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在10日内向张女士提供2021年2月21日事故发生前30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法院认为,特斯拉作为经营者,应履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义务。
历时四年,曾因“车顶维权”引发全国关注的张女士,终于在与特斯拉的拉锯战中迎来阶段性胜利。
9月16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要求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在10日内向张女士提供2021年2月21日事故发生前30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法院认为,特斯拉作为经营者,应履行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义务。
张女士告诉媒体,她最初是以产品质量问题起诉特斯拉,并数次要求特斯拉公开车辆数据,却屡遭拒绝。
特斯拉方面坚称“未见制动系统异常”,并始终将事故归咎于“违章驾驶”。而张女士则坚信,“我父亲当时是踩了刹车的,绝不会拿一家人的命开玩笑。”
这次胜诉,她称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肯定”。她表示,拿到完整数据后,将申请司法鉴定,以判断事故是否因刹车失灵引发。
这起纠纷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2月。当时,张女士父亲驾驶一辆Model 3发生追尾事故。张女士认为是刹车失灵所致,但交警认定其父负全责。张女士不服,从那时起多次要求特斯拉提供事发前完整数据,但始终未果。
2021年4月,张女士在上海车展站上特斯拉展车高喊“刹车失灵”,用喇叭播放维权录音,举动引发全国关注。她随后被上海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行政拘留五日。
特斯拉方面很快回应称,事故系车主违章驾驶所致,车辆制动系统没有异常,并称已通过后台数据分析证明。
不过,这场维权行动也引发了特斯拉的反击。2021年10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起诉张女士,称其车展行为构成名誉侵权,并索赔500万元。
2024年5月30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张女士“构成诽谤”,需向特斯拉公开道歉并赔偿17万余元;2025年7月11日,上海市二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同案中,特斯拉还起诉了媒体人封某,称其参与策划维权事件,并长期在微博发布攻击性内容。法院最终判其赔偿25万元,并在微博和《法治日报》上公开致歉。
特斯拉方面也曾表示,“车顶维权”事件对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司法评估显示,事件导致特斯拉损失1.7亿元订单和数千万元商誉。
如今,法院终于判令特斯拉提供事故数据。张女士称,她会据此再次进行司法鉴定,并继续追查事故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在“车顶维权”事件之后,还曾发生几起车主自称“刹车失灵”的事故,最终司法鉴定均显示与车辆本身无关。
来源:互联网的一些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