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苦等18年,国产九价疫苗上线,499元击破国外进口价壁垒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7 16:17 1

摘要:“国产九价才 499 一针?那我之前花三千多打的进口针算什么?”9 月 9 日万泰生物的国产九价 HPV 疫苗 “馨可宁 ®9” 首针开打后,这样的疑问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

“国产九价才 499 一针?那我之前花三千多打的进口针算什么?”9 月 9 日万泰生物的国产九价 HPV 疫苗 “馨可宁 ®9” 首针开打后,这样的疑问在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

499 元一支的价格,差不多是进口疫苗的四成,价格冲击力拉满,可市场反应却没想象中热烈。有人担心国产疫苗的效果,还有人盯着万泰生物的股价 —— 比起今年 6 月的高点,市值已经缩水超 200 亿元,就算九价疫苗上市,市值回升也不明显。

说起万泰生物,得倒回 1991 年,当时它还是福瑞生物和日本长富会社合资成立的 “万泰生物有限”,早期就盯着传染病诊断试剂研发,跟疫苗一点不沾边。

直到 2001 年 9 月,钟睒睒通过旗下养生堂,花 1710 万元买下了公司 95% 的股权,这才正式踏入生物医药领域,也为后来 “诊断 + 疫苗” 两条腿走路的布局埋下了伏笔。

真正的转折在 2019 年 12 月,万泰生物花了 18 年搞出首款国产二价 HPV 疫苗 “馨可宁”,一下子打破了默沙东和 GSK 长达十年的垄断,国内疫苗市场的竞争格局直接被改写。

第二年 4 月,万泰生物顶着 “国产 HPV 疫苗第一股” 和新冠检测的双重光环登陆 A 股,一口气创下 26 连板的纪录,市值直接冲到千亿级别。

同年 9 月农夫山泉在港股上市,钟睒睒身家一度飙到 574 亿美元,成了中国首富,虽说半小时后股价回落,被调侃是 “最短首富”,但万泰生物在他的财富版图里,分量早已不言而喻。

今年 6 月,万泰生物的首款国产九价 HPV 疫苗获批上市,7 月公布 499 元 / 支的定价,把维持了 11 年的进口高价壁垒彻底打破。

可这份技术突破的荣光背后,是实打实的市场困境。之前撑起千亿市值的二价疫苗,因为价格战跌到 27.5 元 / 支的冰点,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只有 8.44 亿元,同比降了 38.25%,归母净利润还亏了 1.44 亿元。

回头看数据,2020 到 2022 年是万泰生物的高光时刻,营收从 23.5 亿涨到 111.85 亿,净利润从 6.77 亿飙升到 47.36 亿,两年间营收翻了近 4 倍,净利润涨了超 6 倍。

可好景不长,2023 年营收直接腰斩到 55.11 亿元,2024 年又跌到 22.45 亿元,同比降了 59.25%,净利润只剩 1.06 亿元,暴跌超 90%。今年 7 月公司更是公告,上半年预计净亏损 1.3 到 1.6 亿元,扣非净亏损 2.3 到 2.6 亿元,这还是上市以来第一次半年度亏损。

公司说,一方面是疫苗板块受政策调整和市场竞争影响,销售压力大;另一方面 IVD 板块又碰到集采降价、检验套餐解绑的冲击,双重压力下日子很难过。

其中 HPV 疫苗的价格战打得最凶。万泰的馨可宁和沃森生物的沃泽惠一开始都卖三百多一支,后来沃森生物先把价格压到 245 元 / 支,一下子搅乱了市场,万泰只能跟着降价。到去年 8 月山东省采购时,价格甚至跌到 27.5 元 / 支,几乎快把盈利底线击穿了。

与此同时,疫苗库存还在大增,怎么把这些疫苗卖出去成了大难题,继续参加集采,利润空间又实在太小。也正因为这样,这款百元国产九价疫苗,被很多人看作是万泰生物的 “救命稻草”。

从技术上看,这款疫苗是厦门大学夏宁邵院士团队 18 年的心血,有三个关键突破: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绕开了国际巨头的专利;做了超百万次实验验证,III 期临床里接种后没有出现 7 种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的病例;还独家获批了 “9-17 岁两针法”,大大降低了青少年接种的成本。

定价上更是精准踩中市场痛点,单支 499 元,9-17 岁打两针总共 998 元,18-45 岁打三针 1497 元,都控制在 1500 元以内。公司瞄准的是国内 3 亿适龄女性里那 70% 没接种的人群,尤其想让农村和低收入群体也能打得上,帮着提高全国的 HPV 疫苗接种率。

可资本市场还是不看好,9 月 9 日疫苗首针接种当天,万泰生物市值才 743.64 亿元。大家担心它还是摆脱不了价格战带来的利润挤压,而且公司太依赖单一产品,风险不小。

