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刷2亿播放、副业月入2万,又一隐秘赛道爆火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8 11:19 1

摘要:评论区里有人喊“别卷了,狗都开始打工了”,有人真情实感地留言“看完突然想给我家猫加罐罐”。

“小比熊勤工俭学”那条视频刷到第三遍的时候,手指还是忍不住点了个赞。

评论区里有人喊“别卷了,狗都开始打工了”,有人真情实感地留言“看完突然想给我家猫加罐罐”。

屏幕里那只毛茸茸的打工狗,穿着不合身的西装在便利店收银,下班还要给“狗爸”买降压药,活脱脱一个被生活捶打的社畜缩影——只不过它摇尾巴的样子太可爱,让人忘了这其实是个AI生成的假狗。

这事儿离谱吗?

好像也不。

年轻人白天被老板骂,晚上刷到狗版职场修罗场,反而有种“连狗都在替我受罪”的诡异爽感。

AI把比熊变成公主,把橘猫变成打工人,把雪纳瑞变成霸总,本质上是用萌宠滤镜给现实开了个安全出口:当“裁员”变成“猫咖倒闭”,当“宫斗”变成“狗妃争宠”,所有尖锐的疼痛都被毛绒绒的爪子轻轻挠成了痒。

技术门槛低到离谱。

创作者张磊说,现在用AI做条短剧,流程跟煮泡面差不多:写个30秒狗血脚本,DeepSeek自动生成画面,豆包配个奶凶奶萌的配音,剪映套个模板,一条“雪纳瑞总裁爱上保洁猫”的爆款就出锅了。

成本?

每月会员费还没一杯喜茶贵。

但恰恰是这种“人人都能当导演”的廉价感,反而让内容成了硬通货——当技术不再稀缺,故事好不好哭、人设够不够贱萌,才是涨粉关键。

变现路子野得超出想象。

你以为只有宠物粮广告?

现在连美妆品牌都来找“霸总猫”推口红,逻辑是“猫都用这个色号,你还不买?

”知识付费更魔幻,有人开课教“如何用AI让自家狗演甄嬛传”,标价199,卖了几千份。

最离谱的是周边,印着“打工狗”表情包的帆布包,居然在淘宝月销过万。

说到底,大家买的不是商品,是“连狗都在替我内卷”的集体情绪出口。

海外市场更夸张。

YouTube上那只《神猫奶爸》,半年涨粉百万,播放量2亿,评论区各国网友用翻译器吵架“到底该给猫爸爸找女朋友还是男朋友”。

文化差异在AI宠物面前直接失效,毕竟谁扛得住一只戴墨镜的橘猫教幼崽写作业?

国内创作者现在琢磨着整AI宠物恋综,让柯基和布偶猫谈恋爱,还要搞“猫狗版换乘恋爱”,听着离谱,但想想“人类恋综”都快拍成职场生存战了,让毛茸茸来演反而清新。

但热闹背后也有暗礁。

当第100个“橘猫逆袭”账号出现时,连忠粉都开始吐槽“这猫怎么又双叒叕被裁员了”。

同质化像慢性毒药,再萌的爪子也挠不动重复剧情。

有人开始卷细节:给猫加泪痣,让狗穿破洞牛仔裤,甚至设计“社恐仓鼠”人设。

但真正的解法可能不在更花哨的建模,而在更戳肺管子的故事——比如下次让打工狗发现,它拼命买的降压药其实是宠物医院骗钱的淀粉片,这种“连狗都被割韭菜”的荒诞,或许比单纯卖惨更能让年轻人虎躯一震。

说到底,AI宠物短剧爆火,不过是把当代人的焦虑装进毛绒玩具里暴打一顿。

当现实里的KPI追得喘不过气,至少还有屏幕里那只穿西装的雪纳瑞,用肉垫拍拍你:别急,连狗都在演你的剧本呢。

来源:正能量溪流E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