定
像社区服务、政务辅助、医疗辅助这些公共服务领域,有不少劳务派遣岗位,这类岗位因为有政策支持,需求长期稳定,几乎不用担心被清退。比如社区里的网格员辅助岗,负责协助收集居民信息、宣传政策、处理简单的社区事务,随着社区治理越来越精细化,这类岗位的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且很多地方的社区服务经费由财政保障,岗位稳定性有兜底;再比如医院的导诊、病案整理辅助岗,医院每天都有大量患者需要引导,病案需要及时整理归档,这些工作是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只要医院在,这类岗位就一直有需求,劳务派遣人员只要干得踏实,基本不用愁失业。
这类岗位的核心优势是“需求跟着公共服务走”,公共服务不会断,岗位就不会少。而且很多公共服务领域的用工,会通过长期合作的劳务派遣公司招聘,合同期限往往和项目周期绑定,少则2-3年,多则5年以上,稳定性比很多民营企业的普通岗位还强。
第三类:技术型“专业辅助岗”——有技能门槛,替代性低
现在不少企业会通过劳务派遣招聘有专业技能的辅助人员,比如工厂里的电工辅助岗、建筑项目上的资料员岗、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系统操作岗,这类岗位有一定技能门槛,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替代,所以稳定性特别高。比如电工辅助岗,需要懂基本的电路知识、会用检测工具,还得熟悉工厂的电路布局,新人没经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根本干不了;再比如仓储管理系统操作岗,需要会用ERP系统、熟悉仓储流程,还得能快速处理订单录入、库存核对等工作,熟练的操作人员至少要半年以上经验,企业要是清退了熟手,很难快速找到能上手的人,反而会影响工作进度。
这类岗位的关键是“技能托底”,有技能就有不可替代性。很多劳务派遣人员干这类岗位久了,还会被企业优先考虑转为正式员工,就算不转,因为有技能在身,就算换一家企业,也能很快找到同类岗位,根本不用怕被清退。
其实劳务派遣人员担心“不稳定”很正常,但大家要明白,岗位稳不稳,不是看“是不是劳务派遣”,而是看岗位本身的需求、门槛和背后的支撑。上面说的这3类岗位,要么是企业刚需、要么是公共服务需要、要么有技能门槛,只要大家在岗位上踏实干、练熟技能,就不用过度焦虑被清退。
而且现在国家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范,不是为了“清退人”,而是为了保障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比如要求劳务派遣公司依法缴纳社保、足额支付工资、不随意克扣待遇。所以大家更该关注的是自己的权益有没有得到保障,而不是盲目担心失业。
你现在做的是不是这类稳定的劳务派遣岗位?或者你对劳务派遣岗位的稳定性还有什么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交流,让更多劳务派遣朋友了解岗位真相,安心工作。
我是知足常乐,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