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1915.9.15)点亮一代青年的觉醒之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8 04:40 1

摘要: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为《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批中国思想界的先锋力量,成为主要撰稿人。他们以敏锐的思想和笔锋,唤醒了无数追求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有志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起始点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次年2卷1号起改名 为《新青年》杂志。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改为《新青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批中国思想界的先锋力量,成为主要撰稿人。他们以敏锐的思想和笔锋,唤醒了无数追求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有志青年。

陈独秀(1879-1942安徽安庆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0年9月在上海出版的《新青年》8卷1号。《新青年》 此后成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

李大钊(1889-1927,河北乐亭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1919年5月在北京出版的《新青年》 6卷5号,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专 号,由李大钊主编。

毛泽东是他的忠实读者。1936年,他告诉斯诺:“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1918年,周恩来阅读《新青年》后,在日记中兴奋地写下:“风雪残留犹未尽,一轮红日已东升。”

1919年9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号。

《共产党宣言》

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由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陈望道(1890-1977,浙江义乌人)翻译。这本蓝封面的是9月版,由早期共产党员张静泉的亲属捐献。现为馆藏国家一级文物。

1920年8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机关刊物,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在《新青年》等进步刊物思想启蒙下,一大批进步青年逐步成为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成为了“五·四运动”和建党的骨干力量,成为了追求民族独立的一代新青年。

来源:聂国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