万泰把九价定在 499 元,也直接点燃了国内 HPV 疫苗市场的全面战争。垄断市场 11 年的默沙东马上反击,通过代理商智飞生物在国内快速铺货,2023 年和 2024 年九价疫苗批签发量分别达到 3655.08 万支和 3114.08 万支,比 2022 年翻了一倍还多。

同时还在多地推出优惠,比如 9-14 岁女性 “买一送一”,35-45 岁女性 “打两针送一针”,让竞争更激烈了。

这对万泰来说压力更大,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存货余额已经高达 9.6 亿元,相当于两个季度的营收。

原本的二价疫苗因为沃森生物 27.5 元 / 支的集采价卖不动,九价上市虽然带来希望,却可能进一步挤压二价的去化空间,而且九价上市初期要投不少渠道费用,销售成本上升,短期亏损压力也更大。

国产阵营内部的竞争也没停。万泰为了保证供应,积极扩产能,厦门基地一期年产 3000 万剂已经投产,二期 4000 万剂产线提前到 2026 年二季度投产,总产能会达到 7000 万剂 / 年。还通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实现 95% 辅料国产化来压缩成本,把单支生产成本降到进口疫苗的三分之一,这才撑住了 499 元的定价。

渠道上也在下沉,跟 2800 家县级疾控中心签了直供协议,还安排了 500 辆移动接种车,一天能覆盖 3 万剂,全力往基层市场渗透。

另一边,竞争对手也没闲着。沃森生物的九价疫苗还在研发,不过据报道还没开展 III 期临床试验,上市时间不好说。康乐卫士是国内唯一在推进十五价 HPV 疫苗的企业,能覆盖包括东亚高发的 HPV52/58 型在内的所有 IARC 认定高危型别。

瑞科生物的九价疫苗也已经进入临床 III 期,未来两三年,随着更多国产 HPV 疫苗上市,市场竞争只会更激烈。

现在二价疫苗跌破 30 元 / 支,九价进入 500 元区间,单纯靠降价抢市场已经走不通了。而且 2027 年预计有 1.3 亿剂的规划产能,可年需求峰值才 6000 万剂,供需失衡的风险越来越大,企业只能找新出路。

第一个方向就是男性市场。一直以来,男性 HPV 感染都没被重视,接种的必要性也没普及。可实际上,男性 HPV 感染已经成了 “沉默的流行病”。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近三分之一男性感染过至少一种 HPV 病毒,约五分之一携带高危型 HPV,而且很多感染没有症状,成了隐匿的传播源。男性感染 HPV 还容易引发肛门生殖器疣,既增加发病率,又加速病毒传播。

最近国际乳头瘤病毒学会(IPVS)也呼吁各国推进男女共防的疫苗接种计划,让适龄男孩女孩都接种,扩大覆盖范围,提升群体免疫效果。据开源证券预测,要是 HPV 疫苗适应证扩展到男性,2031 年中国 HPV 疫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625.4 亿元。

默沙东已经先行动了,今年 4 月,它的九价 HPV 疫苗男性适应证获得国内批准,适用于 16-26 岁男性,成了国内唯一能给适龄男女接种的九价疫苗。

从去年年底开始,默沙东的市场部门就全力推广男用 HPV 疫苗,今年还通过社交媒体、明星代言投广告。万泰生物也没落后,今年 4 月宣布九价 HPV 疫苗启动男性 III 期临床试验,还完成了首例受试者入组。

第二个出路是出海,靠成本优势打开全球市场。2023 年 3 月,万泰生物的二价疫苗 “馨可宁” 第一次出口泰国,到现在已经获得 20 个国家的市场准入,还入选了 4 个国家的免疫规划项目,在泰国、尼加拉瓜、安哥拉、尼泊尔等地帮女性预防宫颈癌,另外还有 10 个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在注册申报中。

凭借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它的单剂生产成本比默沙东的酵母系统低 60%,在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采购里很有优势。不过出海也不是一帆风顺,万泰生物虽然在推进九价疫苗的 WHO 预认证,想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但这个认证体系严格、周期长,结果也不确定,不管是男性疫苗市场还是出海,短期内都很难给业绩带来支撑。

普惠与生存的平衡

一边是默沙东的强势反击,一边是国产企业的紧追不舍,万泰生物把九价疫苗定在 499 元,其实是背水一战,想靠低价换销量。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女性 18 年的等待。

从 2006 年中国首支 HPV 疫苗以 4000 元天价上市,到现在国产九价跌破 500 元,再到今年国家计划把 HPV 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女性来说意义重大,也大大加快了中国宫颈癌防治的进程。

只是资本市场的眼光一直很冷静,千亿市值蒸发、高库存压身、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再加上百元九价的背水一战,这些都在提醒万泰生物,要想实现普惠健康的目标,首先得撑到黎明到来的那天。

来源:青梅旭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