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几年,“坟地产”火得一塌糊涂,甚至有人调侃“买房不如买墓”。
过去几年,“坟地产”火得一塌糊涂,甚至有人调侃“买房不如买墓”。
可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稳赚不赔的行业,今年也“凉”了,连行业龙头福寿园都交出了史上首份亏损财报。
说起殡葬行业,大家都觉得这是个铁饭碗。毕竟,人口老龄化加速,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永远“涨价”的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拐点”。
去年那部热播剧《凡人歌》里,谢美蓝为给母亲买墓地,手里只有5万块,却非要咬牙买下26.88万的墓穴。
你没看错,二十多万一块墓地,跟买豪宅一样让人肉疼。
这事儿一经播出,网上炸了锅。
其实,类似的“天价墓地”,这几年在一线城市并不少见。
最夸张的是,2023年,福寿园旗下的上海松鹤园,一块0.6平方米的三穴墓,标价高达45.78万元,合每平米76万元,直接把豪宅价格甩在身后。
当时网上一片哗然,大家都在问,人生最后一块“地皮”,咋就比活着还贵?
其实,殡葬行业的“暴利”,一直被很多人忽略。毕竟,大多数人并不关心“身后事”。
但行业内部的账本很清楚:仪式服务、火化服务、墓地销售三大块里,真正能让企业躺着赚钱的,还是墓地。
福寿园2012年毛利率高达80%,净利润率38%,比当时最赚钱的房企还高,甚至被称为“墓地茅台”。
第一,消费降级成了主旋律。
大家的钱包没以前鼓了,买房都要精打细算,身后事更不会乱花钱。
以前动辄花几十万买墓地,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平价墓穴、甚至免费格位。
有陵园工作人员直言,现在反倒是便宜的存放格位供不应求。
第二,政策在发力。
国家一直在推动殡葬改革,鼓励节地生态葬,比如海葬、树葬、花坛葬等。
部分城市还推出了免费公墓,直接分流了一大批客户。
老百姓也越来越理性,不再把“墓地价高”当成孝心的标杆。
第三,攀比风气在降温。
以前,谁家墓地买得大、买得贵,都是面子工程。
如今,大家更看重“实用”和“环保”。
身后事,讲的是心意,不是排场。
“高端殡葬”故事讲不下去了,行业开始回归理性。
当然,行业的调整也是必然的。
殡葬服务本质上应该是公益属性,不能只盯着利润。
国家指导下,企业也在主动转型,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价格门槛,推动绿色生态殡葬。
未来,谁能真正理解普通百姓的需求,谁就能在市场站稳脚跟。
回头来看,“墓地比豪宅贵”的时代大概率一去不复返了。
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最终都会选择一条更理性、更温情的路。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