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秋冬种】2025年黄淮海地区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8 11:50 1

摘要:“秋分”将至,麦播在即。当前主产区气温接近常年略高,降水较为充沛、土壤底墒较足,前茬作物生育进程正常、可以及时收获腾茬,总体利于小麦适期适墒播种。气象部门预计,10月黄淮海等主产区天气不确定性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对小麦播种出苗带来不利影响

“秋分”将至,麦播在即。当前主产区气温接近常年略高,降水较为充沛、土壤底墒较足,前茬作物生育进程正常、可以及时收获腾茬,总体利于小麦适期适墒播种。气象部门预计,10月黄淮海等主产区天气不确定性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可能出现阶段性干旱,对小麦播种出苗带来不利影响。各地要紧紧围绕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把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推进落实秸秆还田、深翻深耕、精细整地、种子包衣、镇压保墒“五大”措施,强化适期、适墒、适深、适量、适机“五适”播种,因地制宜推广微喷灌、滴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着力实现一播全苗,抓好冬前田管、病虫防控、防灾减灾,确保壮苗安全越冬,夯实明年丰收基础。

一、优选良种

引导科学选种。依据当地生产条件、种植制度、产业发展需求、病虫害发生等情况,结合品种对比试验示范结果,引导农户选用优良品种,加大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推广力度。

抓好种子处理。大力推行统一供种服务,科学引导落实种子包衣、药剂拌种,有效防治或减轻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病害及苗期地下害虫为害。

二、精细整地

坚持实施秸秆还田,以“碎、深、细、平、实”为标准,推广利用大型农机,配套运用耕旋耙压整地技术,突出抓好深耕镇压技术落实。

深耕整地。对秸秆还田地块,要针对秸秆粉碎不细、抛撒不匀、小麦出苗率不高等问题,大力推行深耕整地,做到前茬作物秸秆切碎、撒匀、埋深、压实。深耕每隔2—3年实施一次,其他年份可采用旋耕或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

耙耢镇压。连年旋耕易造成麦田土壤疏松、透风跑墒,要及时耙平镇压,紧实土壤、压碎土块,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提高小麦抗旱抗冻能力。

三、精适播种

坚持适期、适量、适墒、适机、适深的“五适”播种原则,综合运用小麦宽幅精播、规范化播种、播后镇压等技术。

适期播种。适播期应满足冬前0℃以上积温570—650℃,即日平均气温16—18℃时播种为宜。如晚于适宜播种期播种,要注意适当加大播量,做到播量与播期相匹配。

适量播种。在适期播种条件下,分蘖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适宜基本苗为水浇地15万—18万、旱地19万—25万;分蘖成穗率高的,每亩水浇地13万—16万、旱地16万—21万。晚于适播期的,每晚播2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万—2万。

适墒播种。小麦播种最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5%左右。各地要密切关注墒情变化,播种前墒情不足的田块,要提前浇水造墒;墒情饱和地块要及时开沟散墒。

适深机播。水浇地要大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苗带宽度7—10厘米,播深3—5厘米,播种机行进速度以每小时5公里为宜。旱地可推广采用智能耙播一体机15厘米或12.5厘米等行距机播方式,播深4厘米左右。

播后镇压。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对于秸秆还田地块,建议在小麦播种后采用专门的镇压器镇压1—2遍,促进根系下扎,增强小麦抗旱能力。

四、科学施肥

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坚持“有机与无机、大量与中微量、底肥与追肥”合理配施的原则,因地制宜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合理配肥。一般高产地块每亩施用纯氮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5—8公斤,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底施为主,高产田可推广基施与拔节期适量追施结合。

施足基肥。要结合整地施足基肥,在推行秸秆还田的基础上,磷钾肥底施,氮肥50%底施。有条件地区可增施有机肥,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公斤,提高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缺少微量元素的地块,要注意补施锌肥、硼肥等。

五、冬季田管

冬前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查苗补种,促进苗全。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严重的地块及时补种补苗。补苗地块可于小麦三叶期后疏密补缺,进行带水移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节”为宜。

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对于整地质量差、地表坷垃多、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可在冬前浇水或降雨前进行1—2次镇压,使根系和土壤紧实结合,以利提墒保墒。对于冬前旺长麦田,可视苗情长势采用镇压器镇压2—3次,防透风、防冻害。

适时化学除草,防控病虫害。小麦3叶后大部分杂草出土,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要选择对路药剂,适时开展化学除草,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施用。

因苗浇好越冬水,防止冬春冻害。越冬水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保证小麦安全越冬,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对墒情较差、悬根苗麦田,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要适时浇好越冬水,浇水后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来源:新驿农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