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0号,美国保守派评论员查理·柯克在出席活动时遇刺身亡。调查人员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他生前多次发表针对中国的言论,尤其聚焦北京奥运会和疫情溯源问题。柯克曾声称“中国不配举办奥运”,并鼓动美国联合其他国家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
2025年9月10号,美国保守派评论员查理·柯克在出席活动时遇刺身亡。调查人员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他生前多次发表针对中国的言论,尤其聚焦北京奥运会和疫情溯源问题。柯克曾声称“中国不配举办奥运”,并鼓动美国联合其他国家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
事实上,拜登政府当时确实响应了部分抵制呼声,宣布不派官方代表团出席北京冬奥会。但根据国际奥委会数据,仍有91个国家和地区派出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许多美国盟友。更讽刺的是,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冬奥会筹备组私下派出代表团前往北京学习办赛经验——他们正筹备2034年冬奥会,急需借鉴中国的组织技术。
这种矛盾做法让美国企业蒙受损失。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由于官方抵制,美国企业获得的冬奥会转播权和商业赞助收益较2018年平昌冬奥会下降37%。与此同时,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冬奥相关商品出口额同比增长21%。
柯克的言论还折射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深层困境。2018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使每个美国家庭年均多支出1278美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22年数据)。在科技领域,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显示,由于对华芯片出口限制,美国芯片企业2023年第二季度在华销售额同比下降42%。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产业的自主突破。华为2023年上半年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6%,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海外销量增长超300%。甚至在美国传统优势领域如餐饮业,哈根达斯2022年在华门店数量减少12%,而中国本土品牌钟薛高同期销售额增长81%。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内基建却陷入停滞。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报告显示,全国道路维修滞后率高达43%,5G基站建设进度比原计划延迟22个月。这些现实问题与政客热衷的“对华抵制”形成鲜明对比。
查理·柯克遗物中的文字,意外揭示了美国战略方向的偏差:当精力集中于遏制他国时,自身的发展机遇正在流失。或许正如《华尔街日报》所言:“最危险的敌人并非崛起中的对手,而是拒绝正视自身问题的自己。”
来源: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