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再生能源装机量差距断崖,美国42GW,印度25GW,中国令人意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7 20:02 1

摘要:这几年全球能源圈闹得比世界杯还热闹,一边是沙特、科威特这些靠石油躺赚几十年的老霸主,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几乎是 “零分选手”。

在全球发展之中了,能源的问题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事情,而各国之间的矛盾,在很多方面也是因为这点。

所以在能源上有突破,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不夸张地说,谁能够掌握新的能源关键,就等于掌握了人类发展的未来,而中国如今在这方面的成就堪称喜人。

这几年全球能源圈闹得比世界杯还热闹,一边是沙特、科威特这些靠石油躺赚几十年的老霸主,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几乎是 “零分选手”。

沙特那片能铺全球最大太阳能电站的沙漠就搁那儿晒太阳,他们愣是不为所动;另一边却是冰岛、丹麦这些小国在前面猛冲,冰岛人均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全球第一,丹麦紧随其后,德国、瑞典也咬得很紧。

这背后的变化才真叫吓人。2018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占比就超 25% 了,还在一个劲儿往上涨。

太阳能发电成本更是跌得让人咋舌,美国市场 10 年里从每瓦 8.5 美元掉到 2.99 美元,降了 65%。

马斯克在南澳大利亚那个 “100 天赌约” 更绝,建了个 129 瓦时的储能系统,两年就给当地电网省了 4000 万美元调节费,直接把储能技术的经济逻辑给改了。

说白了,这就是传统能源霸主的话语权在往下掉,技术领先的国家在往上冲,一场重塑全球权力格局的能源革命早就开打了。

再看全球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排名,中国以超 75GW的量稳坐第一,而美国在同一年发布的报告中显示,全年装机量也不过42GW。

两者相差了将近一倍的差距,也证明中国在这一领域努力的回报。

但大家的玩法完全不一样。中国走的是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路子,从上游多晶硅提纯,到中游硅片切割,再到下游组件封装,每个环节都做到了规模第一,就拿宁夏一省来说,多晶硅产能就占全球 35%。

有了这产业控制力,中国能以成本价给全球供设备,太阳能成本能跌那么多,中国在里面起了大作用。

美国就聪明多了,不跟你玩劳动密集型制造,专盯技术研发、系统设计这些高附加值领域。

特斯拉的储能项目就是个好例子,它不生产电池,却靠系统集成和软件算法,把全球储能市场的技术标准和商业模式话语权攥在了手里,订单从澳大利亚卖到欧美日韩,赚的钱比搞制造多得多。

要是把传统水电去掉再排名,德国能冲到第三,日本能挤进前五,这就看出来了,发达国家就是盯着风能、太阳能这些新技术使劲儿。

德国的能源转型特别有代表性。作为欧洲制造业的核心,它居然把最后三座核电站给关了,成了首个放弃核电的主要工业国。

它这么激进,就是想通过砸钱搞海上风电、智能电网这些技术,让欧洲能源转型都得靠它的技术供应。

现在德国的风电企业西门子歌美飒,已经占了全球 30% 的海上风电市场份额,这算盘打得够精。

不过可再生能源有个大毛病,那就是间歇性,以前这几乎是致命的,直到储能技术有了突破。

还是马斯克那 100 天赌约,特斯拉给南澳建的储能系统,不光解决了当地停电的问题,还搞出了 “低储高放” 的盈利模式,让储能从配套设施变成了核心资产。

之后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就跟坐火箭似的,从 2015 年的 1 吉瓦涨到 2020 年的 15 吉瓦,5 年翻了 15 倍。

但储能市场火了,新的垄断问题也冒出来了。

中国宁德时代、日本松下、韩国 LG 化学,这三家掌控了全球 70% 以上的锂电池产能。

这种技术集中度比传统石油产业还危险,毕竟锂电池关系到能源、汽车、电子好几个核心产业。

所以大家又开始抢下一代技术,固态电池成了香饽饽,它的理论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两倍。

美国砸了 30 亿美元研发,日本丰田计划 2027 年实现商业化,中国科学院也在固体电解质领域搞出了关键突破。

还有 3D 打印技术,现在能让可再生能源设备小批量分布式生产,制造成本降了 30% 以上,连小国都能自己造设备了。能源转型一深入,稀土、锂这些关键原材料就成了香饽饽。

中国掌控着全球 63% 的稀土开采能力和 90% 的加工能力,内蒙古包头虽然付出了不小的环境代价,但把这领域的垄断地位做得几乎没人能撼动。

锂资源的争夺也没闲着,南美 “锂三角” 有全球 70% 的锂储量,可中国企业早通过资本输出开始整合了。

天齐锂业花 43 亿美元买了智利 SQM 的股份,在阿根廷搞了 6 个盐湖项目,比亚迪这些企业也在拉美加速投资,现在中国实际控制着全球 60% 以上的锂资源。

面对这情况,美国重启了加州稀土矿,可没加工能力;澳大利亚限制锂矿出口,逼着企业在本土加工;欧盟推出了关键原材料法案,却得花 10 年重建产业链,资源控制权的博弈早把全球能源版图给改了。

这场能源革命里,北欧小国成了意外赢家。

冰岛 100% 的电力来自地热和水电,人均装机量 26 千瓦;丹麦 50% 的电力靠风能;瑞典一边用森林资源搞生物能源,一边建了 3600 座风电机组,它们证明了清洁能源系统既能行得通,还能赚钱。当然也有反面例子。

委内瑞拉太依赖古里大坝供电,一遇到干旱全国停电,经济损失超 100 亿美元,这就说明能源多元化多重要。

而沙特这些石油富国,可再生能源占比还不到 1%,现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承诺 2050 年实现碳中和,欧盟 2035 年就禁售燃油车,它们再不跟上,很可能从能源霸主变成技术追随者。

说到底,这场能源革命早就不只是环保的事儿了,它是国家实力的重新洗牌,谁能攥住技术标准和资源命脉,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秩序里占主导地位。

可以说如今中国在能源领域的成就,对于未来我们的发展来说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那么既然现在可以超越其他国家,是不是也证明中国也掌握了未来全世界发展的关键呢!

来源:易霄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