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7岁的周先生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前担任总工程师,退休后仍被单位返聘,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余热。然而最近,他发现自己有些“不对劲”:很难集中注意力,以往两小时就能完成的报告,现在却迟迟理不清思路,还总是犯困。
67岁的周先生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前担任总工程师,退休后仍被单位返聘,继续在岗位上发挥余热。然而最近,他发现自己有些“不对劲”:很难集中注意力,以往两小时就能完成的报告,现在却迟迟理不清思路,还总是犯困。
和老伴提起这些变化时,老伴也察觉到了异常——一向思维缜密、记忆力超群的丈夫,竟变得越来越健忘,不仅丢三落四,甚至在同学聚会上连常有来往的同学名字都想不起来。
两人意识到情况不容拖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就在老伴向医生描述周先生日常表现时,周先生只是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乍看之下,很难将眼前这位斯文沉稳的老人与“阿尔茨海默病”联系起来。
经过系统检查与专业评估,周先生最终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医生为他制定了积极的药物与非药物干预方案。
周先生的病情,正是从“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逐步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典型案例。
认知功能障碍
认知障碍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获得性及持续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的一组综合征。患者可能在感知、记忆、定向、注意、逻辑推理、执行功能、语言、情感或社会认知等多个方面出现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能力,并可伴随精神行为异常。
认知障碍一般可分为三类:主观认知功能下降、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
01
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
指个体主观上感到记忆或认知功能有所下降,但客观神经心理测验结果仍处于正常范围。在这一阶段进行早期干预,对延缓疾病进展、预防痴呆发生、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轻度认知障碍(MCI)
指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出现损害,程度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日常生活能力尚未受到明显影响,也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MCI可分为遗忘型和非遗忘型,其中遗忘型MCI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阶段,转化为AD的风险较高。
03
痴呆
指以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为核心,伴随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及精神行为异常的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变性病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和非变性病痴呆(如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60%~70%。
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也称为“世界老年痴呆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早防早治,守护认知”。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隐匿起病的,以认知功能进行性恶化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表现为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和精神行为改变。
健康讲堂
“脑海中的橡皮擦”——带你了解阿尔茨海默病
会议时间:9月19日10:00--10:30
会议地点:线上腾讯会议
主讲人:侯宇
主要表现为以下十大症状:
1. 记忆力衰退:尤其是对近期事物的遗忘,是最常见症状。
2. 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不能完成日常工作,曾经的“家务小能手”不见了。
3. 语言表达障碍:早期患者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说出来让人难以理解。
4. 搞不清时间、地点、人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门经常迷路记不住日期,甚至分不清四季、白天和黑夜,不认识家人等。
5. 判断力受损:会让人丧失对一些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如花很多钱去买根本不值钱的东西,或到处捡废品,积攒垃圾等。
6. 理解力和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早期患者与人交流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障碍,跟不上他人的交谈思路。
7. 物品错放地方:水果放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
8. 情绪的改变:无缘无故地情绪涨落,或者情绪变得淡漠、麻木。
9. 性格改变:多疑、害怕、易怒、焦虑、抑郁......
10. 兴趣丧失:原有的兴趣爱好下降,有的患者能在电视机前呆坐好几个小时。
阿尔茨海默病越到晚期,危害越大,如果觉得自己或家人出现了主观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或以上部分症状,都要尽早来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记忆门诊
周二上午
)
~
侯宇
主任医师,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
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朱艳玲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
擅长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眩晕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周莹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脑血管病、痴呆、睡眠障碍相关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
主任医师
擅长痴呆、急性脑血管病及神经系统疑难杂症诊治,头面痛诊治等。
图文 | 神经内科 侯宇
编审 | 文宣部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