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6日至18日,由广东院士联合会主办,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在梅州举行。活动期间,30多位院士专家携深厚科技底蕴、广阔行业视野与丰富资源,深入7家企业、15所学校,为企业科技创新精准“把脉开方”,为科普教育教学
9月16日至18日,由广东院士联合会主办,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在梅州举行。活动期间,30多位院士专家携深厚科技底蕴、广阔行业视野与丰富资源,深入7家企业、15所学校,为企业科技创新精准“把脉开方”,为科普教育教学倾心“建言献策”,以智力赋能为梅州“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助推梅州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入企助创新
精准把脉赋能发展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本次活动紧扣梅州特色产业需求,组织院士专家们走进生产车间与研发一线,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精准分析企业痛点,助力企业解决问题。
蓝文健教授到嘉应制药考察交流。
作为来自梅州大埔县的客家人,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蓝文健在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后,对这家中医药老字号深耕客家中医药的努力给予肯定。“嘉应制药作为中医药老字号企业,在特色客药研发与创新方面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她提出,可依托学院完整的药物研发链条,通过共建学生实践基地、申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形式,为企业注入科研与人才动能。针对企业提出的双料喉风散“人中白”药材供应不稳定、固精参茸丸说明书修订滞后等实际困难,蓝文健结合专业知识给出针对性建议。嘉应制药总裁游永平表示,公司将迅速梳理落实专家意见,期待以此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
在广东宇星阻燃新材有限公司,青岛大学教授倪延朋与企业技术团队围绕阻燃技术发展展开深入讨论。他指出,当前阻燃技术正朝着绿色化、安全化升级,不仅要保障防火安全,更需兼顾使用安全、生产绿色化与原材料可降解性。“宇星在行业的长期积累令人印象深刻,双方技术方向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倪延朋的评价让公司备受鼓舞,该公司总经理罗宏涛表示,专家对行业趋势的深刻解读为企业指明了方向,期待进一步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青岛大学教授倪延朋与广东宇星阻燃材料有限公司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交流。
在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委员会主任熊海峰聚焦传统建材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对塔牌集团的智能化、精细化生产水平赞不绝口,同时敏锐发现企业产品研发方向与实验室研究课题高度契合,当即提出解决方案:“可通过AI大模型应用与自动化技术协同,针对性解决生产参数调整、设备故障预警等实际难题,打通发展堵点。”这一跨界合作思路,为塔牌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期待。
表界面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青年委员会主任熊海峰在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进校做科普
启迪思维播撒种子
在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的同时,院士专家们也走进校园,以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搭建起科学与青少年的桥梁,在孩子们心中播撒探索的种子。
陈新滋院士向梅州中学学生挥手示意。
梅江区梅州中学梁伯聪体育馆内,千余名师生齐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教授陈新滋以《大道至简:用最简单的方法取得最好的成果》为题分享人生与科研感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完善化,离成功就不远了。”他结合青年时代求学历程与手性催化领域研究,生动诠释“大巧若拙,大道至简”的哲理,还分享了研发番茄降血脂产品、抗癌药物的经历。讲座尾声,学生们踊跃提问,陈新滋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人生是场马拉松,坚持热爱、不畏失败,才能抵达成功彼岸。”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不同学段的学子,均能从院士讲座中收获专属启发。在梅州市外语实验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带来激光科普讲座。作为激光与光电子学专家,他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从九三阅兵中的激光武器讲到激光的起源与应用,还分享了自己的科研历程。601班学生李恬听完深受触动:“原来科技离我们这么近!这让我知道科技强国很重要,不能只围着课本学,要全面发展。”
在嘉应学院学术报告厅,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以《腐蚀控制:工程装备的关键技术》为题开课。
高校学子则收获了更具专业性的指导。在嘉应学院学术报告厅,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以《腐蚀控制:工程装备的关键技术》为题开课,从“腐蚀的定义与重要性”切入,用核电装备、航空飞机等场景案例,以通俗语言讲解腐蚀控制技术。“腐蚀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关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他呼吁师生关注该领域,鼓励感兴趣的学生深入研究。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腐蚀领域趋势”“材料专业学习方向”提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黄炜豪说:“院士的解答让我对未来发展有了清晰认知,指明了学习方向。”
兴宁锦绣学校课堂现场。
在兴宁市锦绣学校演播厅,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陈绵润以《全球气候变化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为题开课,用一句“小时候想当科学家也想四处探索,如今两个梦想都实现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近一个小时的课程里,孩子们认真记录、踊跃提问。课程最后,陈绵润留下寄语:“科技照亮前路,学科指引方向,行动成就未来。让我们以科技为舟,以知识为帆,在海洋保护的征程中破浪前行!”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