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在是太可怕了!就在这段时间,安踏引起了全网热议,但不是因为推出了什么新款鞋子,而是集团里有多名内鬼被抓了,此消息一出,瞬间让网友炸锅。
文|祁言
实在是太可怕了!就在这段时间,安踏引起了全网热议,但不是因为推出了什么新款鞋子,而是集团里有多名内鬼被抓了,此消息一出,瞬间让网友炸锅。
没想到如此知名的大企业,内部也存在“蛀虫”,并且据报道来看,这些被揪出的内鬼身份个个都不简单,所涉及的犯罪金额也很大,真是令人震惊。
而在揪出集团内鬼后,安踏也在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了严惩,辞退员工74人,还有46人被抓,从这雷厉风行的手段也能看出,安踏要整治内部的歪风邪气了。
那么,安踏揪出的内鬼究竟都有谁?目前的处理结果是什么呢?
企业做大做强,员工人数也会随着增加,但人多了,关系也就复杂了,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再严格,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以至于影响到企业形象。
而安踏集团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在2025年进行了“反腐专项治理”,专门整治内部的歪风邪气,尤其是那些高风险领域,把任何有损集团利益、形象的事情都扼杀在摇篮之中。
不得不说,安踏集团这一决定是对的,所取得的成果也是非常惊人,据公众号“廉洁安踏”在9月16日公布的消息来看,仅仅几个月时间,安踏集团内部就揪出了许多内鬼。
报道中指出,截止到2025年8月,安踏集团已经有74名员工被辞退,原因全都是严重舞弊,他们这一行为已经触犯了集团的红线,而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扫地出门。
不过,“被辞退”已经算是犯罪比较轻的了,除了这74名员工外,安踏还揪出了涉嫌违法犯罪的46人,这些人目前已经被集团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了。
一旦罪名落实,等待他们的就是牢狱之灾,而值得注意的是,被抓的46人中,不仅仅有集团内部的员工,还有25人是外部人员,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犯罪很有可能是内外勾结。
不仅如此,“廉洁安踏”还在文中公布了这些“内鬼”的身份,真是太炸裂了,总监级有14人,经理级有4人,令人震惊的是,有一人竟然是总裁级的。
要知道,能做到总裁级,这人绝对是安踏集团的核心内部成员,可即便如此,还是被揪了出来,这也说明了安踏集团在“反腐行动”中的决心,不管职位大小,犯错就要严惩!
除此之外,被抓的46人中还有3人是已经离职的员工,安踏经过追查发现他们是在职期间违法犯罪,所以哪怕离开了安坦,也被揪出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最重要的是,安踏还发现了舞弊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共45家,将他们统统加入“黑名单”,以后不再合作,整体案件所涉及的违法犯罪金额约为3千万元。
在职和离职员工、外部人员、供应商、合作伙伴,从通报中的“内鬼”身份来看,这次安踏的“反腐行动”清查的非常全面,把所有“蛀虫”都被揪了出来。
或许这就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现在把他们都给处理了,也算是及时止损了,如果任由这些“内鬼”在集团内部猖狂,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失。
并且,相比于那些发现问题却选择隐瞒的企业来说,安踏这一做法值得表扬,主动出击反应了集团的清理决心,严惩处理反应了集团对腐败的“0容忍”。
而值得注意的是,安踏所进行的“反腐专项治理”行动,可不是一次性“面子工程”,据媒体披露消息来看,安踏集团专门在集团内部设立了“职业追溯机制”。
所有安踏集团的员工只要是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进行犯罪的,即便是犯罪后离职了,一旦被发现,安踏集团就会追究其相应责任,让所有腐败行为都无处可藏。
安踏集团还和多家机构进行合作,建立了涉腐“黑名单”平台,一旦发现存在腐败行为的员工、供应商,他们都会被加入黑名单,今后集团永不录用,或者是终止合同。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安踏集团对“反腐行动”的重视,而就在今年9月初,安踏集团还组织员工开展了廉洁文化专项培训,以此加强大家的廉洁自律意识,将腐败扼杀在摇篮中。
除此之外,安踏CEO赖世贤说过“诚信是安踏集团的底线”,这句话也是表明了立场,相信在安踏集团在严加管理下,不会再出现“内鬼”,即便有也会被严惩。
而除了安踏集团之外,美容仪器品牌Ulike同样对腐败行为“0容忍”,在2025年对集团内部进行了“反腐行动”,并且9月9日发布了“反腐通报”。
从通报中来看,Ulike集团共发现了9起违反企业“高压线”的案件,有12人涉嫌刑事犯罪,已经被交由公安机关处理了,还公布了几起典型案件,实在是令人震惊。
这些违法犯罪的“蛀虫”,身份也都不简单,有研发总监、品牌设计总监,还有直播间运营,以及供应链采购员,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做出了有损集团形象的事情,个个不容原谅。
收取好处费、侵占公司资产、吃回扣,故意抬价中饱私囊等等,他们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不仅被罚款,还被判处有期徒刑,最高刑期一年六个月。
Ulike也明确表示,一旦发现腐败行为,不管岗位层级和工作年限,立刻解聘并将他们加入黑名单,今后永不录用,只有这样严厉的处理方式,才能起到警示的作用。
而从安踏和Ulike的这次“反腐行动”来看,效果也很不错,不仅揪出了内部“蛀虫”,也提升了外界对企业的口碑,只要内部管理好了,企业才能发展的更好。
来源:苏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