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8 10:48 2

摘要:79岁那年,一天,老伴突然宣布:从今天起,凡是没吃过的水果,都要尝一尝,吃一回!我一听,这话有点说大了,反驳说,这世界上的水果不下千万种,别说外国的,就是咱自己国家的,天南地北,莫说吃,你看都看不全。老伴觉出自己的话有点儿欠缜密,补充道,我是说凡是市面上能见到

79岁那年,一天,老伴突然宣布:从今天起,凡是没吃过的水果,都要尝一尝,吃一回!我一听,这话有点说大了,反驳说,这世界上的水果不下千万种,别说外国的,就是咱自己国家的,天南地北,莫说吃,你看都看不全。老伴觉出自己的话有点儿欠缜密,补充道,我是说凡是市面上能见到、网上能拍到的。我问她,这么些年了,怎么才想开?不怕血糖指数上升?她说眼看80的人了,还管那些!

果不其然,从那天起,进了超市便直奔水果区,见到没吃过的水果就买,回到家便品尝、便品评,非常的自得。

其实,吃水果本不是我俩的长项。特别是老伴,怕血糖升高,一直控制吃含糖高的水果。女儿却说老年人必须多吃水果。每次回来,见上次她为我们买的水果还没吃完,少不了又数落我们说:“你们小时候家穷买不起,如今给你们买了,你们倒‘端’起来了。”女儿说的不错,我们小的时候,那真是可怜。我家弟兄四五个,只我父亲一人挣钱。一年到头,全家人吃穿都困难,哪有余钱买水果?夏天还好一点,有西红柿、黄瓜代替水果,香瓜、西瓜下来还能吃几次,整个冬天根本见不到水果。只是在春节临近买上几斤冻梨,留除夕晚上给我们啃。

有件事我记得十分清楚。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读小学的时候,一次母亲得了重感冒,晚上咳嗽得睡不着觉,听人说吃苹果能“压”咳嗽,父亲便给母亲买了两个苹果,切成薄片,供晚上母亲咳嗽时食用。结果是母亲一躺下便开始咳嗽,一声接一声,苹果是一会儿吃一片,待吃了四五片后,父亲发话了,说你不能咳嗽一声就吃一片呀,这样得多少苹果才能够!

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去外地读书,更是惨得可怜。每学期家中只给我带20元钱,到学校要先交8元书本费,还要留出5元买放假回家的车票。剩下的区区几元钱,只够买几本图书和文学刊物,根本没有买水果的钱。整个学期吃不到一口水果。如今看来,简直不可想象。那时候,对普通百姓来说,吃水果简直是一种奢望。

待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们有了女儿时,家中的条件已经彻底改善,她刚会吃东西时,我们便用羹匙刮苹果泥喂她。稍大一点儿,家中更是水果不断。单位每年都派专人去辽宁用火车往回发苹果,去延边用解放卡车拉苹果梨。每年入冬前,我们都买两大花筐苹果、几十斤苹果梨,够吃一冬。我们是想,不能让女儿像我们小时那样,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吃水果。

话又说回来,如今,水果店随处可见,南北方水果琳琅满目。哪成想,年岁大了,牙口不好了,水果摆在那,竟然一口都不想吃了。

老伴这“都尝尝”的奇想,开启了我俩吃水果的新模式。见了没吃过的就买,回到家便尝,好不好吃并不重要,重在品评,贵在过程。

“都尝尝”是共识,是准则,运作起来也时有变通和花絮。一次在超市,老伴见一对母女大口大口地吃着新切开的菠萝蜜,就要买。我说这东西咱们在海南不是吃过么。她说那是在宾馆早餐时吃的菠萝蜜粥、菠萝蜜包,并没尝过新鲜的。那好吧,就依她,买,尝新鲜的。

还一次,老伴见超市新进的大杨桃,没吃过,上去就挑了两个。我说这东西不能吃,特酸。那是有一次我去香港参加一个活动,主办方在我的房间摆了一个大果盘,其中有一颗五角星状的绿杨桃,这东西我没见过,更没吃过,切了一片放进嘴里一咬,哇,酸得我直跳脚。老伴不听我的,说酸她也要尝尝。买到家后,却见她将杨桃洗好,削成薄片,将一片放进嘴边,小心翼翼地咬着。我正想看她的笑话,却见她不紧不慢地吃起来,不仅没出现我想见到的效果,反而越吃越得意。怪了,她怎么能吃得那么从容?且不时还挑战性地看看我。我有点失去自信,也拿一片,一咬,嚯,竟然甜到了嗓子眼儿!

南方的水果种类多,但有不少卖不到北方,只能到网上找,在线上购。网购恰恰是老伴的长项,大到电冰箱、折叠床,小到做针线活的穿针器、杀虫剂,三天两头准拍回一样。如今又增加了水果项目,几乎是整天手机不离手。一会儿问这个吃过吗?一会儿又问那个拍不拍?什么牛油果、人参果、百香果、释迦果不看价地拍;什么哈密瓜、贝贝瓜、八牙瓜、网纹瓜按样地尝。南方的佛手、龙眼、妃子笑陆续拍到家,西北的绿宝石、红毛丹、番石榴都尝到了啥滋味。自然,网购免不了也出现叫人哭笑不得的情形。一次老伴见网上有种叫“奇异果”的东西,问我这是什么?拍不拍?我也觉着这名字挺奇特,一致同意拍。结果,收到快递,拆开包装,但见盒中整整齐齐躺着的竟是10个猕猴桃!

过日子不能墨守成规,生活应有所点缀。这“都尝尝”的创意,让我和老伴满足了口味,打开了眼界,丰富了生活内容,增添了过日子的趣味。有时尽管咬一口味道并不如意,老伴仍说,值,不管咋地,吃过了!

来源:白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