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抗癌“天生杀手”,两款基于NK细胞靶点的创新药启动I期临床试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8 13:16 1

摘要:肿瘤微环境会导致免疫细胞功能耗竭,如何逆转这一状态、挖掘新型调控靶点,成为全球科研团队破解实体瘤治疗难题的关键方向。近期,这一领域传来重要临床进展——两款针对NK细胞靶点研发的创新免疫药物,先后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均完成

肿瘤微环境会导致免疫细胞功能耗竭,如何逆转这一状态、挖掘新型调控靶点,成为全球科研团队破解实体瘤治疗难题的关键方向。近期,这一领域传来重要临床进展——两款针对NK细胞靶点研发的创新免疫药物,先后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启动I期临床试验,并均完成首例患者入组与给药。

其中,双特异性抗体药物为国内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同靶点产品,全球尚无同类药物获批,对结直肠癌及其他靶点阳性实体瘤具有治疗潜力。另一款单克隆抗体药物则为国际第二、国内唯一的同靶点新药,可覆盖肝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多个适应症。相关成果来自合肥天港免疫药物有限公司(简称“天港医诺”)团队,此次临床进展或将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解码人体抗癌卫士,了解NK细胞精准作战机制

在人体复杂的免疫系统中,NK细胞被誉为“天生杀手”,是抵御肿瘤细胞的第一道防线。与需要后天激活的免疫细胞不同,NK细胞通过其受配体天然具有区分“敌我”的能力,可以直接识别并清除癌细胞,如同人体内置的“抗癌巡逻队”。在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的杀伤功能会逐渐丧失,发生NK细胞耗竭的情况。要想持续对抗肿瘤,就要找到重新“激活”NK细胞的方法。

此前,天港医诺研究团队发现了一批可逆转NK细胞耗竭的免疫检查点靶点,并得到了学界的广泛验证。“我们研究发现NK细胞作为免疫效应细胞,其活性受到细胞表面表达的多种活化性和抑制性受体的调控,通过这些受体能够天然识别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而启动多重抗肿瘤免疫应答。”天港医诺CEO孙昊昱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一特性使NK细胞的受配体成为潜在的免疫检查点靶点,也是天港医诺进行药物开发的理论依据。同时,天港医诺开发了ABC-NKer® NKCE(NK细胞衔接器)平台,并利用该平台设计出了TGI-15,通过NK细胞有效清除致病性B细胞,结合其低毒性的特点,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天港医诺动物实验室

从实验室到临床,两款“全球新”药物的突破之路

据介绍,天港医诺核心产品TGI-5于 2025 年 8 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这款由天港医诺独立自主研发的新型免疫检查点单抗,临床试验申请获得美国FDA的默示许可及中国NMPA的临床试验批件。目前全球尚无同靶点的产品获批上市,TGI-5是国内唯一、国际第二、同类最优的单抗药物。作为针对一个全新药物靶点的抗体药物,该药物具有抗肿瘤活性高、成药性好等特性,主要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肝细胞癌、HER2阴性乳腺癌、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等适应症。

另一款核心产品TGI-6 于去年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对结直肠癌和靶点阳性其他实体瘤均有治疗价值,是国内首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同靶点双抗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得美国FDA的默示许可及中国NMPA的临床试验批件。目前全球尚无获批上市的同靶点双抗药物,TGI-6是国内首款、全球并列的二款同靶点双抗之一,且药效显著优于竞品,安全性更好,单次给药可使荷瘤小鼠肿瘤完全清除。

此外,天港医诺还十分看好TCE(T细胞衔接器)这一技术的前景。T细胞与NK细胞均是免疫治疗里的抗癌利器,但T细胞需抗原呈递,才能识别肿瘤细胞。业界普遍认为,TCE赛道十分有潜力,有机会攻克较难治愈的实体瘤,但易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对人体造成损伤,所以,如何扩大治疗窗口成为整个TCE领域面临的挑战。

针对这一行业难题,天港医诺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H选择性TCE平台,利用肿瘤微环境的酸性特性,使抗体药物在酸性的肿瘤组织中才会显著激活,从而大幅降低外周毒性。孙昊昱向记者介绍道,临床前研究表明,基于该平台开发的TGI-10和TGI-14等产品在多种动物药效模型中实现了肿瘤完全清除,且外周毒性较同类双抗药物更低。

天港医诺已分别获得中美批件的三款产品(TGI-2、TGI-5、TGI-6)

从学术高地到产业落地,看创新药企的成长密码

天港医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始人田志刚院士的学术引领。田志刚作为中国工程院与欧洲科学院双院士,深耕NK细胞研究30余年,发现若干免疫治疗新靶点,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细胞》(《Cell》)、《自然免疫学》(《Nat Immunol》)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是国际免疫治疗领域的领军人物,其带领的研发团队在过去十年中发表NK细胞相关文献数量位列全球第一,已申报专利72项,获批11项。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的代表性企业,天港医诺自2020年成立以来,在大健康研究院、省市区以及社会资本等“政产学研金”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培育下迅速成长。先后获得中科创星、合肥产投资本、科大硅谷等机构的资金支持。2022年和2024年,天港医诺分别完成逾亿元Pre-A轮和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公司成立五年间,已构建起覆盖 10 余项创新药物的研发管线,其中半数以上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两款药物进入临床入组给药阶段,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将持续推动更多‘中国智造’创新疗法从实验室走向临床,让全球肿瘤患者早日受益于这些突破性成果。”孙昊昱向记者透露,天港医诺未来计划继续推进临床管线的开发,预计每年有1-2个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积极推进项目海外授权,目前已与全球数家跨国药企保持密切沟通。

9月24日-25日,北京,2025中国医药决策者峰会将立足过去十年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发展成就和经验认知,结合时下的行业瓶颈和气氛,探讨产业未来10年的趋势和破局出口,围绕中国创新药投资回报、Biotech成长与进阶、商业化破与立、国际化突围等代表性场景进行交流。

Copyright © 2025 PHARMCUBE.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申明:本微信文章中的信息仅供一般参考之用,不可直接作为决策内容,医药魔方不对任何主体因使用本文内容而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来源:小象医生养生之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